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花

作品数:11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影响因素
  • 3篇甘南高原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城镇化
  • 1篇大中型超市
  • 1篇多尺度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社会
  • 1篇生长季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时空分异
  • 1篇时滞效应

机构

  • 11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李花
  • 9篇王伟军
  • 8篇赵雪雁
  • 3篇薛冰
  • 3篇张志斌
  • 3篇万文玉
  • 1篇张翠翠
  • 1篇张明军
  • 1篇李巍
  • 1篇刘雪春

传媒

  • 2篇经济地理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脆弱性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21年
在梳理社会脆弱性概念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城市化、旅游发展、健康、环境污染及公共安全等扰动视角出发,对其影响下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未来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键问题。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但社会脆弱性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尚无统一定论;研究内容多关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扰动下的社会脆弱性分析,对城市化、旅游发展、健康、环境污染和公共安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关注较少;研究主题聚焦于社会脆弱性测评、社会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探究等方面,对社会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社会脆弱性的适应策略及调控路径、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监测及协同效应和尺度效应等主题涉猎不足。未来需重点开展社会脆弱性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形成机理、社会脆弱性的跨尺度研究、多重压力下的社会脆弱性过程和演化规律、社会脆弱性的情景模拟与调控路径以及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等问题的综合研究。
李花李花赵雪雁
兰州市主城区酒店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7年
结合ArcGIS软件的核密度、反距离加权等方法,揭示了兰州市主城区酒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整体上,兰州市主城区酒店分布极不均衡,城关区最多(占68.3%),西固区最少(占6.4%);空间上呈"东密西疏"和"多中心组团"的分布特征;类型上四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差异最大,二星级以下及经济型最小.具体而言,五星级酒店呈点状分布、四星级酒店则以簇状分布为主、三星级酒店呈串珠状分布、二星级以下及经济型酒店具有明显的片状分布特征;城市形态、交通网络、土地价格、功能分区是影响酒店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刘雪春张志斌张翠翠李花
关键词:酒店影响因素
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20年
开展社会固有脆弱性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区域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更有助于寻求提高社会系统适应能力的恰当策略。通过构建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在分析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识别了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甘南高原乡村社会固有脆弱性呈"梭型"分异,其中,高、中、低脆弱性乡镇分别占18.95%、47.37%、33.68%。②社会固有脆弱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高山峡谷区-山地丘陵区-山原区,社会固有脆弱性趋于增加;同时,随着少数民族聚居度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升高,社会固有脆弱性趋于降低。③社会固有脆弱性在空间上呈"北高南低"的不均衡分布,敏感性呈"中间高四周低"的集聚分布,适应能力呈相对均衡的"碎片化"分布。④气温、生育结构、民族结构、住房安全性、社会弱势群体比重、经济条件、信息可得性和参保比例是影响社会固有脆弱性的关键因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花赵雪雁王伟军李巍
关键词:敏感性甘南高原
基于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9年
工业污染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社会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已引起全球视野的高度关注。采用变异系数、泰勒指数、EDSA及SDM模型等方法,从大区-城市群-城市尺度探析了中国城市工业污染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结果发现:①2005-2015年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指数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污染差异逐趋增大;大区、城市群、城市尺度的工业污染指数分别呈现"东高西低、集群化、级差化"特征,且各尺度污染差异显著;工业污染重心偏向东部并呈现南移态势。②中国城市工业污染类型转移由简单转移过渡为复杂转移;大区保持"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污染格局不变;城市群污染呈现由北向南、由内向外跃迁格局;城市污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缩减、碎片化向集中分布格局,且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③各尺度工业污染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对3个尺度工业污染均有显著影响,人口密度、能源强度和环境管制强度对大区和城市尺度工业污染影响显著,工业发展水平和外资水平仅对大区尺度工业污染产生显著影响,而科技水平对3个尺度的工业污染均未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降低城市工业污染排放的对策建议。
李花赵雪雁王伟军薛冰
关键词:多尺度工业污染时空分异影响因素
甘南高原农户对极端天气的适应障碍及适应意向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入户调查数据,探讨了甘南高原农户对极端天气的适应障碍,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适应障碍对农户适应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甘南高原农户面临的规范性障碍最严重,信息技术障碍次之,再次为制度障碍和认知障碍。不同生计农户面临的适应障碍存在差异,其中,纯农户主要面临信息技术障碍,兼业户和非农户则主要面临规范性障碍。(2)纯农户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意向主要受认知障碍、信息准确性障碍、适应策略选择时机障碍、政策激励障碍和牲畜拥有量的影响,兼业户主要受认知障碍、技术服务障碍、政策激励障碍影响,非农户主要受认知障碍、资源获取性障碍影响。除适应策略选择时机障碍外,其余适应障碍越小,不同生计农户的积极适应意向均越强。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户适应障碍的对策建议。
王伟军赵雪雁万文玉李花薛冰
关键词:农户甘南高原
兰州市大中型超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4
2016年
