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小霞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中药
  • 9篇用药
  • 8篇合理用药
  • 6篇饮片
  • 6篇中药饮片
  • 4篇菊苣
  • 3篇肥胖
  • 3篇腹型
  • 3篇腹型肥胖
  • 2篇一测多评
  • 2篇医保
  • 2篇医保目录
  • 2篇制剂
  • 2篇尿酸
  • 2篇谱效关系
  • 2篇鹌鹑
  • 2篇类中药
  • 1篇血尿酸
  • 1篇氧嗪酸钾
  • 1篇药品

机构

  • 17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张冰
  • 17篇孙小霞
  • 14篇林志健
  • 10篇张晓朦
  • 8篇朱春胜
  • 8篇王雨
  • 7篇牛红娟
  • 6篇王雪洁
  • 6篇周月
  • 3篇王红坡
  • 3篇李凡
  • 2篇肖明良
  • 2篇董百惠
  • 2篇杨雪
  • 2篇周伟龙
  • 1篇蔡萌
  • 1篇赵天宇
  • 1篇李昂

传媒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中药外治历史沿革的安全用药探析被引量:9
2015年
中药外治具有应用方便、安全程度高等优势,但仍有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整理有关中药外治的历代医学及本草文献,对古今文献中的中药外治及其体现出的安全用药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结果表明,在中药外治萌芽的夏商周时期,医家即对中药外治有了安全应用认识。在中药外治理论形成的秦汉时期,安全用药思想初步形成,至快速发展的宋金元时期及明清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时期,中药外治过程无不结合安全用药内容。通过梳理中药外治的历史沿革并对其体现出的安全用药内容进行探析,旨在为中药临床外用的药物警戒提供参考。
牛红娟张冰林志健周月张晓朦孙小霞
关键词:中药外治安全用药历史沿革
解表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旨在通过对解表类中药饮片安全事件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收集和整理解表类中药饮片的ADR/ADE报道文献,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索解表类中药饮片36味,共收集到ADR/ADE文献报道85篇,病例341例,涉及ADR/ADE的中药饮片为20味(55.56%),损害人体多个器官及系统。分析可知,导致发生ADR/ADE的主要原因有剂量过大、个体差异、误用滥用、毒性药物使用不当、配伍不当等。结论:警戒解表类中药饮片导致安全事件的原因多样。文章提出解表类中药饮片的警戒措施,为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孙小霞张冰林志健王雨张晓朦朱春胜
关键词:中药饮片
补虚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梳理补虚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分析其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补虚类饮片的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收集和整理79味补虚类饮片的ADR/ADE文献,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饮片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补虚类饮片ADR/ADE的文献报道261篇,案例932例,涉及ADR/ADE的饮片有38味,占补虚类饮片数的48.10%。分析可见,补虚类饮片ADR/ADE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自行用药、剂量过大、长期用药、个体差异等,且损害人体多个器官及系统。结论:补虚类饮片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加强补虚类饮片的用药安全和警戒,对提高该类饮片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孙小霞张冰张晓朦
关键词:中药饮片合理用药
菊苣治疗腹型肥胖的谱效学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菊苣治疗腹型肥胖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嘌呤饮食诱导鹌鹑腹型肥胖,并给予菊苣提取物,获得各产地降腹脂药效;采用HPLC色谱法建立各产地菊苣的指纹图谱,获得各产地的指纹图谱信息,并采用相关分析法构建二者的谱效关系,筛选出活性特征峰。在此基础上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活性特征峰的化学结构进行辨识。结果:相关系数显示峰1、7、8与降腹脂药效关系密切,质谱数据显示峰1、7、8化学结构分别为秦皮甲素、异绿原酸A、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结论:秦皮甲素、异绿原酸A、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可能为菊苣治疗腹型肥胖的药效物质基础。
朱春胜林志健张冰王雪洁牛红娟王红坡聂安政王雨孙小霞周月
关键词:菊苣腹型肥胖谱效关系
1109所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及呈报情况调研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认知程度和呈报情况,探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ADR呈报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9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受访者的基本资料、受访者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认知、ADR呈报及获得的反馈隋况。将回收的调查问卷信息进行分类、归纳、统计与分析。结果发放问卷1109份,回收率100%。在被调查的基层医务人员中,西医执业者占53.02%;中医执业者占13.44%;中西医结合执业者占29.76%,具有中专或大专学历者占86.3%。有428个基层医疗机构呈报过ADR,占总数的38.59%。有69.79%的基层医疗机构能正确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70.87%的机构能正确区分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但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仅占10.82%。有68.71%的基层医疗机构不了解ADR呈报要求。另外有ADR呈报奖励可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呈报ADR。结论有相当比例的基层医疗机构对ADR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对ADR呈报方式及流程了解不足。对ADR呈报进行奖金奖励有助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ADR呈报的积极性。有必要对基层医疗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ADR认知及呈报的培训,并采取—定帮助和奖励措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更好的呈报ADR。
李昂张冰张晓朦孙小霞杨雪李凡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
