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7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砂岩敏感识别因子的建立及直接提取方法被引量:7
- 2019年
- 大量文献证明敏感识别因子已成功用于储层的岩性、流体、岩石脆性等的预测,但研究砂岩敏感识别因子的建立及直接提取方法相对较少。为此,根据黄珏地区浅层砂岩纵、横波速度相对较高、密度较低情况,设计砂岩敏感识别因子SF4,避免了大部分常规岩性识别因子(速度与密度乘积形式)预测的砂、泥岩数值重叠现象;为避免二次计算产生的累计误差,推导了包含砂岩敏感识别因子的AVO近似式,引入低频软约束项补偿反演的低频信息,结合Downton的参数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去相关思路,利用贝叶斯参数反演方法直接估算该因子。数值试验与实际应用均证明了砂岩敏感识别因子建立与直接提取方法效果较好。
- 高刚杨亚华赵彬段宏亮王晓阳魏亚斋
- 关键词:岩性识别
- 基于示点性过程模拟的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建模方法被引量:17
- 2011年
- 在深埋藏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中,裂缝既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又是重要的渗流通道,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到油气藏聚集规模和单井产能大小,但该类油藏埋藏深、经多期构造作用和岩溶作用改造的特点使储层内裂缝分布规律极为复杂,裂缝识别和预测难度大,裂缝空间分布和属性参数表征困难。本文根据示点性过程模拟理论,提出基于示点性过程模拟的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建模方法,并以塔河油田X区裂缝型油藏为例,利用蚂蚁体属性数据约束单井裂缝密度插值得到裂缝密度分布模型,进而在裂缝产状统计数据和裂缝密度分布模型的约束下,建立了研究区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直观刻画了油藏内裂缝网络的空间形态和结构,为准确描述裂缝系统的连通性、非均质性及渗流行为提供有效的地质模型,丰富了储层建模方法研究,对有效开发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赵彬侯加根刘钰铭段冬平
- 关键词: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
- 东海地区低渗-致密储层含水饱和度定量评价方法被引量:5
- 2019年
- 东海地区低渗-致密储层的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物性非均质性强,储层含水饱和度的准确计算一直是该类储层测井评价中的难点。提出了2种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一是基于岩心三维纳米CT扫描实验的变m值计算方法,根据数字岩心样品连通孔隙度与胶结指数m理论值,回归拟合出随孔隙度变化的变m值计算公式,建立数字岩心变m值西门度模型求取储层含水饱和度;二是利用核磁测井资料或RC50与渗透率的相关关系式得到RC50的值,进而通过地层因素F与RC50的负相关关系及地层因素F与储层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求取储层含水饱和度。以东海地区X凹陷Y区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实际井为例,分析了本文提出的2种模型和定m值西门度模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密闭取心饱和度更加匹配,说明本文模型更加适用于东海地区低渗-致密储层。
- 刘建新胡文亮高楚桥赵彬付焱鑫罗健何玉春魏晓晗
- 关键词:含水饱和度
- 哥伦比亚Velasquez油田始新统Guaduas组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了查明Velasquez油田剩余油分布,挖掘剩余油潜力,对研究区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根据岩芯观察,对构造特征、岩性特征、粒度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预测砂体厚度,并以此对沉积微相展布进行分析,讨论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8-45断块区Guaduas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并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2个亚相和辫状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支流间湾6个微相;Guaduas组沉积时期经历了湖平面升—降—升的演化;研究区油层水淹程度和剩余油分布明显受沉积微相制约,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顶部、河口坝侧缘、席状砂砂体沉积区剩余油相对富集,是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的主体。
- 赵彬侯加根张国一陈诗望刘钰铭
- 关键词:沉积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剩余油分布
- 基于层次分解、主成分分析和高斯混合模型的火成岩岩性识别——以惠州26洼古潜山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火成岩油气成藏规律复杂,受到火山运动、强构造运动以及风化剥蚀等叠加影响,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复杂多样,非均质性极强,采用常规岩性识别方法难以一次性将所有岩性准确识别。借鉴层次分解思路,以惠州26洼古潜山为例,提出了一种火成岩岩性测井识别分类方法:综合考虑火成岩地质分类原则和测井响应特征来确定岩性识别层级,基于这种层次性的分类原则,在每一层次定量优选岩性识别敏感参数,建立研究区岩性识别优选层级;在明确岩性识别优选层级的基础上,逐级逐次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高斯混合模型(GMM)对岩性进行判别并确定其计算函数,建立分级优选岩性识别模型,最终达到整体岩性区分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辉绿岩和闪长岩识别正确率分别为87.31%和84.32%,未分级未优选辉绿岩和闪长岩识别正确率为60.45%和54.88%,分级未优选其岩性识别正确率为69.61%和67.04%,有效提高了研究区的复杂岩性识别精度。该方法的提出对提高火成岩岩性识别精度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研究区古潜山火成岩岩性精确识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 高楚桥詹旺赵彬程鑫财