以兰州市为例,依据空间区位理论、商圈理论等为指导,借助Arc GIS10.2、Geo Da软件,基于多变量视角综合运用反距离空间插值、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从空间布局、内部差异、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来揭示兰州市大中型超市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兰州市超市总体呈"西疏东密"的不均衡特征;内部差异较大且不同规模超市的分布特征不同;与人口的空间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强;呈明显的商业中心趋向性;与城市地价耦合关系也较为显著。
李花张志斌王伟军
关键词:大中型超市影响因素
兰州市人居环境与住宅价格空间特征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0
2018年
从城市居民视角出发,构建影响城市人居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选取设施完善度、出行便捷度、居住安全度、环境健康度、景观优美度和居民归属感6个一级指标和27个分指标,建立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模型。利用ARC/INFO平台,将兰州市主城区划分为83个评价单元,对人居环境空间特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579个商品楼盘,借助地理信息统计软件Surfer8.0,生成房价等高线图,刻画其空间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定量评价人居环境与住宅价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兰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并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从各行政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在一些发展热点地区出现'绅士化'与'老街坊'的分化;(2)兰州市住宅价格呈由东向西递减态势,且在各商业中心地带最高,由此向周边递减,在城市边缘地带出现'高档社区'与'城中村'相互毗邻的现象。(3)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人居环境满意度高的地方,相应的住宅价格也高,住宅价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公共服务、交通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张志斌巨继龙李花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住宅价格满意度评价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公众的水资源感知及节水意向——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被引量:19
2019年
缺水已成为困扰干旱区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理解公众的水资源感知、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对缓解干旱区水资源危机和制定科学有效的节水政策至关重要。文章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构建了微观视角下公众节水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河西走廊地区的公众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对水资源变化及其影响的感知,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公众节水意向的关键因素及其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公众对水资源量变化的感知较为强烈,超过80%的公众已感知到水资源量有所减少,而对水资源变化影响的感知和水资源紧缺程度的感知则相对较弱。②三大流域公众的水资源感知存在差异,其中石羊河流域公众对水资源变化影响的感知显著高于疏勒河流域和黑河流域。③三大流域公众的节水意向普遍较弱,仅有约10%的公众表现出强烈的节水意向。④公众的节水意向除了受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跨流域调水和水资源统一管理必要性认知等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受访者性别、年龄、家庭年收入等因子与水资源紧缺度感知、水资源变化影响感知等因子和节水政策满意度、跨流域调水必要性认知、水价政策满意度等因子间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大节水、用水政策宣传力度,普及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相关知识,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继续实行阶梯式水价政策,科学分配和合理规划内陆河上、中、下游水资源配额及"三生"用水比例等措施来激发公众节水意向,从而实现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王伟军赵雪雁张明军李花兰海霞石育中
关键词:公众
2000—2014年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3
2016年
基于2000—2014年MODIS NDVI数据,分析了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格局,并结合同期气温、降水数据及物候信息,从不同时空尺度和植被类型分析了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年、月际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甘南高原2000—2014年年均温和降水均呈波动上升趋势(0.04℃·a^(-1),4.7 mm·a^(-1)),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年均温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近15年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平均植被覆盖度为77.5%,其中,森林覆盖度最高(77.8%),高山亚高山草地覆盖度最低(60.3%);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0.32%·a^(-1)。其中,坡面草地增加趋势显著,为1.04%·a^(-1),平原草地次之,为0.47%·a^(-1),高山亚高山草甸为0.19%·a^(-1),森林仅为0.10%·a^(-1),而沼泽湿地和高山亚高山草地覆盖度呈下降趋势(-0.03%·a^(-1)、-0.06%·a^(-1));从年际变化来看,植被覆盖度与气温和降水均呈不显著正相关(R=0.45,R=0.21);从不同类型植被来看,高山亚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草地、平原草地、坡面草地和沼泽湿地覆盖度受气温影响较大,森林覆盖度受降水影响较大;从月际变化来看,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对降水的滞后效应主要表现在植被生长初期和末期,对气温的滞后效应主要表现在关键生长期,且对降水的滞后效应优于气温。
王伟军赵雪雁万文玉李花薛冰
关键词:甘南高原植被覆盖度气温降水时滞效应
黄河中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被引量:60
2021年
城镇化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厘清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可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2000—2018年黄河中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二者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8年间,黄河中游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提高72.24%,空间分布总体呈"南高北低"、以经济发达县区或城市群为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粮食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服务量均呈增加趋势,且呈不同的空间分布态势;粮食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服务与综合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汾渭平原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较低,而经济发达县区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较高。
赵雪雁杜昱璇李花王伟军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系统服务黄河中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