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桂芳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物
  • 1篇用药
  • 1篇普外科
  • 1篇切口
  • 1篇外科
  • 1篇菌药
  • 1篇抗菌
  • 1篇抗菌药
  • 1篇抗菌药物
  • 1篇监测分析
  • 1篇合理用药
  • 1篇多重耐药
  • 1篇多重耐药菌
  • 1篇多重耐药菌感...
  • 1篇防控对策
  • 1篇干预
  • 1篇不合理用药
  • 1篇不合理用药现...
  • 1篇处方
  • 1篇促进合理用药

机构

  • 3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3篇陈旭生
  • 3篇吴桂芳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合理用药现象及促进合理用药措施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门诊处方及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不合理用药现象,为促进合理用药采取有效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的门诊处方1200张及出院病历480份,对这些处方及病历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用药是否合理。结果不合理用药占8.3%,主要问题包括:重复用药18.7%、选药不当15.1%、剂量不当12.9%。结论针对某院用药不合理情况,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用药管理及考核,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吴桂芳陈旭生
关键词:处方合理用药
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Ⅰ类切口出院病历186份作为干预前组;从2013年9月起开始进行药学干预,2014年1~12月Ⅰ类切VI出院病历194例作为干预后组,对比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24h内停用率、同期全院Ⅰ类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干预前抗菌药物使用率(66.00%)、24h内停用率(43.00%)与干预后比较明显较高(39.18%、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同期全院Ⅰ类切口感染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干预,有效降低了Ⅰ类切VI抗菌药物使用率及24h内停用率,且不增加切口感染率,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吴桂芳陈旭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干预
普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与防控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了解普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种类以及其分布情况,并给予有效防控对策。方法:选取来我院住院行腹部手术患者500例,对其送检标本采取细菌鉴定仪和药敏试验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00份送检标本中有致病菌184株(36.80%),其中有40株(22.10%)为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感染中有38株(95.00%)为革兰阴性杆菌,2株(5.00%)为革兰阳性球菌。多重耐药菌感染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70.00%(28/40)、肺炎克雷伯菌12.50%(5/40)以及铜绿假单胞菌10.00%(4/40)。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脓液57.50%(23/40)、切口分泌物15.00%(6/40)以及痰液标本12.50%(5/40)。结论:普外科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且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并多分布在患者脓液中,消毒隔离以及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认知是其主要防控对策,可以有效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吴桂芳陈旭生
关键词:普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