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庆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溃疡
  • 2篇中药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炎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抵抗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癌组织
  • 1篇胰腺肿瘤
  • 1篇照射
  • 1篇照射治疗
  • 1篇脂肪

机构

  • 7篇葫芦岛市中心...

作者

  • 7篇张亚庆
  • 4篇张秋楠
  • 3篇苗瑞新
  • 3篇肖英
  • 1篇邹凌云
  • 1篇孟艳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药溻渍疗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法联合中药溻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100)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10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1 d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运用中药溻渍疗法联合红外线照射配合常规治疗的方案,可明显减轻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疼痛,缩短疼痛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亚庆
关键词:红外线照射慢性胆囊炎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张秋楠肖英苗瑞新张亚庆朱莹
关键词:兰索拉唑抗生素临床疗效
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难治性消化溃疡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6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46.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张秋楠肖英苗瑞新张亚庆朱莹
关键词:四联疗法临床疗效
自拟中药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自拟中药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灌肠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DA(5.98±0.55)nmol/ml、CRP(5.22±0.49)mg/L低于对照组的(6.77±0.61)nmol/ml、(6.18±0.76)mg/L,SOD(1.61±0.42)U/ml高于对照组的(1.27±0.33)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拟中药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联合治疗,可有效消除炎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亚庆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 LTR)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葫芦岛中心医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42例,收集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组织Cys LTR-1 mRNA相对表达量,并对患者随访1年。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癌组织中Cys LTR-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37 1±0.020 5 vs 0.016 8±0.011 4,t=6.58,P<0.001);Cys LTR-1 mRNA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的TNM分期(t=2.731,P=0.009)、分化程度(F=10.537,P<0.001)和淋巴结转移相关(t=3.408,P=0.002)。随访期内死亡17例,存活25例;死亡患者Cys LTR-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存活患者(0.045 6±0.021 7 vs 0.031 3±0.019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比值比(OR)=6.92,95%可信区间(95%CI):1.30~36.82,P=0.02]、分化程度(OR=5.71,95%CI:1.44~22.62,P=0.01)以及淋巴结转移(OR=9.62,95%CI:2.23~41.46,P<0.001)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控制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发生部位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后,Cys LTR-1 mRNA表达量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11,95%CI:1.07~1.15,P=0.03)。结论 Cys LTR-1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孟艳朱莹张亚庆邹凌云张秋楠
关键词:胰腺肿瘤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半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呕吐清水、胃中嘈杂、懒言、气短、反酸、食后脘闷、大便稀溏、胃脘/胁肋胀满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对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亚庆
关键词:胃溃疡脾胃虚弱证半夏泻心汤西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NAFLD患者82例作为NAFL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新鲜粪便和空腹血清,计算肠道定植抗力(B/E值)和HOMA-IR。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及IL-6的水平,分析B/E值与HOMA-IR、TNFα及IL-6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B/E值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NAFLD组血ALT、AST、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TNFα、IL-6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B/E值与HOMA-IR、TNFα及IL-6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0.872、-0.461、-0.523,P值均<0.01)。结论 NAFL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HOMA-IR程度、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密切相关,说明以上因素可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NAFLD的发生发展。
张秋楠肖英苗瑞新张亚庆朱莹
关键词:肠杆菌科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