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靖轩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损伤
  • 3篇脑组织
  • 2篇电针
  • 2篇鼠脑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大鼠脑
  • 2篇大鼠脑组织
  • 1篇电针干预
  • 1篇电针疗法
  • 1篇电针治疗
  • 1篇定位设备
  • 1篇定位装置
  • 1篇针刺
  • 1篇针刺干预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灸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诊疗

机构

  • 5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陈靖轩
  • 2篇王瑞辉
  • 2篇安鹏飞
  • 2篇吴涛
  • 1篇杨晓航
  • 1篇赵元
  • 1篇郭新荣
  • 1篇王思涵
  • 1篇贺艳丽
  • 1篇任凤霞
  • 1篇秦懿囡
  • 1篇李璐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中医针灸诊疗用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定位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医针灸诊疗用的定位装置。其包括诊疗床和位于诊疗床上方的躯体限位板,所述诊疗床上表面靠左端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诊疗床左端表面中间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躯体限位板的前后中...
陈靖轩李璐赵元秦懿囡赵泽丰
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AQP-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于不同时间点开始介入电针治疗,观察其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和右侧前后肢回缩力变化与电针介入时间的关系,探索电针治疗颅脑损伤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用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电针1组,电针2组),使用e CCI仪器在大鼠颅脑左侧开颅打击制备TBI(traumatic brain injury)模型。取大鼠"百会、关元",右侧前肢"曲池、合谷",右侧后肢"足三里、涌泉",电针1组于造模后4 h介入电针治疗,电针2组于第8天介入电针治疗,每组治疗各7 d。(1)造模后8 d、15 d和22 d分别测试并评价大鼠右侧前后肢肢体回缩力。(2)造模后8 d和15 d取大鼠创伤脑组织,一部分进行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及脑组织中AQP-4蛋白的表达;一部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QP-4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8 d、15 d和22 d三个时间点电针1组前后肢肢体回缩力比电针2组、模型组恢复的好,比空白组稍差。光镜下,空白组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电针治疗组比模型组好,电针1组比电针2组好。脑组织中AQP-4蛋白的含量以及mRNA的表达,空白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电针1组升高最明显。结论:电针治疗TBI早期介入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吴涛陈靖轩安鹏飞贺艳丽任凤霞郭新荣王瑞辉
关键词:颅脑损伤电针治疗AQP-4
琥珀酰亚胺衍生物抗癫痫活性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目的对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进行总结。方法通过收集已发表文献中报道的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相关信息,对琥珀酰亚胺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综述。结果按照时间顺序,对文献报道的25种琥珀酰亚胺类衍生物的抗癫痫活性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结论通过对琥珀酰亚胺衍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总结,为进一步开发以琥珀酰亚胺为母核的新型抗癫痫药物提供依据。
王咏琪赵泽丰年梦陈靖轩乔海法杨晓航
关键词:抗癫痫构效关系
电针干预对TBI大鼠脑组织水肿调控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电针介入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水肿和患侧肢体回缩力的影响.研究其调节机制,探索电针治疗TBI的合理时间窗。  方法:将170只经过适应性喂养的SD大鼠,随机编号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
陈靖轩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脑组织水肿电针疗法
针刺干预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TNF-α及血清中NSE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大鼠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介入针刺治疗,观察其脑组织中TNF-α和血液中NSE的表达与针刺的关系,探索针刺治疗颅脑损伤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选用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针刺治疗组(针刺1组,针刺2组),使用e CCI制备TBI(traumatic brain injury)模型。取大鼠的"人中",双侧"曲池",双侧"足三里"穴位,针刺1组于造模后第2天介入针刺治疗,针刺2组于第9天介入针刺治疗,每组治疗各7天,分别在脑损伤后第9日、16日进行取材、检测相关指标:(1)通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的改变。(2)利用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血清中NSE含量的变化。结果光镜下,空白组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针刺组比模型组好,针刺1组比针刺2组好。脑组织中TNF-α和血液中NSE的含量,模型组、针刺组、空白组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刺介入治疗在颅脑损伤后时间应尽可能早,更有利于发挥针刺对脑组织损伤的调控作用,抑制脑组织中TNF-α的释放和血清中NSE的表达。
吴涛王思涵陈靖轩安鹏飞王瑞辉
关键词:针刺治疗TNF-ΑNS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