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天祥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根皮素对NK细胞杀伤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强效应
- 2023年
- 目的探究根皮素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人胃癌(GC)SGC-7901细胞的增强效应。方法采用0、4、8和16μmol/L的根皮素处理NK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NK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细胞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SGC-7901细胞DNA损伤程度。将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根皮素组(8μmol/L)、NK细胞组(10∶1)、根皮素+NK细胞组(8μmol/L根皮素+10∶1 NK细胞),钙黄绿素染色法检测NK细胞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率;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干扰素-γ(IFN-γ)含量。每组数据设置3个技术重复,6个生物学重复,结果为6个生物学重复的均值。结果与根皮素(0μmol/L)组[24 h:(100.59±5.95)%,48 h:(100.59±4.75)%]比较,根皮素(4μmol/L)组[24 h:(84.78±7.45)%,48 h:(74.59±5.43)%]、根皮素(8μmol/L)组[24 h:(59.34±6.04)%,48 h:(50.34±4.62)%]、根皮素(16μmol/L)组[24 h:(42.32±5.12)%,48 h:(28.32±2.37)%]SGC-7901细胞的增殖率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771、214.322,P均<0.05)。与根皮素(0μmol/L)组比较,根皮素(4μmol/L)组、根皮素(8μmol/L)组、根皮素(16μmol/L)组处理24、48 h后,NK细胞增殖率均显著升高,MICA、MICB、ULBP1、ULBP2、γ-H2AX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NC组比较,根皮素组、NK组、NK+根皮素组杀伤率,培养液中TNF-α和IFN-γ含量依次增高(F=330.181、288.215、336.648,P均<0.05)。结论根皮素可增强NK细胞对GC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破坏GC细胞DNA,升高细胞膜NKG2D配体水平,促进TNF-α和IFN-γ释放有关。
- 耿天祥王娅菲张杰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胃癌SGC-7901细胞杀伤作用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3-06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6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2例,术后分别予以早期EN支持(EN组)和早期肠外营养(PN)支持(PN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营养、免疫状态改善效果。统计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2组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EN组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指标均优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早期实施EN支持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康复进程。
- 耿天祥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 硬化剂注射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硬化剂注射联合内镜下套扎术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硬化剂注射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止血用时、输血量、住院天数、静脉曲张复发率、再出血率、病死率、门静脉压(PPV)、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流速(VP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用时、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期间,研究组静脉曲张复发率(10.00%,4/40)低于对照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MTL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00%,6/40)与研究组(17.50%,7/4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化剂注射联合内镜下套扎术相较于内镜下套扎术在治疗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包括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较短的止血用时、较少的输血量、更低的静脉曲张复发率以及改善更明显的胃肠激素水平。
- 王娅菲郑梦丹耿天祥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
- 糖尿病患者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调查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59例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159例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8例,感染率为23.90%;共分离得到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9株(63.04%),革兰阳性菌17株(36.96%);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70.00%);χ~2检验分析,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年龄、阑尾炎类型、住院时间、术前血糖、术后血糖和手术时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阑尾炎类型、术后血糖和手术时间是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 宗华李继东冯帆耿天祥郭伟赵永
-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
- ProGrip自固定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5年
-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无张力修补术已成为疝手术的金标准。Pro Grip自固定补片的应用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应用Pro Grip自固定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3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李继东耿天祥
-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疝手术腹外斜肌腱膜耻骨结节双侧腹股沟疝吸收线
- 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腹部切口疝是指发生于腹部切口处的疝,临床上较为常见,不能自行愈合,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传统开放式切口疝修补术游离范围广、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开展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26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 李继东耿天祥
-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部切口疝肋缘下斜切口穿刺孔复发率
- 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胃功能、血清胃泌素(GA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S、MMP–9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GAS、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可提高胃溃疡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胃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王娅菲耿天祥陈林林李治国
- 关键词:胃溃疡磷酸铝凝胶兰索拉唑
- 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8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1例行保守治疗,7例急诊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首选肝脏肿瘤切除术。
- 李继东耿天祥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
- miR-524-5p调控HEG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miR-524-5p调控HEG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食管癌细胞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miR-524-5p和HEG1mRNA表达水平。将KYSE30细胞分为miR-524-5pmimic组、miR-524-5pNC组、miR-524-5p mimic+pcDNA3.1组和miR-524-5p mimic+pc DNA3.1-HEG1组,另设置不转染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CCK-8法检测KYSE30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侵袭迁移相关蛋白和HEG1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KYSE3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24-5p和HEG1靶向关系。结果miR-524-5p在四种食管癌细胞系TE-1、KYSE30、KYSE150、NEC中均低表达(P<0.05),选择表达水平最低的KYSE30细胞作为后续实验细胞。HEG1 mRNA在四种食管癌细胞中均高表达(P<0.05),并且GEPIA数据库显示HEG1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miR-524-5pNC组相比,miR-524-5pmimic组KYSE30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数、间质标志蛋白水平、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水平显著上调(P<0.05);miR-524-5p mimic+pc DNA3.1-HEG1组可以明显逆转过表达mi R-524-5p对于KYSE30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P<0.05)。miR-524-5pmimic组与WT-HEG1共转染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miR-524-5p NC组与WT-HEG1共转染组(P<0.05)。结论miR-524-5p在食管癌细胞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miR-524-5p可以负向调节HEG1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30细胞中的表达,抑制KYSE30细胞的增殖、EMT进程和侵袭迁移能力。
- 王娅菲耿天祥陈林林李治国李世朋
- 关键词:食管癌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