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皓 作品数:7 被引量:2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Toll样受体4激活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致骨骼肌纤维化作用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提取并培养小鼠骨骼肌内肌源性干细胞(MDSCs),观察其在Toll样受体4(TLR4)激活后,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骨骼肌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得小鼠肌源性干细胞,传代培养。所得细胞分为3组,A组作为阴性对照,B组在培养液中加入重组人TGF-β1(rhTGF-β1),C组加入重组人TGF-β1和TLR-4激动剂热休克蛋白60(Hsp60)。上述各组细胞培养3 d后,分别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核因子(NF)-κB表达差异,明确B组细胞TLR-4是否被激活,再通过比较各组MDSCs在TLR-4激活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动物实验:取雄性小鼠24只(体重15~18 g),随机分为D、E、F 3组(每组8只)。每周一分别于左侧腓肠肌内侧头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rhTGF-β1、rhTGF-β1加Hsp60混合溶液,连续4周。第28天切取左侧腓肠肌内侧头测量肌湿重,Von Geison染色比较肌肉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细胞培养:RT-PCR测定A、B、C 3组所得核转录因子κB(NF-κ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52±0.121、0.987±0.084、1.304±0.171(P=0.031)。CTGF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56±0.205、0.977±0.188、1.308±0.302(P=0.022)。Ⅰ型胶原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7±0.148、0.998±0.138、1.261±0.327(P=0.016)。Western blot测定A、B、C 3组NF-κB与内参的吸光度比值依次为:0.784±0.133、0.887±0.066、0.994±0.171(P=0.026)。CTGF与内参的吸光度比值依次为:0.644±0.125、0.863±0.109、0.998±0.512(P=0.018)。Ⅰ型胶原与内参的吸光度比值依次为:0.347±0.133、0.761±0.086、0.868±0.167(P=0.045)。与Western blot结果相对应,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A、B、C 3组CTGF和Ⅰ型胶原的表达依次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12)。动物实验:D、E、F3� 聂铭博 鲍远 张滋洋 施佳 康皓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TOLL样受体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纤维化 痛风结石致腕管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4 2017年 狭窄的腕管内有正中神经、9条屈肌腱和结缔组织,因此正中神经容易在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发生直接损害或间接卡压,出现支配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导致了腕管综合征。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痛风结石可能间接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痛风结石造成的腕管综合征在国内较少见,且多为个案报道[1],临床上可能出现因认识不足而造成误诊或漏诊,对病人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施佳 鲍远 聂铭博 张滋洋 康皓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痛风 结石 正中神经 结缔组织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间,使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下肢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8例患者。术前通过B超及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定位穿支血管的位置,术中对比血管定位位置后进行血管蒂分离。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15 cm^25 cm×15 cm。本组患者由于受区感觉神经缺损,均未进行受区感觉神经的修复。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患者皮瓣外观及功能。结果 8例患者中,7例患者皮瓣术后存活,皮瓣对患处覆盖良好并有较好的外观及功能。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动脉危象,行探查术后再次出现静脉危象导致皮瓣部分坏死,清除坏死皮瓣组织,进行植皮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游离皮瓣修复下肢及足踝部皮肤缺损中的经典术式,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供区损伤,受区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功能修复,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神经功能恢复及患肢的骨性功能恢复。 张滋洋 施佳 马建华 郭晓征 聂铭博 康皓关键词:外科皮瓣 足损伤 腿损伤 汗孔癌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6年 汗孔癌是与汗腺导管有关的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其发生率仅占皮肤肿瘤的0.01%[1]。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年龄60~80岁者[2];好发于手、足、脸、眼皮等部位[3-5]。汗孔癌发病灶生长的部位较广,外观没有明显特异性,部分呈现粉红色、湿润、光亮表面[6]。 刘俊 康皓 聂铭博 张滋洋 鲍远 施佳关键词:文献复习 恶性肿瘤 汗腺导管 发病率 发生率 特异性 改良伸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16例腱性锤状指临床疗效观察 2014年 对16例腱性锤状指患者采用末节指骨基底横行钻孔引入可吸收线缝合固定伸肌腱重建止点,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10个月,按照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7%;应用改良伸肌腱止点重建方法治疗腱性锤状指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及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赵勇刚 付强 康皓关键词:伸肌腱 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C5~C7根性撕脱伤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患者16例,采用副神经斜方肌肌支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移位修复腋神经肌支及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肌皮神经(Oberlin术式),联合修复臂丛上、中干根性撕脱伤,以恢复肩外展及屈肘功能。术后随访采用臂肩手功能障碍(the 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表评估疗效。结果 16例患者中有14例术后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4~28个月(平均为25个月),患者肩关节外展恢复至75°~90°,恢复时间为9.0~18.0个月(平均为14.0个月)。屈肘恢复至100°~160°,恢复时间为4.0~7.5个月(平均为5.8个月)。DASH评分为8.0~16.0分,平均为14.6分。结论使用多组神经移位联合治疗臂丛上、中干损伤,可较好恢复肩外展及屈肘功能,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修复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对手内在肌功能无明显影响。 聂铭博 鲍远 张滋洋 康皓关键词:臂丛 神经移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手外科患者的诊疗流程指导建议(第一版)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潜伏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故手外科患者在疫情期间的收治处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及本院外科临床一线医师在救治COVID-19患者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结合国家各项指南,最新研究及文献,总结整理出一个疫情期间手外科患者诊疗的流程建议及注意事项,希望为广大的手外科医生提供参考。 无 康皓 黄启顺 劳杰 聂铭博 田文 徐文东 杨勇 张滋洋关键词:手损伤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诊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