杨蓉 作品数:16 被引量:16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冶金工程 更多>>
经支气管淋巴结针吸活检112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肿大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12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病例,均行TBNA检查,总结穿刺结果... 陈凯 李志强 张春峰 吴正霞 张和平 蔡宇星 李蔚 杨蓉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什么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肺癌化疗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记录分析结果。结果:(1)经比较发现,患有肺癌的患者在接受化疗之后,睡眠的质量大大降低,睡眠质量指数大于7分的患者接近一半,一般这些患者均存在不同情况的睡眠障碍;在化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检测发现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睡眠质量指数大于7的患者已不足20%,不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睡眠效率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患者疲劳、恶心呕吐的症状明显降低,总体健康状况有明显提升。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的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健康质量。 杨蓉 李尉 张红娟 陈凯 姚蕾关键词:护理干预 肺癌 化疗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液基细胞学检测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对肺癌纵膈淋巴结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32例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学确诊的并最终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术前均行TBNA纵隔淋巴结分期,穿刺物分别行常规涂片(CS)法与LCT法处理,所有患者行肺癌根治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分析LCT法结合TBNA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病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其病理类型的符合率及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LCT法与CS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00%、96.51%、100.00%、76.92%和61.84%、100.00%、66.28%、100.00%、25.64%.LCT法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阴性预测性、准确性等方面均明显高于CS法(P值均<0.01).LCT法在判断肺癌TBNA细胞病理学类型与手术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S法(93.10% vs 58.62%,x2=12.02,P<0.01).LCT法c-N分期准确率高于CS法(93.75% vs 62.50%,x2=9.14,P<0.01).结论 LCT法结合TBNA能有效提高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敏感性、准确性、细胞病理学类型符合率、c-N分期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亚洁 陈凯 蔡媛 习羽 吴正霞 李蔚 杨蓉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 液基细胞学检测 肺癌 细胞病理学 舒适护理在TBNA术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做好经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的护理配合,对患者舒适感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6年5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利用舒适护理配合完成 的138例TBNA病例资料结果 TBNA检查前的舒适护... 杨蓉 李蔚 张红娟 陈凯关键词:护理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9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研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结果研讨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频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降低,且研讨组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均降低,且研讨组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VC、FEV_1水平均升高,且研讨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的改善。 杨蓉 姚蕾 陈凯 李蔚 王小梅关键词:康复护理 老年 支气管哮喘 心理状态 肺功能 经支气管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112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肿大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12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均行TBNA检查,总结穿刺结果及评价该技术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结果:112例患者经TBNA检查7个部位共197组淋巴结,TBNA穿刺共410针,其中成功394针(96.1%)。9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BNA总结果阳性90例(94.74%),其中32例患者的TBNA结果是唯一病理学依据。32例患者行肺癌根治术,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参考,TBNA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96.51%、100%、76.92%。22例TBNA阴性患者中,除6例经过TBNA确诊为结节病外,其余经开胸手术确诊,1例为淋巴瘤,4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癌,11例为阴性。在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63%,100%和93.75%。小细胞肺癌TBNA的阳性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0.01。直径≥3cm淋巴结TBNA的阳性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BNA对纵隔淋巴结诊断有很大帮助,且安全易行,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陈凯 李志强 张春峰 吴正霞 张和平 蔡宇星 李蔚 杨蓉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 液基细胞技术 细胞病理学 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病情趋稳即将出院的11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采用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MMR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调查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EV1/FVC、PaO2、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呼吸频率(RR)明显低于对照组(t=4.607、4.370、2.720、5.642、3.817、4.468,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0级、1级百分率(15.52%、41.38%)明显高于对照组,3级、4级百分率(3.45%、8.62%)明显低于对照组(X^2=7.004、6.915,P〈0.05);SGRQ量表中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维度各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994、3.551、2.966、4.489,P〈O.01)。结论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能改善出院后cOPD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蓉 胡艺 李蔚 张红娟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态随访 肺功能 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确诊肺癌检查的护理168例 目的 探讨做好经支气管镜下针吸活检的护理配合,对提高肺癌诊断率,避免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6年5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支气管镜下TBNA检查的168例患者所做的护理资料结果 T... 张红娟 杨蓉 李蔚 陈凯关键词:肺癌 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2016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随着住院时间推移逐步实施健康教育措施。比较2组入院及出院时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估出院时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各项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定时定量用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自我监测及定期复查依从率分别为79.37%、73.02%、76.19%、65.08%及74.60%,观察组各项依从率分别为92.06%、87.30%、92.06%、82.54%及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率80.9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姚蕾 杨蓉关键词:糖尿病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手术后急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 2019年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手术后急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术后急性肺不张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经导管吸除阻塞物,观察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清除阻塞物。比较两组FVC、FEV1、FEV1%、FEV1/FVC、PaO2、PaCO2、SaO2、pH。结果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SaO2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手术后急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薛肖雷 李蔚 杨蓉 王小梅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 急性肺不张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