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留玉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桡足类
  • 1篇大亚湾海域
  • 1篇枝角类
  • 1篇生长率
  • 1篇球藻
  • 1篇昼夜垂直迁移
  • 1篇甲壳动物
  • 1篇海洋桡足类
  • 1篇海域
  • 1篇核酸
  • 1篇浮游甲壳动物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韩留玉
  • 1篇王小冬
  • 1篇尹健强
  • 1篇何学佳
  • 1篇吕柏东

传媒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核酸指标对安氏伪镖水蚤生长率的指示作用及对饵料转换的响应被引量:1
2015年
对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和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分别喂食的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的核酸指标(包括RNA含量、DNA含量、RNA︰DNA、RNA︰protein和DNA︰protein)及元素组成[包括氮(N)含量、磷(P)含量、碳氮(C︰N)和碳磷(C︰P)比值]随个体发育的变化进行了描述,并对各阶段的生长率进行了测定。对RNA相关指标与生长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RNA︰protein(RNA:PRO)与生长率不仅具有极类似的变化趋势,而且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这种正相关性同时适用于柔弱角毛藻喂食的所有发育阶段的蚤体和威氏海链藻喂食的桡足幼体和成体,因此,RNA︰PRO适合作为安氏伪镖水蚤生长的标志物。饵料转换实验中,经柔弱角毛藻喂食24h的桡足Ⅱ期幼体分别换作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喂食或继续以柔弱角毛藻培养48h后,蚤体的RNA含量和RNA︰PRO指标出现显著差异,呈现中肋骨条藻组>柔弱角毛藻组>球形棕囊藻组的趋势,而RNA︰DNA比值则是柔弱角毛藻=中肋骨条藻>球形棕囊藻。元素组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P含量和C︰N比值的变化上,中肋骨条藻和球形棕囊藻喂食的蚤体的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但均低于柔弱角毛藻喂食的蚤体。据此,推测RNA相关指标对饵料品质的变化响应较为迅速即时,而48h内元素组成反映的主要是摄食历史。因此,现场调查中可利用RNA︰PRO作为标志物迅速有效地指示桡足类的生长状态,而RNA相关的指标则均可用于桡足类营养状态的指示。
何学佳韩留玉吕柏东王小冬尹健强
关键词:桡足类生长率
大亚湾海域中型浮游甲壳动物的分布和摄食特征
海洋浮游动物作为食物链和食物网底层营养级到高层营养级之间的中间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传递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和随之的昼夜摄食节律对于不同水层中能量和物质的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浮游动...
韩留玉
关键词:海洋桡足类枝角类昼夜垂直迁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