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卫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他者
  • 3篇伦理
  • 2篇东方学
  • 2篇叙事
  • 2篇政治
  • 2篇知识分子
  • 2篇殖民主义
  • 2篇文学
  • 2篇流散
  • 2篇后殖民
  • 2篇后殖民主义
  • 2篇共同体
  • 2篇创伤叙事
  • 1篇大学课堂
  • 1篇帝国
  • 1篇颠覆
  • 1篇语境
  • 1篇詹姆逊
  • 1篇战争创伤
  • 1篇政教

机构

  • 17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卡罗来纳州...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杜克大学
  • 1篇澳大利亚墨尔...

作者

  • 17篇何卫华
  • 1篇方幸福
  • 1篇谢海燕
  • 1篇何卫华

传媒

  • 2篇外国语文研究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外语教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语言教育
  • 1篇文学理论前沿
  • 1篇探索与批评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另类世界与知识:拉美现代性/殖民性研究计划被引量:1
2019年
殖民性是西方现代性话语中内在的组成部分,鉴于此,拉美知识界的现代性/殖民性研究计划试图借助于开辟另一块知识生产的领地以及形成另外一种思考方式,从而实现对"另类世界和知识"的建构。经过不懈努力,参与这一计划的学者们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尽管大多数学者来自于拉美,但他们并没有将自身的思考局限于地方性议题。相反,他们致力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现代性的黑暗面以及超越的途径。本文首先从总体上介绍现代性/殖民性研究计划,然后讨论了其中的性别、本质以及对替代性经济的思考等议题。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方幸福何卫华
关键词:女性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学为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滋养,为他们的理论阐发提供了灵感或立论依据。通过对巴尔扎克等的阅读,卢卡奇形成了自己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通过阅读波德莱尔等,本雅明成就了自己的救赎美学;通过阅读鲁迅等,詹姆逊阐明了自己的第三世界文学观。与此同时,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多并没有致力于世界文学理论本身的建设,但他们留下的大量关于世界文学经典文本的评论,对世界文学的选编、流通和理论话语的建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作为西方思想界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涉及的理论家人数甚众,本文只选取卢卡奇、本雅明和詹姆逊为代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世界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尝试性梳理。
何卫华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卢卡奇本雅明詹姆逊
流散与文化生产
2024年
在21世纪,流散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现象,流散研究同样随之成为理论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但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缘起、发展和理论脉络还缺乏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探讨。结合萨夫兰、杜洛连和吉尔罗伊等理论家的相关论述,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流散进行了探讨:首先,依据流散者的意愿、地区和流散原因等因素,流散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但不管就何种类型而言,流散者与故土家园的联系、族群意识和流散者相互间的团结都是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其次,跨疆域的流动意味着更为宏阔的视野,对处于非此亦非彼的中间状态的流散者而言,他们往往更能接受一种反本质主义的身份观;最后,流散同样意味着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其代表的独特视角、经历和政治立场都将成为跨国性文化生产的重要资源。
何卫华
关键词:流散身份文化生产政治
《等待野蛮人》:自我解构的帝国与“他者”被引量:2
2021年
作为一种权力机制,为维持自身的有效运作,帝国不仅要征服属于异域或异族的“外部他者”,同时还会致力于清除“内部他者”,也就是那些来自帝国内部,但对帝国的逻辑、价值观念和权力架构持异议的“内部人”。在已有的帝国叙事中,得到更多关注的往往只是“外部他者”,而忽略“内部他者”。但在《等待野蛮人》中,库切对这两种类型的“他者”和帝国之间的互动都有描述。在这部作品中,不管是对想象的“野蛮人”的征讨,还是对“内部他者”的规训•带来的并不是帝国内部凝聚力的增强和对“他者”的成功奴役,而是作为帝国隐喻的边境小镇的灭亡。在本文看来,帝国征服“他者”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导致自身灭亡的过程,而《等待野蛮人》则以隐喻的方式演绎了这一内在于帝国的自我解构性。
