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锐

作品数:24 被引量:17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7篇血管内皮
  • 7篇血管内皮生长...
  • 7篇胃癌
  • 7篇内皮
  • 7篇内皮生长因子
  • 5篇蛋白
  • 5篇脂肪
  • 5篇脂肪性
  • 5篇脂肪性肝病
  • 5篇黏膜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 5篇酒精性脂肪性...
  • 5篇非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肝病

机构

  • 24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24篇王锐
  • 12篇宋征宇
  • 10篇李多
  • 9篇高会斌
  • 7篇于永强
  • 6篇吴娜
  • 5篇孙剑经
  • 5篇陈文婷
  • 5篇彭昭
  • 4篇齐维娟
  • 3篇杨婕琳
  • 3篇崔利军
  • 2篇翟明慧
  • 1篇高咏梅
  • 1篇李多
  • 1篇岳秉宏
  • 1篇杜三军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肝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靶向治疗在胃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已知最强的刺激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其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在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以VEGF受体和VEGF传导通路中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药物研究在胃癌治疗中有较大进展,是分子靶向治疗的热点。
王锐高会斌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胃癌靶向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上皮型黏附素和胸苷激酶1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E-cad)、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经胃黏膜活检确定为胃癌前病变组织和胃癌手术标本103例为研究对象,按病理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63例),其中对照组为胃癌前病变患者,是由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病变而成,研究组为胃癌患者。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中TK1的表达水平、VEGF、E-cad的阳性表达率,以及VEGF、E-cad和TK1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TK1表达水平为(2.62±1.09)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0.87)pmol/L(P<0.05);研究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cad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EGF、E-cad、TK1联合检测对胃癌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与TK1呈正相关(P<0.05),与E-cad呈负相关(P<0.05),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与TK1和VEGF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VEGF和TK1表达均升高,E-cad表达降低。VEGF、E-cad、TK1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
王锐宋征宇孙剑经陈文婷吴娜高会斌彭昭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胸苷激酶1胃癌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对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患者复发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分析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对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SMT)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92例贲门周围SMT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予以STE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两组均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术前、术后1周生活质量、睡眠情况、炎症指标、免疫指标,术后1周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剥离速度更快(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全血CD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两组生活质量核心46问卷调查(QLQ-C46)、卡式评分(KPS),全血CD4^(+)、CD4^(+)/CD8^(+)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 <0.05)。术后1周,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P <0.05),术后1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贲门周围SMT接受STER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改善围术期指标,提高生活质量、睡眠情况,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且未增加复发情况。
王锐李多彭昭崔利军张翔樊凯丽吴文燕
胃黏膜肠化生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胃黏膜肠化生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 318例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肠化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肠化生多发生于50~70岁年龄;男性多于女性;胃内分布:贲门及胃底部占13.3%、胃体大弯侧8.7%、胃体小弯侧27.6%、胃体前壁10.5%、胃体后壁9.1%、胃窦30.8%;轻、中、重度肠化所占比例分别为76.8%、18.0%、5.3%;病理检查肠化生常伴有萎缩及非典型增生,其中单纯肠化病变占32.8%,伴有萎缩的占64.9%,伴有非典型增生的占5.8%;内镜描述常为黏膜发红、糜烂、溃疡、痘疹样隆起,所占比例分别为38.8%、32.3%、12.7%、18.7%。肠化生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82.67%,高于非肠化生患者(P〈0.05);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重叠,上腹不适占16.9%、上腹痛18.9%、反酸烧心8.7%、腹胀14.9%、食欲不振13.9%,其他37.4%。[结论]肠化生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严格的内镜评估以及病理活检对提高肠化生的诊断率尤为重要。
王锐陈文婷宋征宇
关键词:肠化生内窥镜检查病理
VEGF在胃癌中表达及其对胃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VEGF在胃黏膜非癌组织和胃癌中的表达变化、意义及VEGF与胃癌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在40例慢性胃炎组,60例肠化生组,60例非典型增生及60例胃癌中表达的变化情况和对患者临床情况随访,并对其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在慢性胃炎,肠化生,非典型增生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低于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癌的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随访发现术后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VEGF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表达随着病变发展呈上升趋势,与胃癌的转移和浸润深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尚不能作为预测复发的有效指标。
