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核桃是引起食物过敏的主要食品之一。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核桃中主要过敏原Jug r 1与致敏性相关的免疫学特征,确定其线性抗原表位。方法:首先对核桃过敏原Jug r 1进行消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研究,然后利用人体血清学分析其特异性抗体的结合情况,结合生物信息学对其氨基酸一级序列的相关特征参数的分析,预测其可能存在线性抗原表位,同时合成覆盖其全部氨基酸序列的重叠肽库,利用圆点免疫法(dot-blot)筛选出可与过敏患者血清中Ig E特异性结合的肽段,从而确定出Jug r1的线性抗原表位。结果 :核桃中主要过敏原Jug r 1在模拟胃液中60 min时仍未被完全消化;在90℃水浴中加热60 min其条带仍然存在,且可以与核桃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 E特异性结合。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和血清筛选出可结合的抗原表位。结论:核桃中主要过敏原Jug r 1具有较强的免疫学特性,且其存在3个免疫显性的抗原表位。对深入研究其过敏原改造和过敏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由核桃等坚果引起的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并且该类过敏常伴随着严重的临床症状。不同的加工方式能够改变核桃过敏原蛋白(如Jug r 1)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其致敏性。本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对核桃蛋白粗提取物进行处理,比较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核桃蛋白质量浓度及抗原性的影响,从而分析不同热加工方式对核桃蛋白致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对核桃蛋白质量浓度和抗原性的影响不同,其中湿热、高温高压的热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核桃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抗原性,且高温高压处理效果更显著(P<0.05),而微波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核桃蛋白的质量浓度和抗原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发低致敏性核桃制品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