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晓琴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PM2.5
  • 4篇能见度
  • 4篇污染
  • 3篇低涡
  • 3篇重污染
  • 3篇温度平流
  • 3篇涡度
  • 3篇涡度平流
  • 3篇西南低涡
  • 3篇京津
  • 3篇京津冀
  • 3篇暴雨
  • 3篇暴雨过程
  • 3篇北上
  • 3篇PM2.5浓...
  • 3篇持续性
  • 3篇雾霾
  • 2篇气象
  • 2篇12
  • 1篇订正

机构

  • 14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15篇饶晓琴
  • 2篇马学款
  • 2篇黄威
  • 1篇刘晶淼
  • 1篇逯昌贵
  • 1篇乔林
  • 1篇宗志平
  • 1篇马建中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能见度参数化方案优化及在北京地区的应用评估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利用订正后PM2.5浓度预报结果提高能见度预报准确性,根据不同相对湿度下能见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能见度参数化方案(S1)。为了评估该方案的预报性能,利用基于最优多模式集成方法预报的PM2.5浓度对北京市2019-02-18—03-05污染过程的能见度进行预报,并对比评估了利用美国大气能见度观测项目建立的经验参数化方案(IMPROVE,S2)和基于神经网络(S3)的能见度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多模式最优集成方法对PM2.5浓度和WRF4.0模式对相对湿度的预报效果均较好,相关系数达0.90。3种方案都对选取时段能见度的变化趋势有较好的预报,其中S1方案相关系数最高(0.85),均方根误差最小,预报效果最好;S1方案较S2方案平均偏差降低3.6 km;S1方案较S3方案预报效果的提升主要是在能见度大于10 km的范围内。PM2.5浓度预报效果对能见度预报效果的影响高于相对湿度,但在相对湿度大于70%的情况下,其预报效果对能见度预报效果的影响更大。
王继康谢超张天航张碧辉张恒德饶晓琴
关键词:能见度参数化方案
2010年7月18-21日西南涡北上型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使用常规和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18-21日北方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探讨了西南涡北上移动和发展维持的物理机制以及最强降水出现在辽宁中部的原因,以期为今后预报此类西南涡暴...
饶晓琴
关键词:西南低涡暴雨涡度平流温度平流
文献传递
能见度与PM2.5浓度关系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29
2019年
利用相对湿度、能见度和PM2.5质量浓度观测数据,针对不同相对湿度下,建立了消光系数与PM2.5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并分析了相关关系的全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在一定相对湿度区间内均可建立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性较好,相对湿度40%~90%区间内的平均相关系数高于0. 75,其中北京相关系数高达0. 9.北京、长三角和四川等地的PM2.5单位质量消光效率在同等相对湿度下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不同地区湿度对能见度影响程度不同,北京等地在相对湿度大于90%时相对湿度对能见度作用大于PM2.5,而广州在相对湿度大于80%时相对湿度的作用明显增强.利用能见度反算北京地区PM2.5浓度可知,1980~1996年,PM2.5浓度年际变化不大,受采暖方式影响冬季PM2.5浓度显著较高;1997~2009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10~2012年呈现上升趋势. 1980年以来,全国的PM2.5浓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华北地区,PM2.5浓度始终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王继康张恒德桂海林饶晓琴张碧辉
关键词:能见度消光系数PM2.5相对湿度
北京市紫外线指数的观测与分析研究
1999年5月~2001年10月在北京观象台对紫外线指数(UVI)进行了长期观测,结果表明:UVI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夏、秋、冬季的最大值分别为7.85、9.87、4.92、2.99;正午时的平均值分别为3.52、5.3...
饶晓琴马建中刘晶淼逯昌贵
文献传递
京津冀两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对比分析
利用气象和大气环境观测数据以及NCEP 再分析资料,对京津冀地区2013 年1 月26-31日和2014 年2 月20-26 日出现的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持续污染过程均属静稳积累型,其天气...
饶晓琴张恒德张碧辉
关键词:京津冀持续性重污染PM2.5浓度
2016年12月北京市持续重污染天气特征分析
为研究冬季北京地区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的污染特征及形成原因,选取2016年12月北京市三次典型污染过程,对重污染期间PM2.5的浓度特征和气象要素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月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129.0μg/m3...
徐冉饶晓琴张恒德
关键词:重污染PM2.5日变化气象要素
文献传递
2014年1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2014年12月大气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异常偏强,欧亚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型,东亚大槽偏强,冷空气活跃;南支槽位于70°E附近,较常年同期明显偏西,不利于水汽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位置偏西、偏北。1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9 mm,比常年同期(10.5 mm)偏少24.8%,其中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偏少8成以上。全国平均气温为—3.4℃,较常年同期(—3.2℃)偏低0.2℃;月内气温变化显著,呈"前冷后暖"的特点,上、中旬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0℃,下旬转为偏高1.1℃。月内,我国出现了5次明显的冷空气过程和4次雾霾过程以及1次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北方多地出现极端日降温事件,东北局地遭受雪灾;下旬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雾霾天气。
饶晓琴马学款黄威
关键词:冷空气暴雪雾霾
京津冀两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对比分析
利用气象和环境观测数据结合气象模式分析场资料,对京津冀地区2013年1月26-31日和2014年2月20-26日出现的持续重污染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属静稳积累型,天气系统典型配置为:500hPa为纬...
饶晓琴张恒德张碧辉
关键词:京津冀重污染PM2.5浓度
文献传递
2010年7月18—21日西南涡北上型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使用常规和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18—21日北方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涡在副高外围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是造成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强降水出现在7...
饶晓琴
关键词:西南低涡暴雨涡度平流温度平流
文献传递
2010年7月18—21日西南涡北上型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使用常规和加密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18—21日北方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涡在副高外围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是造成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强降水出现在7...
饶晓琴
关键词:西南低涡暴雨涡度平流温度平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