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血糖
  • 2篇妊娠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二甲双胍
  • 1篇地特胰岛素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中膜厚...
  • 1篇动态血糖
  • 1篇动态血糖监测
  • 1篇动态血糖监测...
  • 1篇多次胰岛素注...
  • 1篇心病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糖波动

机构

  • 8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陆泽元
  • 8篇蒋凤秀
  • 5篇赖丽萍
  • 4篇庄雄杰
  • 3篇叶艺艺
  • 1篇廖志红
  • 1篇闫晓洁
  • 1篇薛耀明
  • 1篇张晶
  • 1篇柳岚
  • 1篇张华清

传媒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内科

年份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行性,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探究最佳用药方式。方法: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糖水平,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个月后血糖水平下降明显,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庄雄杰蒋凤秀闫晓洁陆泽元
关键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疗效
对比分析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与自我血糖监测对血糖漂移的评估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血糖控制较理想的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分析血糖的数据,探讨CGMS是否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住院治疗的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25例,进行72h的CGMS监测,同时进行SMBG,记录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2hBG)及凌晨2:00血糖。结果CGMS最高血糖值[(10.60±2.11)mmol/L]高于SMBG[(7.50±1.18)mmol/L](P〈0.01);CGMS最低血糖值[(3.60±1.06)mmol/L]低于SMBG[(4.50±1.15)mmol/L](P〈0.01);CGMS平均血糖值[(7.20±1.18)mmol/L]与SMBG[(7.30±1.15)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测出低血糖(血糖〈3.3mmol/L)占4.6%,SMBG测出低血糖占1.9%。通过CGMS提供的血糖谱信息指导患者的用药、饮食和运动,其49~72h时间段的餐前30rain血糖、2hBG、睡前血糖、凌晨2:00血糖较0~24h时间段明显下降(P〈0.05)。结论CGMS和SMBG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均能反映患者血糖的水平。CGMS较SMBG方法可以更好显示全天血糖动态变化情况,较好地评估血糖的漂移,以便更好地发现餐后高血糖及夜间低血糖。
赖丽萍蒋凤秀凤香清叶艺艺李翠吟桑丹陆泽元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自我血糖监测
多次胰岛素注射与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多次胰岛素注射与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胰岛素治疗的G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81例,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每天多次注射并提供基础量的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MDI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最大用量及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间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时MDI组晚餐后2h血糖高于CSII组(P〈0.05)。两组间胰岛素注射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I组的基础胰岛素占胰岛素总量的百分比少于CSII组(9%与15%,P〈0.01),但三餐前注射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I与CSII对短期强化治疗GDM患者均有效,且安全性一致。
赖丽萍凤香清蒋凤秀叶艺艺桑丹赖凤华陆泽元
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多次胰岛素注射地特胰岛素
高血糖及血糖波动对白细胞磷酸戊糖途径及活性氧产量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高血糖及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水平及活性氧(ROS)产量的影响,了解机体白细胞磷酸戊糖途径和ROS产量的变化。方法根据口眼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试验对象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与T2DM组,选择OGTF120min作为观察点,用120min与0min血糖的差值表示血糖波动性,用细菌产物N-甲酰基-甲硫氨酰基-亮氨酰基苯丙氨酸(fMLP)激活白细胞,使之发挥杀伤功能,四氮唑蓝定量测定法检测G6PD活性;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40nm处检测细胞裂解上清液吸光值,计算白细胞内NADPH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水平。结果与NGT组相比,T2DM组0min与120min的G6PD活性、NADPH及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0min相比,120min时T2DM组白细胞的G6PD活性、NADPH及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血糖差值(△Glu)与△G6PD、△NADPH和△ROS呈明显相关性(P〈0.05);NGT组△Glu与上述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糖波动严重干扰T2DM患者白细胞的磷酸戊糖途径,使其ROS的产量显著下降,严重损害T2DM患者抗感染能力。
桑丹柳岚蒋凤秀陆泽元薛耀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活性氧
颅内生殖细胞瘤误诊为淋巴细胞性漏斗垂体炎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颅内生殖细胞瘤(intracranial germinoma,ICG)起源于胚胎多能生殖细胞,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2%,发生部位靠近中线,最常见于松果体和鞍上区。鞍上区生殖细胞瘤最常见的症状为中枢性尿崩症及垂体功能受损,MRI可见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这些都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stis,Ly H)很相似[1-2]。
赖丽萍廖志红叶艺艺凤香清蒋凤秀陆泽元
关键词:颅内生殖细胞瘤误诊
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CAD)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33例T2DM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AD组(伴CAD,35例)和非CAD组(不伴CAD者,98例),检测两组患者的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绘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T2DM伴CAD的价值。结果 CAD组患者的IMT较非CAD组明显增厚,斑块分级显著高于非CAD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CA-IMT、CCA-IMT及斑块分级是T2DM伴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以颈内动脉起始处-内中膜厚度(ICA-IMT)≥0.9 mm、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1.3 mm以及斑块分级≥2中任意2项作为阳性,诊断CAD的特异度为84.25%,灵敏度为95.33%。结论 ICA-IMT、CCA-IMT及颈动脉斑块分级是T2DM合并CAD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IMT及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分级可作为预测T2DM合并CAD安全、有效、无创性指标。
庄雄杰陆泽元蒋凤秀张华清袁帆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老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二甲双胍与质子泵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深入探析2型糖尿病中应用二甲双胍与质子泵抑制剂的效果。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的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法,不仅能起到有效提升疗效的作用,还能达到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良好控制的目的。
庄雄杰陆泽元蒋凤秀赖丽萍
关键词:血糖二甲双胍糖化血红蛋白质子泵抑制剂
厌食、上腹胀痛、嗜睡——查房选录(361)
2012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78岁,因厌食、上腹胀痛,伴怕冷、乏力半年,5d前摔伤后症状加重于2011年5月13日入住本院内分泌科。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厌食,上腹胀痛,伴乏力、怕冷、精神差,无呕吐、腹泻,于2011年4月23Et在我院普外科住院,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予促进胃动力、抑酸、补液治疗后症状稍好转出院。
张晶陆泽元赖丽萍庄雄杰蒋凤秀
关键词:上腹胀痛厌食查房选录慢性浅表性胃炎嗜睡十二指肠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