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昌盛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3篇历史地理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西夏文
  • 4篇藏传
  • 3篇仪轨
  • 2篇地名
  • 2篇吉祥
  • 2篇佛经
  • 1篇对勘
  • 1篇修持
  • 1篇译注
  • 1篇音韵
  • 1篇石刻
  • 1篇事迹
  • 1篇首领
  • 1篇题记
  • 1篇论藏
  • 1篇摩崖
  • 1篇摩崖石刻
  • 1篇勘误
  • 1篇考古
  • 1篇考释

机构

  • 8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篇孙昌盛
  • 1篇张文立

传媒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西夏学
  • 1篇西藏研究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西夏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西夏文藏传佛经《本续》中的古代印藏地名及相关问题
2015年
西夏文藏传佛经《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简称《本续》)胜乐金刚本尊坛城身语意三轮中存在二十多处西夏语音译词。通过与藏文、梵文和汉语之间的审音勘同,这些译词是古代印藏地名,即密教二十四处圣地,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可勘同中原汉文文献译名;《本续》中二十四处地名分别与人体二十四部位对应,是指藏传密教修法中的二十四域脉,即修行者的"气"通过各脉分流于人体不同的部位;《本续》音译地名中有大小字之分,这些小字不仅是用来比定西夏语中没有的梵藏语复辅音,也用来比定西夏语中没有的梵语双元音。
孙昌盛
关键词:音韵
灵武回民巷西夏摩崖石刻被引量:1
2017年
宁夏灵武市回民巷村北山上发现一处西夏天庆八年(1201年)的摩崖石刻,有线刻碑、佛塔、西夏文石刻、汉文石刻等内容,特别是西夏文石刻,记载了回民巷摩崖石刻开凿时间、缘起、内容以及参与开凿石刻的人员等。石刻文字风化剥落严重,残存内容不多,但它对于研究西夏佛教、西夏社会生活具有一定价值。
孙昌盛
关键词:摩崖石刻佛事活动
《胜住仪轨》夏藏文对勘研究
2019年
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胜住仪轨》是一部译自藏文的佛教文献,它的藏文底本为Sumatikīrti(善慧称)著的rab tu gnas pavi cho ga(《胜住仪轨》)。该文献包含了佛教胜住法仪中的一些关键内容,如作中围、设供养、诵咒、摄瓶、作喜筵等,是一部西夏佛教胜住法实用仪轨指南。西夏译本文末还有《胜住仪轨》著译者题款,梵文著者"须摩底乞哩底"指印度大班智达Sumatikīrti(善慧称),藏文译者"丕啰纳乞哩底"是西藏历史上著名译经比丘Praj?ākīrti(智慧称),西夏文译者"慧照"是西夏晚期五明寺著名译经僧。它们对研究藏传佛教胜乐密法在西夏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孙昌盛
关键词:西夏文藏文
西夏文藏传密续《广义文》所见印度大成就者黑行师事迹译注被引量:2
2016年
西夏文藏传续典《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之广义文》记载了印度大成就者黑行师的证道传奇故事,涉及他违越师命,不信道友所言,与外道空行母斗法身亡等事迹。黑行师的事迹被译成西夏文并在西夏流传,表明他在西夏也受到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行师所传胜乐教法在西夏的流行。
孙昌盛
关键词:西夏文事迹
西夏文藏传佛经《吉祥遍至口合本续》勘误被引量:1
2015年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是西夏译自藏文的藏传佛教密宗经典,涉及大量西夏语和西夏藏传佛教资料。但是,其中的印刷错误颇多,最常见的错误为形近字混淆,如(门)误为(苦);其次为文字重复;再就是文字前后颠倒。《吉祥遍至口合本续》这些错误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该文献是活字印刷品的证据之一。
孙昌盛
关键词:西夏文勘误
方塔出土西夏藏传密教文献“修持仪轨”残片考释被引量:1
2015年
方塔出土西夏汉文佛经"修持仪轨"是藏传佛教密教经典,记载的是上乐金刚本尊坛城身轮、语轮、意轮四方四隅的神灵安排。其中,身语意轮四方四隅为二十四处音译词,这些音译词均为古代印藏地名,即密教二十四宫。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可以勘同中原汉文文献译名,如拶兰怛啰,梵文Jālandhara,汉文文献作阇烂达罗等。神灵名可与藏传密典《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一一对应,"修持仪轨"或可名为"上乐金刚坛城修证仪轨"。
高文霞孙昌盛
俄藏西夏文藏传密续《胜住仪轨》题记译考——兼论藏传佛教传播西夏的时间被引量:5
2017年
俄藏西夏文藏传密续《胜住仪轨》标题后题记记载了《胜住仪轨》的梵文著者、藏文译者和西夏文译者。梵文著者"须摩底乞哩底"指印度大班智达Sumatikīrti(善慧称),藏文译者"丕啰纳乞哩底"指西藏译师Praj1ākīrti,即玛觉·洛追扎巴(mal gyo blo gros grags pa,智慧称)。善慧称为11~12世纪初人,据藏文文献记载,他曾到西夏弘传了藏传佛教胜乐密法,是目前所知最早到西夏传法的印度上师。结合现存藏传西夏文佛经的译经时代考证,有证据显示,藏传佛教早在惠宗秉常和崇宗乾顺时期就已经开始在西夏传播。
孙昌盛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西夏铜官印
2018年
本文对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所藏西夏铜官印从形制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介绍,对铜印上的西夏文字作了初步释读,并归纳总结这批铜官印的特点。这批馆藏铜官印是典型的西夏官印,为研究西夏印制及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张文立孙昌盛
关键词:官印首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