- 关键词:火成岩岩性识别主成分分析高斯混合模型
- 大港油田西58-8稀井网区河道砂体预测被引量:3
- 2011年
- 应用整合地震、各种微相定量参数与地质统计学相结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对大港油田西58-8稀井网区河道砂体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处于同一沉积体系的紧邻的老油田密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定量表征参数可以作为稀井网区砂体预测的约束参数;地震资料预测的复合河道级别砂体分布范围可作为单河道砂体预测的最大外边界;在最大外边界及微相定量表征参数的约束下,采取示性点过程算法模拟单砂层级别沉积微相三维分布,以此为基础的'相控'模拟可以提高单河道砂体三维分布预测精度。
- 张国一侯加根刘钰铭赵彬
- 关键词:大港油田明化镇组河道砂体三维地质模型
- 测井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测井生产实习是勘查与技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总结了测井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分析了目前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了提高实习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 刘军锋赵彬贺昌明
- 关键词:测井教学改革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应用被引量:16
- 2011年
- 开展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对刻画缝洞储集体的空间分布、定量表征溶洞型储层非均质性以及精确计算该类油藏油气储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属于改造型储层,埋藏深、储层分布规律复杂、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多变等特点造成储层三维空间描述极为困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垂向岩溶分带、平面地貌分区"的岩溶相控建模思路,以井孔识别溶洞数据作为确定性数据,波阻抗数据与溶洞发育概率相关关系作为井间约束数据,使用具有趋势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溶洞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最后以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溶洞型储层为例,对提出的溶洞型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进行应用与验证,证明了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赵彬侯加根刘钰铭
-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塔河油田
-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多类多尺度建模方法研究:以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油藏为例被引量:70
- 2012年
-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历经多期构造运动以及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形态极不规则且随机分布,导致储层三维空间描述困难,现有的碎屑岩储层建模方法难以直接借鉴。文中提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应该按照大型洞穴、溶蚀孔洞、大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的"多类多尺度建模"的基本思路。以钻井和地震识别成果作为大型洞穴确定性数据,以地震波阻抗的大型洞穴发育概率体作为井间约束数据,在垂向岩溶分带和平面古地貌分区的岩溶相控下,采用具有趋势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大型洞穴离散分布模型;以大型洞穴分布作为"相控"约束条件,以井孔解释的溶蚀孔洞作为硬数据,采用序贯指示模拟算法,建立溶蚀孔洞随机分布模型;根据蚂蚁体地震属性自动拾取的断裂信息,人机交互补充和修正地震解释断层数据,建立确定性的大尺度裂缝离散分布模型;基于大尺度裂缝离散分布模型建立井间裂缝发育概率体,根据井孔裂缝密度、裂缝产状,结合退火模拟和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模拟方法,建立小尺度裂缝离散分布模型。以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缝洞型油藏为例,建立研究区缝洞型储集体空间展布模型,再现缝洞型储层的结构形态。
- 侯加根马晓强刘钰铭赵彬
-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溶洞储层建模
- 数字岩心建模方法及应用综述被引量:4
- 2017年
- 实际取样的岩心,实验耗时长,且由于很多岩石实验对岩心有一定损害,必然给下一个实验带来困难和误差。由于数字岩心是对实际岩样的数值模拟,所以数字岩心模型可以替代实际岩心用于研究储层的微观因素。这不仅克服了实际取心困难、样本少的难题,更解决了同一岩心数据多样性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岩心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完善,数字岩心模型的建立也有了更多的方法与应用。各种方法有其优缺点,在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选取合适的方法获取模型。综合国内外的发展提出今后数字岩心技术发展趋势。
- 郑启斌高楚桥赵彬
- 关键词:数字岩心岩石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