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塘沽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胱抑素C的变化评估肾损害患者肾小管损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肾损害患者尿胱抑素C(CystatinC,Cy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免法检测52例肾脏损害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尿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用7060日立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尿肌酐、血清尿素、24小时尿蛋白。结果肾脏损害疾病患者中15例小管间质性肾病患者尿CyC、尿β2-MG、尿CyC/克肌酐、尿β2-MG/克肌酐显著高于其他肾脏损害疾病患者。肾脏损害患者尿CyC、尿β2-M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尿CyC/克肌酐、尿β2-MG/克肌酐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尿CyC浓度增加反映肾小管的损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张贺平王东红李洪娟王莹李忠信
- 关键词:尿胱抑素C血清胱抑素C肾小管
- 双项同测法测定血清CK-MB被引量:2
- 2000年
- 李振华王莹赵万涛
- 关键词:CK-MB血清诊断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形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数量、形态的变化。方法观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热2~7天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结果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热2~3天后入院PLT显著减少(P<0.001),PDW增加(P<0.01),PLCR增加(P<0.05);发热4~7天后入院者PLT显著减少(P<0.001),PDW、MPV、PLCR均显著增加(P<0.001﹚。经住院治疗3~14天后,PLT、PDW、MPV及PLCR均恢复正常。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除血小板减少外,PDW、MPV、PLCR随病程而增加。应及早入院治疗,避免出血和病情加重。
- 王莹李振华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 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 王东红王莹张俊荣王雪英刘富
- 本研究通过测定苯那普利、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0)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体内NO减少,SOD活性下降,加重肾损伤。苯那普利显著增加慢性肾功...
- 关键词:
- 关键词:苯那普利慢性肾功能不全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