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倩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3篇放疗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涎腺
  • 2篇口干
  • 1篇毒副反应
  • 1篇咽肿瘤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 1篇远期疗效比较
  • 1篇同步放化疗
  • 1篇同步化
  • 1篇同步化疗
  • 1篇肿瘤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鼻咽癌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比较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篇李龄
  • 4篇曲颂
  • 4篇朱小东
  • 4篇梁忠国
  • 4篇陈晓倩
  • 3篇赵伟
  • 2篇苏芳
  • 2篇梁振强
  • 2篇张羽
  • 2篇裴苏
  • 1篇苏丹柯
  • 1篇曾凡艳
  • 1篇黄丽
  • 1篇李烨
  • 1篇陈凯华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R涎管成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涎腺功能评价的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究MR涎管成像用于评价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涎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分别采集32例鼻咽癌患者腮腺和下颌下腺在静息及酸刺激下MR涎管成像图像,同时对涎管可见性及放射性口干进行评价,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急性放射性口干评级与MR涎管成像评分关系的研究。结果放疗后涎腺导管可见性、MR涎管成像评分均较放疗前降低( P=0.000、0.000)。非重度口干与重度口干相比,腮腺导管静息与刺激下MR涎管成像评分差值不同(P=0.009),下颌下腺导管静息与刺激下MR涎管成像评分差值也不同(P=0.005);腮腺导管静息与刺激下,以及下颌下腺导管静息与刺激下得分均相近( P=0.881、0.305、0.327、0.229)。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口干与腮腺导管静息与刺激得分差值,以及下颌下腺导管静息与刺激得分差值均呈负相关(R=-0.472,P=0.006;R=-0.482,P=0.005)。结论 MR涎管成像评分与口干具有相关性,MR涎管成像可用于评价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涎腺功能。
张羽曲颂苏丹柯李龄赵伟裴苏陈晓倩梁忠国梁振强朱小东
关键词:涎腺口干
鼻咽癌调强放疗致急性放射性口干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口干与放疗剂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接受调强放疗的109例鼻咽癌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双侧腮腺、双侧下颌下腺、双侧涎腺(双侧腮腺+双侧下颌下腺)的照射剂量等数据。在放疗结束时根据口干程度把患者分为非重度口干组(57例)和重度口干组(52例),并对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以及相关的剂量学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记录双侧腮腺接受15~50Gy照射剂量的体积百分比,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急性重度口干的独立预测因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诊断界值点。结果至放疗结束,所有人组患者重度口干的发生率为47.7%(52/109)。临床因素的分析提示年龄、黏膜炎、化疗方式均与急性重度放射性口干的发生无关。非重度口干组和重度口干组剂量学指标比较的结果显示,两组平均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9、-6.055、-2.29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34是判断急性重度放射性口干的独立预测因素。V34的ROC曲线表明:V34=49%对重度放射性口干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2%和75.4%(OR=1.231,P〈0.05,95%CI:1.116~1.357)。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中,双侧腮腺的V34是重度急性放射性口干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作为评估发生急性重度放射性口干发生风险的剂量学指标。
张羽曲颂李龄赵伟裴苏陈晓倩梁忠国梁振强朱小东
关键词:口干放疗涎腺鼻咽癌
调强放疗时代鼻咽癌当前分期的更新建议
梁忠国陈晓倩牛智杰陈凯华李龄曲颂苏芳赵伟李烨潘信斌朱小东
放疗联合不同同步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单药顺铂及顺铂联合5-Fu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4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参与本研究,临床分期均为Ⅲ~Ⅳb期。单药顺铂组(DDP组)70例、顺铂联合5-Fu组(PF组)70例,两组均采用根治性常规分割放疗,DDP组同步化疗方案:顺铂80~100mg/m^2静滴,分3天用,每3周1次,共1~3个周期;PF组为:顺铂80 mg/m^2,静滴,分3天用,5-Fu750 mg/m^2/d,静滴,d1~d4,每3周1次,共1~3个周期。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DDP组和PF组5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7%vs.64.0%(P=0.62)、91.8%vs.85.7%(P=0.13)、86.7%vs.85.2%(P=0.95)及80.6%vs.78.8%(P=0.65)。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年龄、N分期是影响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HR,1.99;95%CI,1.15~3.46;P=0.01)、(HR,2.01;95%CI,1.06~4.15;P=0.03)。两组毒副反应以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为主,但PF组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较DDP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组的顺应性优于PF组,两组均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但化疗周期完成数≥2周期的患者DDP组有52例(74.3%),PF组仅25例(35.7%)。结论: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单药顺铂与顺铂联合5-Fu两种同步化疗方案远期疗效相近,患者大都可耐受,但口腔黏膜炎PF组较DDP组重。
黄丽梁忠国曾凡艳李龄曲颂苏芳陈晓倩朱小东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5-FU毒副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