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笛

作品数:28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国际合作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关节
  • 11篇膝关节
  • 5篇韧带
  • 5篇软骨
  • 5篇交叉韧带
  • 4篇置换术
  • 4篇伸膝
  • 4篇伸膝装置
  • 4篇生物力学
  • 4篇前交叉韧带
  • 4篇疗效
  • 3篇单髁
  • 3篇单髁置换
  • 3篇单髁置换术
  • 3篇有限元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运动学
  • 3篇三维有限元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机构

  • 27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27篇贾笛
  • 26篇李彦林
  • 12篇王国梁
  • 8篇何川
  • 8篇余洋
  • 7篇蔡国锋
  • 6篇王坤
  • 5篇姬林松
  • 5篇王旭
  • 4篇黄赞
  • 3篇李松
  • 3篇宋恩
  • 3篇王福科
  • 2篇肖渝
  • 2篇韩睿
  • 1篇张振光
  • 1篇王扬
  • 1篇陈广超

传媒

  • 9篇中国修复重建...
  • 5篇中国运动医学...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骨修复中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应用与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背景:壳聚糖以广泛的生物来源、简单的制备工艺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成为软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围绕壳聚糖类复合水凝胶的特点及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展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文关键词为"壳聚糖,壳聚糖水凝胶,软骨修复,组织工程",英文检索词为"chitosan;chitosan Hydrogels;Cartilage repair;tissue engineering",检索2000年1月至2018年3月发表的文献,将所有文章进行初步筛选后,对保留的文章进一步详细分析、归纳并总结。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低免疫原性,在不同的物理或化学的改良下可负载多种生长因子、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软骨修复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对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结构的了解,壳聚糖仿生水凝胶拓宽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壳聚糖在体内修复的分子机制、降解过程仍然存在很多争议,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杨龄坚李彦林贾笛何映红向耀宇
关键词:骨科材料壳聚糖水凝胶软骨修复生物材料
关节镜下经后后三角定位技术与前后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与前后入路比较,探讨后后三角定位技术用于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20年2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PC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经前后入路手术(前后入路组),20例采用后后三角定位技术手术(后后三角技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侧别、病程以及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后抽屉试验、Lysholm评分、IKDC评分。结果前后入路组手术时间为(65.25±10.05)min,后后三角技术组为(56.15±8.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5,P=0.003)。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前后入路组患者随访时间(27.05±11.95)个月,后后三角技术组为(21.40±7.8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0,P=0.085)。末次随访时,前后入路组后抽屉试验阳性4例(Ⅰ度3例、Ⅱ度1例),后后三角技术组阳性1例(Ⅰ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末次随访时,两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后三角技术组上述功能评分均高于前后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示两组移植物位置、形态及张力均恢复良好,且后后三角技术组韧带残端滑膜覆盖良好,板股韧带保留。随访期间无重建韧带再断裂发生。结论与前后入路相比,关节镜下PCL重建术中采用后后三角定位技术,镜下视野更清楚、无盲区,操作空间足够、相对更安全,而且更容易保留韧带残端与板股韧带,获得较好早期疗效。
杨腾云郑竹君李彦林王福科贾笛何任杰何川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韧带重建关节镜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诱导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miRNA表达谱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骨关节炎是多因素介导的复杂疾病,发病机制尚待挖掘,随着基因层面的不断深入研究,非编码核糖核酸调控作用显现并得以研究。通过检测软骨细胞退变miRNA表达谱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骨软骨细胞退变的分子机制,并为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刺激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后miRNA表达谱变化,为基因层面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对1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截骨后残留的软骨组织进行软骨细胞培养,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细胞培养基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及青链霉素双抗的高糖DMEM培养基。实验组培养基中另外加入100μg/L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软骨细胞培养48 h后,进行下一步实验用于miRNA芯片筛选和实时定量PCR验证。软骨组织标本取材前皆告知患者并征得同意,该研究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要求,获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miRNA基因芯片初筛共有84个miRNAs发生变化,其中70个miRNAs上调,14个miRNAs下调。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差异变化的miRNA,对变化显著的7个miRNA(miR-146a-5p、miR-124-3p、miR-130a-3p、miR-185-5p、miR-221-3p、miR-126-3p)进行qRT-PCR实验验证,其中miR-146a-5p、miR-124-3p及miR-126-3p的qR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刺激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后循环miRNA表达谱出现明显变化,miR-146a-5p、miR-124-3p及miR-126-3p可能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刺激骨关节炎SDF-1/CXCR4信号通路反应有关。
王国梁李彦林向耀宇贾笛李灿章何璐
关键词:软骨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可穿戴惯性传感器对人体膝关节功能的评估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及术后患者的科学康复计划等需求使医生迫切需要一种有效且低成本进行早期诊断肢体疾病的解决方案。惯性传感器因其体积小、成本低,并且与金标准(3D运动捕捉系统)相比仍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等优点在近年来倍受关注。此类监测关节活动和健康状况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记录并提取重要参数,从而尽早治疗与运动有关的问题。目的:总结近年来可穿戴惯性传感器在评估膝关节功能中的应用与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方法:以"Wearable,Inertial Sensors,Knee Joint,Rehabilitation,Kinesiology"为英文检索词,以"可穿戴,惯性传感器,膝关节,康复,运动学"为中文检索词,使用计算机在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FMRS检索关于惯性传感器评估膝关节的相关文章,时间要求为2005至2021年,并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对可穿戴惯性传感器在人体膝关节功能评估应用的研究新进展及挑战进行全面阐述。结果与结论:通过可穿戴惯性传感器有望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跟踪和评估膝关节功能,可用以跌倒检测和预防、运动员成绩评估和康复进展等动态评估。惯性传感器有助于肢体疾病的早期诊断,并在需要时进行更有效的医疗干预,以促进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可穿戴惯性传感器对人体膝关节功能的评估应用研究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其存在的某些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未来需要更多工作从医学、用户和商业的角度来提高系统的接受度。
