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振英

张振英

作品数:26 被引量:472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康复
  • 13篇心肺运动
  • 11篇慢性
  • 10篇心力衰竭
  • 10篇衰竭
  • 9篇心肺运动试验
  • 9篇心力衰竭患者
  • 9篇慢性心力衰竭
  • 8篇慢性心力衰竭...
  • 7篇心脏
  • 7篇康复治疗
  • 6篇运动康复
  • 6篇个体化
  • 5篇心脏康复
  • 5篇运动锻炼
  • 4篇运动疗法
  • 4篇疗法
  • 3篇整体管理
  • 3篇生活质量
  • 3篇介入

机构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国家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大连市儿童医...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张振英
  • 15篇冯静
  • 14篇刘艳玲
  • 12篇孙兴国
  • 9篇孙晓静
  • 7篇姜立清
  • 7篇高华
  • 7篇席家宁
  • 4篇席家宁
  • 4篇许志萍
  • 3篇李浩
  • 2篇张建秀
  • 2篇曹倩
  • 2篇李银俊
  • 1篇马汝柏
  • 1篇周京敏
  • 1篇杨戈
  • 1篇王冬
  • 1篇李艳芳
  • 1篇刘方

传媒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药物与人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第9届北京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体化精准恒定功率运动前、后慢性病患者脉搏波波形特征改变初步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精准恒定功率运动对慢性病患者脉搏波波形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本团队管理的慢性病(以血糖、血脂、血压异常为主)患者中的11例为慢病组,同期选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习的正常人8例为正常组。以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制定个体化精准恒定功率运动处方,每天运动30 min,在运动前和运动后5、15、30、40 min测量其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对受试者脉搏波原始数据用Origin作图,对桡动脉脉搏波的上升、下降、切迹或平台等波形特征及其运动前后变化进行定性分析,并比较两组运动前、后切迹出现率。结果运动前慢病组切迹出现率低于正常组(P=0.010)。运动后两组脉搏波均较运动前的波峰变高、波形变窄。运动后5、15、30、40 min慢病组切迹出现率同运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切迹出现率始终为100.0%;运动后5、15、30、40 min慢病组切迹出现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精准恒定功率运动可改变脉搏波波形,其可能作为运动疗法有效管控慢性病的指标,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浩孙兴国张也葛万刚席家宁陈荣张振英夏蕊马铭欣王冬王冬杨戈冯静杨戈冯静
关键词:运动疗法心肺运动试验慢性病
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3
2016年
目的通过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二级预防已经是临床共识,本研究旨在观察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运动心肺功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康复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优化药物治疗下没有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组在优化药物治疗下,根据运动心肺功能80%无氧阈运动强度,运动方式采用功率车或有功率标记的跑台;运动时间为30分钟/天,每周5次,共12周。在患者入选时和3个月后进行评估其运动心肺功能、心脏超声、6分钟步行距离、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运动负荷和运动时间。结果患者治疗12周后,对照组运动时间、无氧阈、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均有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康复治疗组患者按80%无氧阈运动强度功率运动康复治疗12周后患者运动时间、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及无氧阈分别增加23.3%、12.3%、14.8%、7.90%(P<0.05)。运动康复治疗组运动时间、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及无氧阈改变均显著超过对照组。结论在心肺运动试验客观定量功能评估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康复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病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慢性心衰患者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运动耐力、运动持续时间、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等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华张振英刘艳玲张建秀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慢性心力衰竭
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线粒体标志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线粒体标志物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及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6 d,检测心肌做功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血清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水平;随访治疗后6个月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ei指数、LVEF、6MWD、ADL评分、血清TFA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57、4.604、13.003、4.804、8.336,P<0.05),观察组的MLHFQ评分及血清CF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3、7.967,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515、5.460,P<0.05)。结论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线粒体标志物是与之相关的可能分子机制。
孙晓静王立中张振英张柳许志萍杨澄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体外反搏心脏康复线粒体功能
心肺运动指导个体化心衰患者康复的初步总结报告被引量:47
2015年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康复治疗和二级预防已经是临床共识,但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国内尚少。方法:选择10例CHF完成CPET评估,随机分为两组(n=5):对照组进行没有运动;运动组增加△50%W功率运动30 min/d,每周5 d,共12周。在治疗前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运动组12周后,运动持续时间从8 min显著提高到23 min(P<0.001);6分钟步行距离从394 m显著提高到470 m(P<0.05);生活质量评分从25分显著降低至3分(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改变(P>0.05);治疗前后的改变均显著小于运动组(P<0.01)。结论:在CPET客观定量功能评估指导制定个体化高强度运动康复安全有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刘艳玲孙兴国高华张振英冯静姜立清张健席家宁周京敏葛万刚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康复运动处方生活质量评分
