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利明

作品数:2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历史地理
  • 7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6篇抗战
  • 5篇抗日
  • 4篇战时
  • 4篇战争
  • 4篇抗战时期
  • 3篇史料
  • 3篇抗日战争
  • 3篇广播
  • 2篇选编
  • 2篇政治
  • 2篇政治部
  • 2篇中国抗日战争
  • 2篇事变
  • 2篇金融
  • 2篇九一八事变
  • 2篇广播事业
  • 2篇国民参政会
  • 2篇国民政府
  • 2篇参政
  • 1篇党中央

机构

  • 22篇中国第二历史...
  • 1篇武夷学院
  • 1篇伪满皇宫博物...

作者

  • 22篇廖利明
  • 2篇刘楠楠
  • 1篇杨云
  • 1篇蒋梅
  • 1篇吴威

传媒

  • 14篇民国档案
  • 2篇中国档案
  • 2篇“九一八”研...
  • 1篇郭沫若学刊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地域文化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津塘秦海港检疫所1947年上半年工作概况
2020年
津塘秦海港检疫所为国民政府卫生部下设机构,包括天津总所、秦皇岛办事处、塘沽办事处及大沽隔离医院,承担天津、塘沽、秦皇岛等海港的检疫职责。本辑史料为该所1947年上半年工作报告,可反映当时海港检疫的工作情况及存在困境。
廖利明
抗战时期“第三厅”内的中共党员及其工作表现——以1939年年度考绩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1938年4月至1940年秋郭沫若任厅长期间,中共党员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人员中居于少数地位,但占据着重要岗位,并发挥着核心作用。在武汉时期,“第三厅”内的中共党员有31名,“第三厅”迁移到重庆并改组后,中共党员只剩10余名。1939年年度考绩是郭沫若任厅长时唯一的一次年度考绩,全厅有99名工作人员参加,其中中共党员15名。郭沫若、阳翰笙、冯乃超等人作为考核官及复考官,给每一名参加考绩的工作人员都写下简短但公允的评语。中共党员在1939年年度考绩中的评语评分及获得的绩等,反映出他们在抗战时期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并保持着积极的工作状态。
代荣廖利明
关键词:考绩中共党员
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与抗战广播被引量:3
2018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于1938年初成立后,主要负责抗战的宣传、动员等工作,广播是其宣传动员的一种重要方式。政治部第三厅举办的抗战广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1938年4月到1940年8月,在郭沫若、阳翰笙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第三厅在武汉、重庆等地积极联络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及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利用广播使用多种形式开展对敌宣传、国际宣传以及对国内民众宣传,取得了较大反响和良好的效果;第三阶段为1940年8月改组以后,共产党人多被移出第三厅,在这一阶段,第三厅组织的各类抗战广播虽得以延续,但因失去了坚强的政治领导而趋于保守,影响日微。
廖利明仇玉勇
谢东闵:国民党中央会议首位台湾代表
2016年
1945年5月,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国共两党都开始制定战后方略。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应,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讨论战后的各项政策,实质上是试图摘取抗战的胜利果实。"六大"是国民党在大陆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国民党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民国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廖利明
关键词:国民党党中央中国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存越海防物资抢运及处理情况相关史料一组(二)
2024年
110.陈体诚致龚学遂电(1940年10月9日)昆明龚副主任:密。并转祖寿、亚尼两兄。防货陆续运仰,请饬余兴良率原管科员一人立即由陆路赴仰,携带防处经管各货及全部美货发票、箱单,协同仰处办理提货、点收及业务登记事项,随时报昆备查。弟体诚。青。港。印。
刘楠楠廖利明
关键词:登记事项抗战时期提货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首都防卫的调整
2018年
首都为'国本所系',但九一八事变前,南京的防卫力量仅足以应付国内战争的需要。九一八事变后,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越过首都卫戍司令部,对南京城防作出了一系列调整,加强了首都防卫实力。之后,国民政府又撤销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设置了京沪卫戍长官公署,建立京沪防御体系,以抵御敌军可能的大规模进攻。此次国民政府对首都防卫的调整为'一·二八'淞沪抗战结束后的首都防卫建设奠定了基础。
廖利明
关键词:国民政府
陈仪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
2015年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许多民国时期抗战爱国人士的珍贵资料,本年度"民国人物"将集中介绍抗战爱国人士。陈仪(1883—1950),字公侠,又改公洽,号退素,浙江绍兴人。两赴日本留学、加入光复会、参加辛亥革命、经营垦殖公司和银行钱庄、任孙传芳麾下浙江第一师师长、主浙两度、治闽七年,最后转向中国共产党而被蒋介石下令处死。陈仪的一生可谓色彩斑斓,颇具传奇色彩。但其传奇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应该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他先后担任台湾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台湾省行政长官等职务,参与国民政府对台湾的接收和重建工作,为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做出了重要贡献。
廖利明
关键词:台湾问题中国抗日战争宝岛台湾馆藏档案祖国统一
资源委员会向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透支款项合办工矿电事业相关文电一组
2024年
1939年,资源委员会拟以所属云南电厂及机器制造厂为抵押品,向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透支500万元,用于合办工业、矿业、电业等事业。本组史料主要为资源委员会在与中、交两行订立透支合约过程中与各方来往函电,反映了抗战时期国营工矿企业的资金筹措情况,有助于深入了解资源委员会及所属机构与金融界的关系。
廖利明
关键词: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1939~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考述被引量:2
2016年
1939年7月至1940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的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对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边地"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束后,考察团撰写了一系列考察报告,并依据考察成果向相关机构提出问题和建议,对国民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有一定影响。考察团成员以个人名义发表了一批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及史料价值。
廖利明
关键词:西南边疆教育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经过史料选(上)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被引量:1
2018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东南亚发起进攻,并于1942年初入侵缅甸,对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形成威胁。中国方面根据《中荚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组远征军,于1942年3月入缅对日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同年9月,参谋部汇集各方资料,撰写了《缅甸战斗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报告书》,提交蒋介石,对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作了系统地回顾与分析。该篇史料选自该报告书第五章,详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蒋梅廖利明
关键词:抗日战争远征军入缅作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