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天奇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面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管
  • 1篇疫情
  • 1篇游离皮瓣
  • 1篇皮瓣
  • 1篇缺损
  • 1篇肿瘤
  • 1篇腭裂
  • 1篇腭裂发生
  • 1篇颌面部
  • 1篇颌面部缺损
  • 1篇颌面外科
  • 1篇外科
  • 1篇微血管
  • 1篇吻合器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张东升
  • 3篇张天奇
  • 2篇黄圣运
  • 2篇陈占伟
  • 2篇李文刚
  • 2篇张世周
  • 1篇郑培惠
  • 1篇马利
  • 1篇刘桂军
  • 1篇邹虎威
  • 1篇张卫东

传媒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还原型谷胱甘肽稳态在腭裂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稳态的改变对腭中嵴上皮细胞形态及腭裂发生率的影响,探讨氧化自由基在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致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GD10的SPF级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4组,TCD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TCDD灌胃;TCDD+丁硫氨酸-亚砜胺(BSO)组:腹腔注射BSO 4 h后给予TCDD灌胃;BSO组:腹腔注射BSO和玉米油灌胃;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玉米油灌胃。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电镜下观察胎鼠腭胚突的发育及细胞表面形态。统计各组小鼠在GD17的腭裂发生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腭中嵴上皮各时期CYP1A1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DD成功构建高致畸率的腭裂模型。BSO增加了5%的腭裂发生率,但是相对于TCDD组无显著差异(P>0.05)。TCDD组腭胚突上抬时间较对照组推迟1 d,添加BSO的TCDD组腭胚突上抬过程较正常组减慢。电镜下胚胎发育的各发育时期,腭中嵴上皮表面TCD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TCDD组腭中嵴上皮可见CYP1A1高表达。结论:扰乱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稳态,可能会减少对小鼠体内氧化自由基的消耗,从而影响腭胚突的融合,继而加速了TCDD的毒性,影响腭裂发生。
赵铜超卞媛媛张天奇张东升马利
关键词:TCDD腭裂还原型谷胱甘肽BSOCYP1A1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应用的可靠性. 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对38例患者应用微血管吻合器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分别采用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及腓骨肌皮瓣同期修复缺损,游离皮瓣移植后静脉采用1-2枚微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动脉均采用手法端端吻合. 结果 共应用51枚微血管吻合器,血管吻合后术中所有游离皮瓣静脉吻合口均未出现吻合口漏血、脱落、撕裂、血栓形成等情况,术后未出现动、静脉血管危象,随访3-6个月,皮瓣均成活良好.以微血管吻合器行静脉吻合时间为3.5-9.0 min,较手工吻合时间明显缩短. 结论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静脉吻合操作简单、快捷,吻合质量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圣运李文刚张世周郑培惠陈占伟张天奇张东升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静脉吻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颌面外科2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分析
2020年
目的:对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期间,山东省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收治流程、感染防控措施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的治疗规范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02-01—2020-02-28山东省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所有恶性肿瘤病例,对患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疫情期间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处置流程与治疗要点,以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和意义。结果:2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9例;18~40岁3例,40~65岁11例,>65岁7例;T1期患者9例,T2期患者8例,肿物术后复发等其他情况者4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腺样囊性癌2例,鳞状细胞癌15例,病理未分型3例;1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5例患者接受化疗,1例患者拒绝手术并要求出院,5例患者等待手术。诊疗期间无任何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中老年患者比例较大。收治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时,应做好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综合分析病情,选取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围手术期间,主管医师必要时要与医院管理部门及感控专家组联系,以控制感染概率。
尹长伟陈占伟邹虎威刘桂军张天奇张世周李文刚张卫东黄圣运张东升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