周晓翔廖欣宇何璐刘德健王国梁贾笛何川李彦林
关键词:惯性传感器膝关节康复运动学
三维有限元模拟伸直状态下不同软骨缺损面积对膝关节应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利用MRI二维图像数据准确构建出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有限元方法分析股骨内侧髁软骨缺损面积大小对膝关节应力变化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MRI二维图像导入Mimics软件中,建立包括股骨、胫骨、内外侧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髌骨及髌韧带的仿真膝关节三维数字化模型,在仿真数字化模型上于股骨内侧髁部最容易损伤部位虚拟0.49 cm2、0.80 cm2、1.0 cm2、1.70 cm2、2.56cm2、3.24 cm2大小的缺损模型,在股骨上施加1150 N垂直压应力,类似步态周期中的伸直状态,分析膝关节软骨及半月板的最大压应力与最大剪切应力。结果:软骨缺损边缘的应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当软骨缺损面积<0.80 cm2时缺损边缘软骨最大接触应力升高并不明显,但当软骨缺损面积>0.80 cm2时缺损边缘软骨最大接触应力升高比较明显。结论:利用仿真膝关节数字化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正常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软骨缺损边缘的应力不同程度升高,随着缺损面积增加,应力升高明显。
姬林松李彦林黄赞贾笛余洋高寰宇何川
关键词:膝关节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伸膝装置联合重排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运动学分析
2022年
目的对比研究伸膝装置联合重排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前后患侧膝关节运动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复发性髌骨脱位并行锚钉辅助伸膝装置联合重排术的患者共45例45膝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45例正常人膝关节运动学数据。手术组45例,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12~16岁,平均(13.00±1.25)岁;右膝20例,左膝25例。健康对照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12~16岁,平均(14.00±0.75)岁;右膝22例,左膝23例。记录术前和术后12个月患膝膝关节运动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术后12个月患膝与正常人膝关节运动时6个自由度活动范围及步数、步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术后12个月患者的最大伸膝角度较术前减小(P<0.05),平均步数减小(P<0.05),平均步长变长(P<0.05)。(2)术后12个月患者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屈伸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及步数、步长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伸膝装置联合重排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获得满意的早期膝关节功能。(2)膝关节运动学分析可更加客观的评估膝关节手术前后动态情况,对临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蔡国锋李彦林宁梓文韩睿贾笛李松宋恩王旭
关键词:重排
Double-edged-sword effect of IL-1β on the osteogenesis of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via crosstalk between the NF-κB,MAPK and BMP/Smad signaling pathways
Micr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an interfere with the functional role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
李彦林余洋王国梁贾笛
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应用优势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由于羟基磷灰石与高分子材料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界面相容性差且本身容易聚集,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生物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骨中的应用。目的:综述近年来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用于制备组织工程骨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反应机制、作用影响进行简述。方法:在万方、中国知网、维普、PubMed、PubMed Central Medine及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中,以“温敏型凝胶,缓释,给药途径”为中文检索词,以“hydroxyapatite,surface modification,tissue engineered bone”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章。结果与结论:迄今已有多种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如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及接枝聚合物等,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单一一种改性方法的效果仍有限,可考虑将两种或多种改性方法及改性剂结合使用,相互取长补短,取得更好的改性效果。表面改性不仅要改善羟基磷灰石的分散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还要将具有生物活性、能够促进骨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因子、多肽等固定在羟基磷灰石表面,进而改善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实现对羟基磷灰石性能的调控,制备性能优良的组织工程骨。
侯建飞王福科杨桂然廖欣宇贾笛刘德健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组织工程骨
三维有限元分析内侧半月板全部切除后不同软骨缺损面积对膝关节应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二维图像数据准确构建出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内侧半月板全部切除后股骨软骨缺损面积大小对膝关节应力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膝关节MRI图像建立包括股骨、胫骨、内外侧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髌骨及髌韧带的仿真膝关节数字化模型,在内侧半月板全部切除后的仿真数字化模型上于股骨内侧髁部最容易损伤部位虚拟0.49、0.80、1.0、1.70、2.56及3.24 cm2大小的缺损模型,在股骨上施加1 150 N垂直压应力,类似于在步态周期中的伸直状态,主要分析膝关节软骨及半月板最大压应力与最大剪切应力。结果内侧半月板全部切除后股骨内侧髁部软骨缺损对内外侧间室接触应力均有影响,但以内侧间室影响较为明显。结论利用仿真膝关节数字化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正常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及内侧半月板全部切除后缺损面积大小对膝关节应力变化的影响。
姬林松李彦林黄赞贾笛余洋高寰宇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切除
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探讨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ACL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ACL断裂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28.7±8.8)岁;应用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并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29.9±9.2)岁;常规解剖重建及术后康复,不应用减张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周的患膝屈曲角度,以及术后3、6、12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结果8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2.3±1.7)个月随访。试验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关节镜检查未发现韧带松弛,韧带生长良好。对照组有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关节僵硬,3例患者术后12个月关节镜检查ACL松弛。试验组患者术后2、4、8周患膝屈曲角度及术后3、6、12个月IKDC评分、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患者术后3、6、12个月IKDC评分、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术后2、4、8周患膝屈曲角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断裂重建术中应用减张技术结合术后快速康复可尽快促进患膝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运动功能。
毛健宇李彦林王国梁蔡国锋贾笛刘德健蒙旭晗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