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桐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水生
  • 3篇围隔
  • 2篇底栖动物
  • 2篇水生植物
  • 2篇鲴鱼
  • 2篇围隔实验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机磷
  • 1篇原位
  • 1篇生活垃圾
  • 1篇生态型
  • 1篇石笼
  • 1篇水槽
  • 1篇水区
  • 1篇水生生物
  • 1篇水体
  • 1篇水位
  • 1篇水位变化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净化

机构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常州大学

作者

  • 6篇陈桐
  • 5篇杨飞
  • 5篇张毅敏
  • 4篇高月香
  • 3篇晁建颖
  • 2篇彭福全
  • 2篇孔明
  • 2篇巫丹
  • 1篇何东
  • 1篇王宇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第二届全国流...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悬浮颗粒磷空间分布和降解速率被引量:12
2016年
对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水体悬浮颗粒物含量,有机磷组成及降解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富营养化湖泊颗粒磷性质及其对水体磷循环的影响.太湖颗粒P平均占水体TP浓度的75.86%;不同生态类型湖区间颗粒物性质差异明显,河口区和湖心区的颗粒物含量高于藻型湖区和草型湖区,但颗粒物有机质比例分布却相反.利用31P液相核磁共振法(31P-NMR)发现太湖悬浮颗粒P的成分包括膦酸酯,正磷酸盐,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焦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6类,含量分别为1.06%,50.99%,33.02%,2.48%,10.68%和3.80%.不同生态型湖区之间颗粒P组成差异明显,河口区正磷酸盐含量最高,达到82.57%,藻型湖区和湖心区颗粒有机磷比例最高,分别达到达到64.02%和63.95%;颗粒物焦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可能以藻源性颗粒物来源为分别与Chla浓度呈显著相关(P<0.05;P<0.01).颗粒态生物可利用性磷(PEHP)与正磷酸盐显著相关(P<0.05),说明颗粒物正磷酸盐是颗粒物生物可利用性磷的重要来源.太湖PEHP降解速率平均为47.3min,PEHP占水体生物可利用磷(EHP)的65.16%,说明颗粒P是水体溶解性反应磷(SRP)补充的重要来源.
张毅敏王宇杨飞何东陈桐丁轶睿晁建颖
关键词:太湖颗粒物有机磷降解速率
鱼类、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组合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原位围隔实验被引量:22
2016年
在野外原位围隔模拟条件下,研究了鱼类、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鲢鳙鱼比例对水质有较大影响,当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ix)与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比例为3∶1时,TN和NH_3-N的去除率分别为69.26%和66.39%,4∶1时,NO_3-N的去除率可达73.65%;当鲢鱼与鳙鱼的比例为5∶1时,TP和PO^(3-)_4的去除率可达66.73%;鲴鱼(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Bleeker)对水体中磷元素的去除效果显著,TP和PO^(3-)_4的去除率可分别提高13.89%和7.91%,但不利于氮的去除;150 g·m^(-2)密度螺(Bellamya aeruginosa)和蚌(Hyriopsis cumingii)的投加对TN的去除率可达72.60%,但对其他营养盐的削减效果不佳;水生植物蕹菜实验组与无植物组相比TN去除率提升6.83%,NH_3-N提升6.44%,NO_3-N提升12.14%,效果优于菱,但却不利于磷的去除。实验结果可为水生生态系统调控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陈桐张毅敏高月香杨飞丁轶睿高汾
关键词:围隔实验鲴鱼底栖动物水生植物
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对策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活垃圾的处置已经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统计分析,同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垃圾处理技术,指出生活垃圾...
陈桐张毅敏高月香林超高汾丁佚睿
关键词:生活垃圾资源化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研究的水槽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其包括环形水槽、外水槽、内水槽、螺旋桨和电机,内水槽位于外水槽中,环形水槽为跑道型,环形水槽位于内水槽中;环形水槽内围成的椭圆形区域为静水区;环形...
张毅敏高月香陈桐杨飞晁建颖彭福全巫丹孔明
文献传递
不同生物联合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被引量:15
2017年
利用野外原位围隔研究了鱼类、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鲴鱼(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 Bleeker)能有效削减水体中TN,高锰酸盐指数和Chl-a,其中15 g·m^(-3)投加密度的实验组高锰酸盐指数和Chl-a的削减率提高了8%,效果优于密度7.5 g·m^(-3)的实验组,但不利于TP的去除;螺(Bellamya aeruginosa)和蚌(Hyriopsis cumingii)的投加对水体营养盐的去除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对Chl-a的影响最为显著(p<0.05),投加螺和蚌之后,Chl-a的削减率相比无螺蚌的实验组提高了23.4%;2种水生植物蕹菜(Waterspinach)和水芹(Watersfennel)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去除差异不显著(p>0.05),蕹菜略好于水芹。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生生态系统调控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高月香陈桐张毅敏杨飞丁轶睿高汾
关键词:围隔实验鲴鱼底栖动物水生植物
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抗风浪柔性围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抗风浪柔性围隔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它包括浮体、PVC裙体、网箱、石笼和毛竹,浮体浮在水面上,随着水位的变化而上下浮动,浮体由塑料浮筒构成,能够适应水位变化上下浮动,外用PVC布包裹,...
张毅敏高月香陈桐杨飞晁建颖彭福全巫丹孔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