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PBL教学模式在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选取冀唐学院2015级临床专业两个班共57名学生,在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进行比较性研究。传统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n=27),主要为课堂教学;PBL组:结合技能实训课程内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授课模式(n=30),将学生平均分为3个小组,过程为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相关文献,讨论问题,最后总结,学习。然后对两组的实践成绩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利用调查问卷统计两组学生对PBL教学法的满意度,学生收获及教学效果。结果:1.PBL组学生实践课成绩得分(84.03±7.94)分,传统组学生实践课成绩得分(74.41±8.20)分,PBL组学生实践课成绩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对PBL教学很满意,收获很大,教学效果调查显示:PBL组在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开拓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0%学生认为实践技能传授方面,“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更适用于现代教学,83.30%学生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有助于督促自主学习,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更适用于临床技能实践课,能充分调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 白璐王永恒杨梅柳荆男
- 关键词:教学模式技能实训教学研究
- 探讨MSCTE诊断小肠类癌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在诊断小肠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小肠类癌疑似患者,其中类癌综合征3例,腹痛、腹泻24例,肝脏多发富血供病变7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腹膜出血3例,管腔外压性狭窄3例,肠外类癌3例,行MSCTE检查,阳性病例与临床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阴性病例与临床随访(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及手术结果(3例行手术治疗)相对照,计算MSCTE检查小肠类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及约登指数。结果 44例小肠类癌疑似患者中,MSCTE检出阳性19例,临床术后病理确诊类癌18例,误诊1例;25例阴性,3例行手术治疗(1例阑尾炎,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空肠息肉),其余22例经临床随访及定期体检,均为真阴性。通过SPSS 21.0软件计算得出MSCTE诊断小肠类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及约登指数分别为100.00%、96.15%、94.74%、100.00%、97.73%、3.85%、0、96.15%。结论 MSCTE诊断小肠类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及约登指数均较高,而误诊率及漏诊率较低,对术前诊断及评估小肠类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厚宁孙凤涛盛佳曦杨冬生白璐白俊清王冰
- 关键词:小肠小肠肿瘤小肠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