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冬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安置肝脓肿引流管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安置肝脓肿引流管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肝脓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安置肝脓肿引流管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数目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感染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数目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也更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为3.57%,复发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安置肝脓肿引流管后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好。
- 孙光英杨丽雷冬梅
- 关键词:超声引导引流管肝脓肿
- 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5例行多阶段健康教育。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90.26±2.08分、94.33±3.24分、91.66±2.25分、95.48±3.36分、93.31±2.7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29.65±1.29分和27.83±3.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遵医行为、了解药物知识、良好生活习惯的百分比分别为86.67%、93.33%、84.44%、91.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多阶段健康教育,可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 雷冬梅
- 关键词:肺癌健康教育生活质量认知度
- 食管癌术后患者血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术120例患者为研究组A,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分为血栓组(30例)、非血栓组(90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术式选择、实验室指标、合并症、AJCC肿瘤分期、术后抗凝措施、实验室凝血指标等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血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拟定护理计划。结果研究组A单因素分析,基线资料比较中,血栓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血栓组,且心血管疾病、肝功能异常、骨折、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后预防血栓及治疗依从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 <0. 05);血栓组D-D、Fbg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功能异常、D-D是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预防血栓、治疗依从性优良等因素是保护因素。结论年龄、肝功能异常、D-D是影响食管癌术后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预防血栓、治疗依从性是保护因素,临床护理中可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拟定相应护理计划,降低DVT的发生率。
- 雷冬梅韩丰屹张静
- 关键词:食管癌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
- 探讨戴明循环护理模式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 2019年
- 目的:研究戴明循环护理模式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86例,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实行戴明循环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后,统计两组的发热情况、疼痛、脓腔恢复、血象变化等以及住院时间;再统计两组自理能力、疼痛评估、伤口感染程度、腹腔出血、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情况;最后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式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统计出来。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均能康复出院;对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在体温恢复、疼痛时间、脓腔恢复、血象改变、住院时间长短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戴明循环护理模式能够使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既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又能使并发症和治疗成本得到降低,值得推广。
- 杨丽孙光英雷冬梅
-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腹腔脓肿护理干预
- 细节护理干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干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共干预两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健康状况及格拉斯格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脏指数、平均动脉压和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光英杨丽雷冬梅王海艳
- 关键词:护理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 家属同步教育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观察家属同步教育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隐球菌脑膜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针对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比较两组家属疾病认知水平、护理能力水平、患者治疗依从性、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家属疾病知识水平、家属护理能力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等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家属同步教育应用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护理中,能够有效减轻家属及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家属护理能力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雷冬梅胡淑华杨丽
- 关键词:脑膜炎隐球菌
- 成人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 2019年
- 目的:探讨成人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我院确诊感染性腹泻的患者80例,对患者采取合理的用药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对腹泻常见致病菌进行检测,统计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职业等各项基本资料。结果:散居老人出现腹泻的情况显著高于其他职业(P<0.05),学生与干部职员患腹泻的几率较小(P<0.05);6-9月份出现腹泻的例数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9-12月份出现腹泻的情况较少(P<0.05);因轮状病毒感染而出现腹泻的患者人数显著与对照组患者(P>0.05),轮状病毒感染成为主要的感染原因;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的主要人群为15-35岁患者(P<0.05),细菌性腹泻的发病的主要人群为35-50岁患者(P<0.05)。结论:对成人感染性腹泻进行病原检测,常见的致病菌54株。6-9月份为腹泻发生较为频繁的时间段,20-35岁常在外就餐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的感染人群,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腹泻难以区分,预防应当针对专门人群进行。
- 雷冬梅杨丽孙光英
- 关键词:成人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预防措施
- 肝苏颗粒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研究肝苏颗粒联合替比夫定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替比夫定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肝苏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乙肝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转阴率分别为25.00%、61.67%,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1.67%、55.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苏颗粒联合替比夫定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HBs 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胡淑华冯佩璐江雪雷冬梅
- 关键词:肝苏颗粒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乙肝标志物肝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