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 作品数:35 被引量:178 H指数:9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磁共振成像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怀疑为乳腺癌的80例女性患者,术后6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术前行MRI及高频超声检查,分析检查准确性。结果 MRI检测62例诊断为乳腺癌,18例诊断为良性病变;高频超声检测60例诊断为乳腺癌,20例诊断为良性病变;MRI与高频超声联合检测时67例诊断为乳腺癌、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MRI与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时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任何一项检查(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接近,以上方法联合检查能明显提高敏感性及诊断符合率。 杨亚琛 沈若霞 吴建萍 刘一帆 谭静 张俊关键词: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高频超声 结肠低张充气16层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低张结肠充气16层螺旋CT扫描方法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将47例临床术前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采用低张充气灌肠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对原始容积数据进行拆薄重建,卷集核采用B10s very smooth,层厚2mm,层间距1-1.5mm,进行层厚5mm,层间距5mm的横断、冠状、矢状面的重建。以手术病理为标准,统计16层螺旋CT对结肠癌检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进行16层螺旋CT影像T分期和手术病理T分期对照分析。结果47例患者顺利完成低张结肠充气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出所有结肠肿瘤病变,敏感性是100%,准确性100%。16层螺旋CT对47例结肠癌的分期分别是:T1期5例,占10.64%(5/47);T2期10例,占21.28%(10/47);T3期14例,占29.79%(14/47);T4期18例,占38.30%(18/47)。与手术病理T分期对比的结果分别是:T1期、T2期达100%;T3期92.86%;T4期94.74%。结论低张结肠充气16层螺旋CT检查是结肠癌术前检查的好方法之一,它能对结肠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信息,是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判断肿瘤的侵犯程度非常实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作为结肠癌术前的常规检查。 高德培 谭静 封俊 李鹍 杨光军 丁莹莹关键词:结肠 低张充气 多层螺旋CT 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组织学证实并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将病例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提取训练组治疗前原发肿瘤增强CT(动脉期及静脉期)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其进行建模,筛选独立临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在训练组中的准确性,并在验证组中进一步验证其诊断效能,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提取的治疗前上皮性卵巢癌原发肿瘤增强CT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卵巢癌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0.932(95%CI:0.890~0.974)和0.838(95%CI:0.731~0.945),结合临床数据构建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卵巢癌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0.946(95%CI:0.910~0.983)和0.861(95%CI:0.759~0.946)。结论基于上皮性卵巢癌原发肿瘤治疗前的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列线图能有效预测卵巢癌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在临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李桥 林澍莘 钟穗兴 张娅 廖承德 谭静关键词:卵巢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复发 MDT模式下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在医学影像本科生实践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MDT模式下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本科生实践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方式,比较MDT模式下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试验组)和传统教学方式(对照组)在医学影像学本科生专业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差异,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MDT模式下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接受和满意MDT模式下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各项指标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MDT模式下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张娅 谭静 艾丛慧 金雁 张荟美 李苗苗 王洪波 丁莹莹关键词:MDT 医学影像学 实习教学 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应重视和完善科研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 2012年 在医学教育中,导师应从对科学问题的提出、科研管理、临床教学工作、思想交流等方面重视和完善对研究生的培养,从而实现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等方面的迅速提升。 廖承德 王光顺 李卓琳 谭静 丁莹莹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医学教育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CT和MRI在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结果:瘤体发生于四肢8例,躯干12例,直径2.5~17.0cm,CT平扫与肌肉对比呈等密度者14例,稍高密度者6例,多数呈渐进性强化,强化不均。瘤体在MRI T1WI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信号不均,T1WI增强明显强化,肿瘤多沿肌纤维生长,2例MRI可见病灶周围水肿表现,3例侵犯邻近骨质。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增强CT和MRI对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在显示病灶向周围浸润程度及类型、判断疗效及术后复发方面优于CT。 王关顺 谭静 封俊关键词:硬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甲状腺乳头状癌16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在16层螺旋CT影像上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16层螺旋CT征象,并对征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单叶发病95例(77.24%),双叶15例(12.20%),峡部13例(10.57%)。98例(79.67%)甲状腺乳头状癌平扫为低密度,余25例(20.33%)表现为等密度。21例(17.07%)有沙粒样钙化,38例(30.89%)有斑块样钙化。91例(73.98%)表现为中等度强化,但强化欠均匀,余32例(26.02%)表现为明显强化,但强化欠均匀。增强后101例(82.11%)表现为病灶边缘规整、清晰,22例(17.88%)病灶不规则。80例(65.04%)与周围组织关系清楚,43例(34.96%)与周围组织关系不清楚。75例(60.98%)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表现为甲状腺实质内3cm以下低密度,边缘清楚,中等度或中等度以上欠均匀强化的结节病变。 高德培 谭静 封俊 李卓琳 杨光军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非消化道恶性肿瘤肝脏转移癌CT影像分析 2004年 高德培 丁莹莹 谭静 李鵾关键词:转移癌 肝脏 恶性肿瘤 多层螺旋CT对鼻咽癌2008 T分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鼻咽癌的2008T分期优势及价值。方法对15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获得的轴位图像和冠矢状图像进行多角度分析,判断鼻咽癌肿瘤对周围组织结构侵犯程度及CT影像T分期,并与2008鼻咽癌临床T分期对比。结果 CT影像T分期:T1期35例,占23.3%;T2期42例,占28%;T3期53例,占35.3%;T4期20例,占13.3%。2008鼻咽癌临床T分期:T1期35例,占23.3%;T2期40例,占26.7%;T3期55例,占36.7%;T4期20例,占13.3%.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仍然可以作为鼻咽癌2008T分期的重要影像检查手段。 高德培 李卓琳 封俊 谭静 杨光军关键词:鼻咽癌 多层螺旋CT T分期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附5例报告)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E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影像表现进行探讨。其中4例行CT平扫及增强,1例行MR平扫及增强。结果:5例病灶均为单发。病变位于中下腹肠系膜区2例,右下腹肠系膜区、左中上腹肠系膜区及盆腔各1例。肿块最大横断面平均7.6 cm×9.6 cm。2例肿块呈类圆形,1例呈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有分叶。肿块均边界清楚。4例密度不均,其内可见液化坏死区;1例密度大致均匀。增强动脉期4例病灶表现边缘索条状或血管样强化,实质期实性成分进一步明显强化,CT值较平扫升高48~96 HU。结论:EGIST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及影像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封俊 丁莹莹 高德培 谭静关键词:腹部肿瘤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