消食类中药饮片的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梳理消食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阐明其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原因及特点,提出消食类饮片的合理用药与药物警戒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和整理12味消食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中药饮片ADR/ADE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到消食类饮片安全问题的文献报道50篇,案例595例,涉及不良反应的饮片有5味,占消食类饮片数41.67%。其中,消食类饮片ADR/ADE的临床表现以A型为主,消化系统损害较多;引发ADR/ADE的因素主要是超剂量用药、个体差异等。结论:消食类饮片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加强消食类饮片的用药警戒,对提高该类饮片的安全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孙小霞张冰林志健张晓朦李凡赵天宇
关键词:中药饮片合理用药
氧嗪酸钾联合酵母对SD大鼠尿酸生成和排泄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氧嗪酸钾联合酵母对大鼠血尿酸(UA)水平及UA生成、排泄和肾功能的影响,探讨氧嗪酸钾联合酵母诱导大鼠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特点。方法 SD大鼠分别给予酵母膏21 g·kg^(-1)+氧嗪酸钾100,200和300 mg·kg^(-1),每日1次,连续35 d。分别于第14,28和35天检测血清UA、肌酐(CRE)和尿素氮(BUN)水平及腺苷脱氨酶(ADA)、黄嘌呤氧化酶(XOD)和鸟嘌呤脱氨酶(Gu Da)活性,第28天检测尿液UA、CRE、BUN和尿蛋白水平与尿比重、尿量并计算UA排泄量和UA清除率,第35天处死大鼠取右肾称重并计算肾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第14,28和35天3个给药组血U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第35天3个给药组血CR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第14天酵母膏21 g·kg^(-1)+氧嗪酸钾100和300 mg·kg^(-1)组A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第14和28天酵母膏21 g·kg^(-1)+氧嗪酸钾200 mg·kg^(-1)组ADA活性水平显著降低(P<0.01);第14和28天酵母膏21 g·kg^(-1)+氧嗪酸钾300 mg·kg^(-1)组XOD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第28天3个给药组UA排泄量和UA清除率显著降低(P<0.05,P<0.01);第35天3个给药组肾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酵母膏联合氧嗪酸钾使大鼠血清UA水平升高,可能与XOD和ADA活性变化及肾UA排泄障碍有关,UA排泄障碍的发生可能与肾功能的变化有关。
聂安政林志健王雨周月孙小霞李凡蔡萌周伟龙张冰
关键词:酵母氧嗪酸钾血尿酸尿酸排泄
谱效整合一测多评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谱效学研究可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提供思路和方法,而一测多评技术能实现中药多成分定量和多指标质量评价,故两者在中药活性筛选和质量评价领域有着较好的发展。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将谱效学和一测多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谱效整合一测多评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从而对中药有效成分加以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探讨其优势与不足,展望其未来前景,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朱春胜林志健张冰王雪洁牛红娟孙小霞
关键词:中药
一测多评法测定菊苣中绿原酸、秦皮乙素、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A的量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建立菊苣Cichorium intybus中绿原酸、秦皮乙素、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A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以秦皮乙素为内参物,分别建立绿原酸、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A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绿原酸、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A量的计算(计算法),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菊苣中4种成分的量(实测法),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差异性,验证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适用性和重复性。结果 8批菊苣中绿原酸、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A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实验建立的菊苣中绿原酸、秦皮乙素、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A的一测多评法准确性、可行性、重复性好。结论一测多评法测定菊苣中绿原酸、秦皮乙素、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A的质量评价模式得到了验证,可用于菊苣药材的质量控制。
朱春胜林志健牛红娟王雪洁王红坡孙小霞王雨周月聂安政肖明良张冰
关键词:一测多评菊苣绿原酸秦皮乙素
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系统梳理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阐释并分析该类饮片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合理用药及药物警戒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收集和整理7味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的ADR/ADE文献报道,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饮片引发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安全事件报道56篇,病例492例,涉及ADR/ADE的饮片共6味,占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总数的85.71%。分析可见,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ADR/ADE的临床表现涉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误用、剂量过大、长期用药、个体差异、给药途径不当等。结论: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发生安全问题多见于硼砂、轻粉、砒石。加强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的用药警戒,对提高该类饮片的安全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孙小霞张冰张晓朦
关键词:中药饮片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