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央央
-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局资助项目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MAP病程多呈自限性,预后多良好.SAP临床经过凶险,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与健康人和MAP患者相比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差异表达基因.
- 刘央央叶建新陈卫昌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轻症急性胰腺炎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病理生理过程
- CDX2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尾型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CDX2)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胃印戒细胞癌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肠型胃癌20例和正常胃黏膜15例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DX2的表达情况。结果 CDX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不表达,在肠型胃癌和胃印戒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和44.6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CDX2的表达与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X2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0.05)。结论CDX2在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
- 叶淑芳刘央央施骅朱晚林练庆武
- 关键词:胃肿瘤印戒细胞癌
- 老年人急性胰腺炎209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回顾性分析209例老年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17例非老年AP患者进行比较,总结老年AP患者的临床特点。
- 栾富娟刘央央徐先泉陈卫昌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发病率AP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有关指标与同期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LAP)比较。结果 HAP常不伴有血淀粉酶(AMS)的明显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血清Ca2+呈负相关(P<0.05);与LAP相比,HAP发病年龄低,男性发病率高,脂肪肝、重型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HAP以中青年男性患者为主,血清TG高,病情重;在诊断和治疗上既有急性胰腺炎的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需引起重视。
- 刘央央陈卫昌栾富娟
- 关键词:高脂血症胰腺炎
- 胃肠免疫标志物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4例胃印戒细胞癌中胃免疫表型标志物MUC1、MUC5AC和肠免疫表型标志物MUC2、CD10的表达。[结果]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表达水平与印戒细胞癌形态学分型无关(P>0.05)。MUC2、CD10在进展期癌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早期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UC1、MUC5AC在进展期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早期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胃型印戒细胞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肠型和混合型印戒细胞癌(P<0.05)。[结论]胃型印戒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均较肠型和混合型印戒细胞癌好。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对胃印戒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叶淑芳毛卫波黄渊刘央央朱忆凌黎庆荣施骅
- 关键词:胃肿瘤印戒细胞癌免疫表型分型免疫组织化学
- 生长抑素联合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肠梗阻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介入性动脉灌注化疗在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以探索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符合纳入条件的恶性肠梗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常规组15例,生长抑制组15例,低剂量动脉灌注化疗组15例以及生长抑素加低剂量动脉灌注化疗组15例。比较4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缓解的持续时间以及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表明含生长抑素组的胃肠减压量和症状缓解时间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尤其是症状缓解时间上要明显快于常规组和动脉灌注化疗组(P〈0.05);动脉灌注化疗组和生长抑素+动脉动脉灌注化疗组在生存时间和症状缓解的持续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和生长抑素组(P〈0.05)。结论 在恶性肠梗阻的治疗中生长抑素有利减少胃肠减压量,快速缓解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有助于提高恶性梗阻的症状缓解的维持时间和延长患者生存期。联合生长抑素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有利于短时间缓解症状的同时延长症状缓解时间间期,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 傅丽霞汪剑波叶斌潘俊娣刘央央赵中伟
- 关键词:生长抑素恶性肠梗阻动脉灌注化疗
- 超声内镜辅助下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于应用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上消化道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先行超声内镜检查。再采用ESD进行治疗,比较术前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治疗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记录手术耗时、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残留复发率。结果食管病变6例,其中早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各1例,平滑肌瘤4例;胃内病变14例,其中胃早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各3例,异位胰腺1例,间质瘤7例。术前EUS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为100%。手术时间16~100(32.8±15.7)min;整块切除率85%.出血率为20%,穿孔率10%,术后随访1~12个月,无残留与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准确率高.超声内镜辅助下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
- 叶淑芳朱晚林叶秀津兰延美刘央央
-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 单倍剂量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联合西甲硅油乳剂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3年
- 背景:良好的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必要前提。双倍剂量(45 mL x2)磷酸钠盐口服溶液用于肠道准备清洁效果良好,但易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目的:评价单倍剂量(45 mL)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联合消泡剂西甲硅油乳剂用于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纳入疑有结直肠病变而拟接受结肠镜检查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检查当日晨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45 mL+温开水750 mL,1 h后口服西甲硅油乳剂30 mL;对照组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90 mL+温开水1500 mL。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祛泡效果、术后腹胀程度、结肠镜检查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肠道清洁效果与对照组相似(A、B级:89.1%对80.0%,P>0.05),祛泡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A、B级:83.6%对56.4%,P<0.05),术后腹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无或轻度腹胀:89.1%对70.9%,P<0.05),结肠镜检查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7.1±3.2)min对(9.2±3.7)min,P<0·05]。结论:单倍剂量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联合西甲硅油乳剂用于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效果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高,值得推荐应用于临床。
- 杨叶刘央央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磷酸钠盐随机对照试验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 定量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血浆DNA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5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血浆样本,采用微量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浆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浆DNA含量,比较分析血浆DNA水平与AP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SAP组、MAP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DNA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24.84、7.60和5.23ng/ml.60例AP患者血浆D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6),SAP组明显高于MAP组及健康对照组(P值分别=0.006和0.000),MAP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以SAP组与MAP组血浆DNA含量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95%可信区间为0.773~0.989).以血浆DNA≥11.20 ng/ml为临界值,以血浆DNA含量诊断SAP的敏感度为19/20%,特异度为72.5%.血浆DNA含量与AP患者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血清Ca2+、血清CRP正相关(P值分别=0.001、0.013、0.000、0.001).结论 血浆DNA水平与AP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有可能成为AP病程监测及SAP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 刘央央叶建新陈卫昌
-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聚合酶链反应DNA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N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定量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血浆DNA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以及5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浆样本,采用“微量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浆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浆DNA的含量,比较分析血浆DNA水平与AP临床相关性,并作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结果(1)SAP组、MAP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DNA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21.29ng/ml、6.52ng/ml和4.48ng/ml,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60例AP患者血浆D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6);SAP组明显高于M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06,P=0.000),而MAP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322);(3)以SAP组与MAP组血浆DNA含量所作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可信区间为0.762-0.987),以血浆DNA≥9.60ng/ml为临界值,血浆DNA对SAP诊断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71.4%;④血浆DNA水平与AP患者APACHE—II评分、Ranson评分、血清Ca2+、血清CRP密切相关(P=-0.001,P=-0.013,P=0.000,P=-0.001),与住院天数无明显相关性(P=-0.08)。结论血浆循环DNA水平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AP的病程监测以及SAP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 刘央央陈卫昌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浆循环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