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
- 作品数:35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VoIP为网络变革推波助澜
- 2004年
- 本文通过对VoIP发展历程的分析,说明VoIP已不再是人们为节省话费而使用的简单通信方式,它已经成为实时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对推动网络融合、开发多种增值业务具有划时代意义。
- 叶华
- 关键词:网络融合话费实时通信流技术
- SIP协议在3G多媒体子系统中的应用
- 2003年
- SIP协议是由IETF提出的IP电话信令协议,它用于建立、修改和终结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多媒体会话。第三代无线系统(3G)的R5结构中,IP多媒体子系统域(IMS)选择SIP作为终端和IMS以及IMS内部各元素之间的信令协议。本文针对SIP协议在IMS中的应用展开介绍,重点介绍了IMS中由SIP协议实现的业务注册和会话建立流程。
- 强磊叶华
- 关键词:SIP协议3G多媒体子系统IMS
- 从业务系统发展方向看固定智能网的发展
- 探讨了电信运营商业务需求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对业务系统体系架构和能力的新要求,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多种业务提供技术的适用领域,进而指出了固定智能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 董斌叶华
- 关键词:PARLAYSIP智能网
- 文献传递
- 下一代网络中以太网接入技术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以太网接入与ADSL和HFC等接入技术比较,以太网接入技术具有便宜、扩展性强、适用于大规模集中用户居住等优点,在下一代网络中光宽带IP城域网与以太网接人配合将成为NGN中最有前途的组合方式。 目前,已经提出的以太网接入网方案,可分为以下几类:基于电话线的以太网接入网;光缆人户的以太网接入网;光缆到楼头,五类线人户的以太网接入网;空中激光和无线电以太网接入网。 就目前电信用户的情况而言,在短期内完全实现以太网接入是不太现实的,因而可以考虑在推广以太网接入的同时,充分利用好现有普及的接入方式。例如:利用ADSL接入;在NGN中以VODSL技术来实现语音IP的接人;对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住宅小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采取FTTx+ETTH的方式来推广以太网接入,并以新颖丰富的NGN业务来牢牢吸引住这批用户。
- 强磊解冲锋叶华
- 关键词:以太网接入技术NGNIP城域网
- 从业务系统发展方向看固定智能网的发展
- 2005年
- 电信网络增值业务系统及相关业务提供技术的兴衰,取决于其技术特点和系统整体能力能否满足电信运营商的业务需求。传统意义上的智能网技术具备业务提供功能与业务控制功能分离、业务执行环境独立于具体业务的特征,满足了在电信网络中为公众用户集中、快速提供业务的需求。
- 董斌叶华
- 关键词:固定智能网智能网技术增值业务系统业务执行环境电信网络
- 软交换网络发展趋势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软交换诞生于90年代末,由于它顺应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迅速得到国内外各运营商的青睐。随着IMS概念的出现,软交换的发展趋势成为业界关注焦点。本文介绍软交换发展现状和IMS的特点,并对软交换网络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叶华强磊
- 关键词:运营商软交换网络IMS网络融合
- 软交换网络发展趋势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转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控制与承载和业务分离,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以便在网上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个体地讲,软变换是一个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开放业务、控制、接入和交换间的协议,图1为软交换示意图。
- 叶华强磊
-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控制平台通信
-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试商用及现网应用
- 董晓庄李华田竑蔡康吴伟肖黎李洪朱英军单秀云李力卡赵慧玲叶华郭英李屹寰林俐李奕胜唐永丽谢绿禹刘玉林
- 该项目从功能、性能、互通性、运行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承载网、业务提供能力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全面分析和验证了软交换系统在传统交换机退网替代、新业务等各层面应用的可行性,是迄今为止业界最大和最为全面的软交换商用化可行性评...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
- 关于引入IMS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 2006年
-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近一两年研究最活跃的技术之一,并公认为是2006年中国通信市场10大关注技术。IMS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它的出现会对现有技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IMS特点的基础上,对引入IMS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叶华
- 关键词:IP多媒体软交换网络融合
- 软交换组网技术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 2003年
- 就软交换组网中相关问题,包括网络组网方案、软交换网络的规划方法和经济分析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运营商组建软交换网络提供决策参考。
- 叶华
- 关键词:软交换组网网络规划异地容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