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观·系统观·引导观——对农宣传应确立的几个基本观点
- 1996年
-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一根本问题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如何宣传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论述的是在对农宣传中应当确立的几个基本观点。
- 成明
- 关键词:系统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基础地位基础观农民问题
- 基础观 系统观 引导观──对农宣传的思考
- 1996年
- 基础观 系统观 引导观──对农宣传的思考成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一根本问题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如何宣传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论述的是在对农宣传中应当确...
- 成明
- 关键词:对农宣传系统观基础观社会进步引导农民农业基础地位
- 农民与土地——一个永恒的主题
- 1995年
- 农民与土地,时分时合,或亲或疏,几经风雨,演绎出中国农村变革曲折生动的一幕。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出现,使农民真正尝到了作为土地主人的滋味。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又告别土地,转移到了二、三产业,土地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农村出现了新的危机。在困境中,具有伟大创造力的中国农民终于找到了新的出路。许多农民重新回到了土地上,中国农村出现了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被邓小平称为农村第二次飞跃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它将如何发展?在农村改革中具有何种意义?这是《田野的魅力》试图探讨的问题。无疑,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选题。然而。
- 成明
- 关键词:主题家庭联产承包制中国农民
- 农村广播走向说被引量:1
- 1999年
- 成明
-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小城镇农民工人农村社会
- 寻找新视点——谈《一位农民和农业法》
- 1994年
- 在众多农村题材的报道中,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祝长胜、唐野苍采制的录音通讯《一位农民和农业法》(获93年度“中国广播奖”社教类一等奖),以其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新型农民的形象。费桂龙,江都杨庄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差不多与共和国同时诞生。他不但目睹,而且亲身经历了农村变迁的风风雨雨。中国的黄土地曾经长期负载着沉重的灾难。
- 成明
- 关键词:中国广播农业法农村题材思维空间
- 音带上流溢的诗情
- 1992年
- 这是一篇综合分析我省一位广播编辑的作品风格的文章。文中所说的束鹏邺同志,是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社教部的年轻编辑。她大学毕业进入电台后,努力钻研,刻苦写作,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先后创作了《莫愁湖游记》、《围场风云》(写河北承德附近的围场风光及有关史实)、《进入南极圈的中国女性》(写女地质学家金庆民深入南极文森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事迹)等在全省、全国获奖的广播作品。去年,她写老红军陈靖重走长征路事迹的新作《魂系长征》,被中央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在纪念建党七十周年之际播用。这篇作品获得了江苏省1991年度优秀广播社教(文史)节目特等奖。
- 成明
- 关键词:广播编辑
- 香港商业电台一瞥
- 1993年
- 有人把香港比作一片色彩斑烂的枫叶,飘浮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可我觉得,它更象一艘高速行驶的海轮,逐浪于世界经济的海洋。在这里,处处感受到一种紧张、繁忙、快速的大都市氛围。在香港这样一个蜚声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大众传媒十分发达,竞争也十分激烈。广播何以立足,何以生存,这是界中人颇为关注的问题。1993年5月,在随江苏对外经济合作洽谈团赴港采访期间。
- 成明
- 关键词:现代化大都市经济合作大众传媒收听率
- 农村广播走向说
- 1999年
- 在众多的广播节目中,对农村广播节目有其得天独厚的时空优势。从50年代起,农村广播就伴随着广大农民历经沧桑,度过了近半个世纪。正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民需要广播,广播必须面向农村。农村广播由此获得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农村广播将走向何处?
- 成明
- 关键词:广播节目文化水平特殊国情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
- 开掘大主题·运用大视角——论增强农村报道的时代特色
- 1998年
- 成明
- 关键词:大视角农村城市化重大主题传统题材市场化
- 理论广播的困惑和选择
- 1989年
- 困惑中的思索理论广播是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群众理性认识和理论思维能力方面,在加强舆论导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节目无法替代的。当前,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呼唤着理论,寻求理论的支持,期待理论的指导。
- 成明
- 关键词:理论思维能力可听性大众传播学收听率夹叙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