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
- 作品数:1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常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一龄大规格胭脂鱼苗种培育技术
- 2011年
- 2010年我单位承担了培育一龄大规格胭脂鱼长江放流工作,主要以驯化育种和生态养殖为切入点,改进驯化育种技术,提高苗种质量和成活率。通过科学放养、水质调控和饵料投喂等综合技术措施,有效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培育胭脂鱼大规格鱼种的技术水平。
- 鲍美华冯军王荣林
- 关键词:苗种培育技术大规格鱼种胭脂鱼水质调控放流工作育种技术
- 草鱼池塘工程化养殖技术
- 2018年
- 草鱼是流水槽养殖首选品种,我们进行了流水槽养殖草鱼试验,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溧阳市如春特种水产养殖场,面积50亩,2016年底建设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3000米2,共20条水槽,其中4条水槽养殖草鱼,单池循环,形成集循流水、生态净化、排污回收、集约养鱼、自动控制于一体的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主要设施水槽体南北走向,砖混结构,长28米、宽 5.3米、池深2.7米,5.5千瓦罗茨鼓风机1台,3千瓦涡轮式增压机4台,净化区放置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3台。
- 鲍美华冯军张如春
- 关键词:工程化养殖池塘条件草鱼叶轮式增氧机水产养殖场罗茨鼓风机
- 池塘预防台风措施
- 2018年
- 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夏季是台风的高发期,养殖户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台风的危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提前了解台风登陆的时间、地点、风力、降水量等信息,为预防台风做好充足的心理和时间准备,切忌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
- 邓楠楠孟繁林王荣林冯军
- 关键词:池塘侥幸心理台风登陆高发期降水量
- 全雄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 2015年
- 为促使黄颡鱼养殖品种更新换代,有力地提升黄颡鱼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我市承担了2013年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推广",重点对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进行了探索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全雄黄颡鱼人繁情况介绍如下:一、亲鱼的来源与选择1.亲本来源超雄黄颡鱼父本由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母本选取太湖、滆湖野生黄颡鱼。
- 鲍美华冯军陈肖玮刘正建
- 关键词:人工繁殖技术亲本来源雌鱼孵化时间卵巢发育暂养池
- 青虾不同饲料养殖效果对比试验
- 2009年
- 饲料是水生动物代谢的能量基础和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投喂是降低饵料系数,是提高青虾品质及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我们于2008年在江苏金坛市指前镇青虾养殖基地内开展青虾不同饲料养殖效果对比试验,以探讨适宜青虾生长的最佳配合饲料。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 王荣林鲍美华冯军潘明庚
- 关键词:优质饲料养殖效果青虾饵料系数合理投喂
- 全雄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 2014年
- 2013年常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承担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黄颡鱼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研究"的项目,经过生产实践,现将培育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苗种培育池的选择:养殖池塘面积16亩,共4塘口,每个塘口4亩,长方形,坡比1∶1.25,池水深度1.5m左右,进排水方便,养殖塘口平整,水源充足、
- 鲍美华冯军刘正建
- 关键词:苗种培育技术大规格苗种黄颡鱼水产技术苗种培育池池塘面积
- 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技术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滆湖流域精养池塘平均667m^2产量达1500kg,在江苏省的池塘养殖中达到相当的技术水平,为江苏省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渔民的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大量饲料、鱼药的使用,以及鱼类自身代谢物大量积累,导致了池塘水质的恶化和鱼类病害频发。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进入外源水环境,使得水源质量严重下降,个别地方的池塘养殖甚至到了无水可换的地步。
- 陈耀炳何锦军冯军
- 关键词:养殖技术精养池塘池塘养殖鱼类病害池塘水质工业废水
- 河蟹浅水生态养殖技术
- 2010年
- 河蟹,统称毛蟹、螃蟹,原产我国,因两螯足密生绒毛,故学名为中华绒螯蟹。河蟹营底栖生活,喜掘穴而居江河、湖泊的岸边,或浅水草从中。喜吃鱼、虾、螺、蚌。
- 鲍美华王荣林冯军
- 关键词:河蟹养殖技术中华绒螯蟹浅水动物性饲料生态养殖
- 青虾不同饲料养殖效果对比试验
- 2009年
- 饲料是水生动物代谢的能量基础和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投喂是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青虾品质及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我们于2008年在金坛市指前镇青虾养殖基地内开展青虾不同饲料养殖效果对比试验,以探讨适宜青虾生长的最佳配合饲料。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 王荣林鲍美华冯军潘明庚
- 关键词:优质饲料养殖效果青虾饵料系数合理投喂
- 河蟹浅水生态养殖技术
- 2010年
- 河蟹,统称毛蟹、螃蟹,原产我国,因两螯足密生绒毛,故学名为中华绒螯蟹。河蟹营底栖生活,喜掘穴而居江河、湖泊的岸边,或浅水草丛中,喜吃鱼、虾、螺、蚌、蠕虫及幼虫等动物性食物。河蟹是变温动物,温度变化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成蟹的生长期一般为半年多一点,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养殖出优质的、成活率高、规格大、产量高的螃蟹,是我们的追求。因此。抓住河蟹的生长特点,营造养殖环境,遵循淡水生态学原理进行河蟹养殖,
- 鲍美华王荣林冯军
-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浅水动物性食物生态学原理变温动物发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