何卫华
关键词:《等待野蛮人》帝国
主体、结构性创伤与表征的伦理被引量:6
2018年
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学批评领域开始出现"创伤转向"的热潮,在批评界引发广泛关注。创伤往往以其强大的破坏力,会给个体和共同体带来巨大伤害,但创伤同样为新的个体和集体身份的重塑及巩固带来了可能性。在这一意义上,创伤的复原实质上同样是主体重塑的过程。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工业化、殖民统治、环境污染、迁徙以及频繁发生的恐怖活动,使得创伤成为日常体验。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更使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创伤性事件都能够快捷地传递给每一个人,不断加深大众的创伤体验。在对结构性创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创伤表征是一种具有伦理意义的行为,在全球化时代,创伤理论在重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存在于第三世界和日常生活之中的创伤。因此,在致力于个体或共同体主体性的建构、重塑和巩固的同时,创伤表征还可以成为弱势群体赋权的利器,为构建更为和谐、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秩序贡献力量。
何卫华
关键词:伦理
爱德华·赛义德:颠覆型的知识分子与对东方学的质疑
在当前中国理论界,赛义德的位置是引人注目的,其作品不断被各学科领域的学者所注解、评论和引述.在该文中,作者试图通过将赛义德定位为一名颠覆型的知识分子进行考察,以其作为其理论的内在逻辑主线,对他关于东方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描述...
何卫华
关键词:东方学世俗化
文献传递
中国的崛起、欧洲经验与世界新格局
2018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但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类似于城乡差异之类的问题,并促使大家对当下发展模式不断进行反思。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的同时,还指出中国社会目前的主要任务已出现重大变化。因此,如何从理论上思考中国发展模式当前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将面临的任务,无疑是中国学界目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但不能忽略的是,作为当今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中国的这些问题同样吸引着国际学界的目光,他们独有的外部视角往往会烛照出一些在内部被忽略或无法发现的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考,欧洲经验在很多方面都值得中国借鉴。因此,本文通过与夏德明教授的对话,深入探讨了中国模式、欧洲经验和世界格局的走向等问题,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提供启示。
夏德明何卫华
关键词:中国模式国家形象
《重生》:创伤叙事中的历史与伦理被引量:1
2018年
作为布克奖得主帕特·巴克创作转型的标志性作品,1991年出版的《重生》已成为研究巴克无法绕过的节点。作品中,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等因为在一战中遭受创伤,出现梦魇、失忆和哑症等症状,而不得不待在奎葛洛卡战时医院接受治疗。此前,关于一战的作品更多是着力于塑造英雄形象,但在《重生》中,昔日的英雄成为被疗治的对象。通过医生黎佛斯和遭受战争创伤的军人间的互动,作品不仅以间接的方式呈现了战争的惨烈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还揭示了隐藏在创伤话语中的权力和个体间的规训和反抗关系,个体创伤最终演变为进入历史的通道。在强调和平共处的全球化语境中,通过将一战建构为个体创伤,一战被重新整合到英国集体性身份重构的架构中,巴克的伦理诉求得以显现。
何卫华
关键词:《重生》战争创伤规训抗争
论赛义德及其批评观
2007年
作为一位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以及由于其独特的写作背景,这使得赛义德对批评有着自身的与众不同的理解。在理论纷呈的今天,赛义德没有像新批评理论家那样将自己批评局限于文本之内,也没有使其堕入后结构主义的虚无之中。赛义德的批评观,首先是他对文本主义等理论观点的看法,其次是对批评的世俗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坚持,最后通过“对位阅读”的方法,捕捉文本中种族和帝国的痕迹。
何卫华
创伤叙事的可能、建构性和功用被引量:21
2019年
创伤事件留下的各种'踪迹'使得创伤叙事成为可能,此类叙事的功用不仅在于其具有强大的疗治性功能,更在于其能够烛照通往历史现场之曲径。近年来,创伤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个体性创伤及其修复,而开始更多地聚焦于集体创伤。一旦集体创伤在某种文化中得到确认,不仅会影响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同时还会影响共同体的塑造、维护和巩固。由于蕴藏于其中的巨大能量,集体创伤的表征因此必然是文化建构的结果,众多的权力关系都会参与其中。在剖析这一建构性的过程中,各种'他者'遭受的创伤开始显影,创伤研究由此成为批判殖民主义、父权制、战争、偏见和各种不合理制度安排的重要力量。
何卫华
关键词:创伤叙事建构性他者伦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