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晶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爱伦·坡
  • 1篇东方主义
  • 1篇叙事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表达
  • 1篇社会空间
  • 1篇自然空间
  • 1篇文本
  • 1篇文本空间
  • 1篇精神荒原
  • 1篇救赎
  • 1篇科幻
  • 1篇科幻世界
  • 1篇空间叙事
  • 1篇记忆
  • 1篇记忆书写
  • 1篇诡异
  • 1篇《换位》
  • 1篇超凡

机构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周晶
  • 1篇程锦绣
  • 1篇周晶

传媒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换位》的空间叙事
2011年
本文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文本空间三个方面分析戴维.洛奇《换位》中的空间叙事艺术,指出对戴维.洛奇而言,"空间"已经成为一种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技巧或手段,他不仅仅把空间看作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且是利用空间来表达和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进程。
周晶程锦绣
关键词:《换位》空间叙事社会空间文本空间
困境与救赎——论爱伦·坡作品中的非自然空间
2024年
非自然空间是近年来兴起的非自然叙事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物理或逻辑上不可能的空间。作为一名自觉疏离主流审美规则、极具前瞻性的作家,爱伦·坡打破了传统的模仿规约,在其作品中构建了多种非自然空间——阴森恐怖的诡异之地、新颖神奇的科幻世界,以及唯美脱俗的超凡之境。该文旨在使用非自然叙事理论对这些非自然空间进行分析,并深入阐释其所蕴含的意义,进而指出非自然空间不仅是实现预设效果的绝佳途径,还体现了爱伦·坡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探索和关注,表达了他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危机的深刻焦虑、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类该如何摆脱困境的思考。
周晶
关键词:爱伦·坡科幻世界救赎
试论“丽姬娅”的东方主义色彩被引量:1
2008年
爱伦·坡的"丽姬娅"是一篇充满赛义德所说的东方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尽管在爱伦·坡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赛义德所建构的东方主义理论尚未出现,但是,我们在文本的叙述中却能看到东方主义的一些基本要素:首先,主人公丽姬娅代表了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其次,文本的叙述者就是一位东方学家;第三,文本的叙述者构筑了一个想象中的东方世界。当然,这个东方世界并非是真实的东方,它是爱伦·坡艺术想象的产物。
周晶
关键词:东方主义
危机中的艺术表达:爱伦·坡作品中的非自然叙述行为被引量:1
2020年
19世纪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素以神秘、诡异的创作风格著称,其多部作品中出现了非自然叙述行为。文章从多叙、元叙述和现在时叙述三个方面考察坡作品中叙述行为的非自然特质,并试图挖掘非自然叙述行为背后的深刻内涵。坡以非自然叙事手法来揭示并回应时代危机,体现了其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运用非自然叙事理论来解读坡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他所秉持的艺术理念,同时更为透彻地把握其作品所特有的人文意蕴和审美价值。
周晶
精神荒原中的希望——论《华氏451度》中的记忆书写
2018年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布雷德伯里的代表作《华氏451度》虽然投射的是未来世界,但对于过去的记忆却是构成该文本的重要元素。本文以记忆研究为切入点,对《华氏451度》进行解读,指出在文本中过去的美好记忆与现实的精神荒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被扭曲、遗忘的记忆则是现实中真相被扭曲、真情被遗忘的明证。在这精神的荒原中,人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重拾过去的记忆尤其是书本的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走出精神的荒原。
周晶
关键词:记忆书写精神荒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