负荷深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病人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22年
目的观察负荷深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负荷深呼吸康复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血氧饱和度(SaO_(2))]、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治疗3个月后FVC、FEV1、FEV1/FVC、SaO_(2)、SV、LVEF水平较高,LVEDD、LVESD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4个月SGRQ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且随时间增长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明显远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深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缓解期病人具有改善心肺功能的价值,并能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杨澄孙晓静张振英张柳许志萍王立中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肺功能生活质量
个体化精准运动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方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整体功能再提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精准运动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方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整体功能再提高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在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运动组(n=10)。全部患者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仅进行除运动康复之外的常规治疗指导;运动组患者进行12周个体化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介入前、介入后2周、康复后12周分别评估患者标准化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心脏超声、6 min步行距离(6MWD)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CPET,运动组患者完成12周全程运动康复治疗。组间比较显示,介入前和介入后2周,对照组和运动组患者CPET指标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6MWD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12周后,运动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kg))、峰值摄氧量(ml/(min·kg))、氧脉搏(ml/beat)和6MW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康复治疗12周后,运动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kg)、%pred)、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kg)、%pred)、峰值氧脉搏(ml/beat)和6MWD均较介入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介入后2周比较,无氧阈(ml/(min·kg))和峰值摄氧量(ml/(min·kg))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康复12周后无氧阈(ml/min)和峰值氧脉搏(ml/beat)较介入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ET指标与介入后2周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进行个体化运动康复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运动康复是介入术后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需要大量推广。
张振英孙兴国孙晓静孙晓静冯静席家宁台文琦刘方张也刘艳玲刘艳玲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运动锻炼心脏康复
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气效率和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气效率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的CHF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运动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运动组采用常规管理联合12周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评估康复治疗前和12周康复治疗后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超声、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运动组患者二氧化碳排出通气当量最低值[(31.7±3.4)vs(35.1±4.9),P<0.05]、二氧化碳排出通气当量斜率[(28.8±3.7)vs(32.8±5.1),P<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峰值摄氧量[(18.3±5.1)ml/(min·kg)vs(12.7±2.6)ml/(min·kg),P<0.01]、摄氧通气效率峰值平台[(38.2±6.5)vs(33.2±5.7),P<0.0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后运动组患者6MWD[(485.0±70.3)m vs(395.9±72.0)m,P<0.01]、LVEF[(42.5±6.5)%vs(38.2±4.8)%,P<0.0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QOL评分[(12.4±6.2)分vs(38.5±12.0)分,P<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个体化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可显著改善CHF患者通气效率和运动耐力,通气效率的改善参与了患者整体功能的提高。
张振英王立中孙晓静张柳许志萍杨澄李艳芳
关键词:肺通气身体耐力整体管理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与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本课题旨在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运动心肺功能(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CPET)整体变化,探讨不同负荷运动康复处方下康复治疗的效果.2...
高华张振英曹倩刘艳玲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心力衰竭心脏康复
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治
2001年
张金哲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我国小儿外科创始人,在小儿创伤急症及小儿腹部外科方面颇有造诣,在国际及国内小儿外科学术界享有盛名。
张金哲张振英马汝柏
关键词:儿童意外伤害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小儿创伤外科方学术界
心肺运动实验指导心衰患者个体化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康复治疗临床研究初步报告
李银俊孙兴国刘艳玲张振英冯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