王锐宋征宇于永强李多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胃癌免疫组化预后
胃癌组织RRBP1、LAMB3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内质网核糖体结合蛋白1(RRBP1)、层粘连蛋白亚基β3(LAMB3)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73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RBP1和LAMB3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RRBP1和LAMB3的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生存曲线分析胃癌组织中RRBP1和LAMB3的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RRBP1和LAMB3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为低或未分化、浸润深度为T_(3)~T_(4)、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RRBP1 mRNA表达水平更高(P<0.05);分化程度为低或未分化、浸润深度为T_(3)~T_(4)、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LAMB3 mRNA表达水平更高(P<0.05)。RRBP1高表达组和LAMB3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低于RRBP1低表达组和LAMB3低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RBP1 mRNA高表达、LAMB3 mRNA高表达、低或未分化程度、T_(3)~T_(4)浸润深度和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RBP1和LAMB3 mRN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张泽天杨婕琳吴娜王锐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糖尿病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是否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有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78例,按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帕金森病伴糖尿病亚组和单纯帕金森病亚组,单纯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人组前给予PD NMS30(NMSQuest)问卷评分,常规治疗1年后再次评分。结果 人组时帕金森病组平均评分(19.3±1.8)分,糖尿病组平均评分(11.2±3.8)分;帕金森病组平均评分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t=12.056,P<0.05)。1年后,帕金森病组评分(23.3±2.5)分,糖尿病组评分(10.4±5.1)分,帕金森组平均评分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t=14.216,P<0.05)。人组时帕金森病伴糖尿病亚组平均评分(20.3±1.8)分,单纯帕金森病亚组平均评分(16.5±3.0)分。帕金森伴糖尿病组平均评分高于帕金森病亚组,差异有显著性(t=6.783,P<0.05)。1年后,帕金森病伴糖尿病亚组评分(27.3±1.4)分,单纯帕金森病亚组评分(20.8±7.1)分,帕金森病伴糖尿病亚组平均评分高于单纯帕金森病亚组,差异有显著性(t=5.537,P<0.05)。帕金森病伴糖尿病亚组第二次评分在体现痴呆、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多项指标与单纯帕金森病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帕金森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痴呆、抑郁焦虑及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糖尿病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有影响。
宋征宇王锐岳秉宏
关键词:糖尿病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脑卒中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脑卒中Essen评分的关系,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107例,其中伴有NAFLD者55例为NAFLD组,不伴有NAFLD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血脂、血糖、尿酸、肝肾功能、腹部CT并给予Essen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TOAST分型、NHI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尿酸差异无显著性,Essen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吸烟、周围血管病差异有显著性,而其他心脏病和既往短暂性脑缺血或缺血性卒中差异无显著性。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影像学的脂肪肝严重程度和Essen评分数值呈正相关性(r=0.237)。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Essen评分有正相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能和脑卒中复发有关联,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脑卒中患者复发概率可能更高。
王锐宋征宇李多高咏梅吴娜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脑卒中复发
促甲状腺素与脑卒中后疲劳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疲劳(PSF)与促甲状腺素(TSH)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于入院第14日及6月后分别检测体内TSH水平,同时,应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对PSF进行评价。根据评分结果,伴有PSF者为PSF组,不伴有PSF者为对照组。对2组数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入院第14天和6月,对照组和PSF组的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F组TSH值与FSS值呈正相关(r=0.741,P<0.05;r=0.61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促甲状腺素与PSF有相关性,对其发生可能有影响。
宋征宇王锐
关键词:脑梗死促甲状腺素
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被引量:89
2018年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将80例HP阳性老年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用枳术宽中胶囊替代胶体果胶铋。7 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停药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测算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IL-8和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14、9、7、10例和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1个月观察组35例(87.5%)、对照组32例(80.0%)HP根除,停药1个月两组HP根除率相比,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以口干、口苦、恶心、大便干结、便秘、大便颜色变黑等症状为主,且患者都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5例(12.5%)、对照组13例(32.5%)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患者CRP、IL-8和TGF-β1水平比治疗前下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8和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HP阳性老年CAG疗效由于标准四联疗法。
李多王锐于永强齐维娟高会斌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