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克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油菜
  • 3篇生境
  • 3篇白菜
  • 3篇白菜型
  • 3篇白菜型油菜
  • 2篇地理分布
  • 2篇致危因素
  • 2篇生境条件
  • 2篇黄籽
  • 2篇核型
  • 2篇核型分析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 1篇野生
  • 1篇遗传资源
  • 1篇油菜产量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油菜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养分

机构

  • 4篇西藏农牧学院
  • 4篇西藏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西藏农牧科学...

作者

  • 8篇安克杰
  • 5篇旦巴
  • 3篇钟政昌
  • 3篇陈竹君
  • 3篇何燕
  • 3篇杨爽
  • 3篇李梦寒
  • 3篇杨春蕾
  • 2篇次仁白珍
  • 1篇罗建
  • 1篇昌西
  • 1篇次德吉
  • 1篇蒙祖庆
  • 1篇王忠红
  • 1篇王建林
  • 1篇魏忠强
  • 1篇赵国庆

传媒

  • 2篇西藏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西藏农业科技
  • 1篇高原农业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锯末作基质在豌豆苗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锯末、羊粪、尿素作为基质,以豌豆为试验材料进行基质配比的筛选研究。通过对豌豆出苗率(成活率)、茎粗、株高、含糖量、干重、鲜重、叶绿素、分枝数的试验,结果表明,T_1、T_2、T_3处理除了含糖量以外,其他指标都较为理想。在整个处理当中T_5处理在各个指标方面都比较整齐。因此,本次试验T_1、T_2、T_3、T_5处理较为理想。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锯末作基质进行无土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安克杰王忠红魏忠强旦巴
关键词:锯末基质
西藏地区手掌参生境条件及致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对西藏地区手掌参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西藏地区手掌参濒危的原因,以期为野生手掌参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手掌参分布范围狭窄,种群规模小,多呈零星或零星小片分布于藏南和藏东南部分县域的局部地区。手掌参生长于海拔2800 m^4600 m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草地生境中,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分布区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手掌参濒危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是其繁殖能力和繁殖效率低,市场需求的掠夺性、采集方式的致死性、采集时间过早、人为滥采滥挖等人为干扰因素和生境的破碎化是主要的外部致危因素,手掌参濒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杨爽钟政昌陈竹君杨春蕾崔建钊安克杰
关键词:地理分布生境致危因素
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均带有1对随体。核型类型均为对称型2A型。染色体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染色体长度比变幅为1.60~1.91,平均臂比为1.33~1.52,不对称指数介于56.08%~58.85%之间。以核型不对称性评定参试材料进化程度,塔巴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高,夏鲁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低;核型特征聚类将8份材料分为3组。进化和聚类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进化速度较慢,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李梦寒次仁白珍安克杰何燕旦巴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黄籽核型分析
西藏地区野生手掌参生境土壤的养分状况被引量:4
2017年
为手掌参种质资源的异地保存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踏查和土壤取样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野生手掌参的典型分布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西藏地区,手掌参野生资源生长于海拔2 800~4 600m且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和林间草地生境中,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全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较大;西南手掌参适宜生长于酸性至微酸性土壤。西藏林芝地区的手掌参原生境土壤肥力优于其他产区。
杨爽陈竹君钟政昌杨春蕾崔建钊赵国庆安克杰
关键词:土壤养分
西藏地区手掌参的生境条件及致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对西藏地区手掌参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西藏地区手掌参濒危的原因,以期为野生手掌参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手掌参分布范围狭窄,种群规模小,多呈零星或零星小片分布于藏南和藏东南各县域的局部地区。手掌参生长于海拔2800~4600 m,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草地生境中,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分布区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手掌参濒危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是其繁殖能力和繁殖效率低,市场需求的掠夺性、采集方式的致死性、采集时间过早、人为滥采滥挖等干扰因素和生境的破碎化是主要的外部致危因素,手掌参濒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杨春蕾钟政昌罗建杨爽陈竹君崔建钊安克杰
关键词:地理分布生境致危因素
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及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褐籽品种"嘎壤油菜"和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细胞学信息,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二倍体,均由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有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带有随体;染色体组成结构、核型参数具有一定的差异,褐籽品种的核型参数均大于黄籽品种。褐籽品种"嘎壤油菜"进化程度较高,为中间类型2B型,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进化程度较低,较为原始,为对称类型1A型。
李梦寒次仁白珍安克杰何燕旦巴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黄籽核型分析
西藏部分地方白菜型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白菜型油菜产量与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关联度排列如下:为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主花序角果>有效分枝数>株高>千粒重>分枝总数>分枝高度。说明影响油菜单株产量主要取决于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主花序角果数。
许进鸿安克杰次德吉蒙祖庆旦巴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农艺性状
西藏野生油菜与栽培油菜遗传资源比较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主要对西藏栽培油菜与野生油菜遗传资源的表型性状、抗寒性、含油率、熟期和千粒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子叶类型最为丰富;野生芥菜型油菜和野生白菜型油菜以宽萼片为主,栽培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以中萼片为主;野生白菜型油菜的抗寒性强于其他油菜,栽培芥菜型油菜抗寒性较栽培白菜型和野生芥菜型好;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种质资源的含油率大多超过40%,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含油率高于栽培油菜含油率;在山南和日喀则,无论是野生型油菜种质资源,还是栽培型油菜种质资源,除极早熟外分布有不同熟期的油菜类型;千粒重大于5g的种质资源中,野生白菜型和栽培芥菜型油菜所占比重较大。野生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的千粒重以1~5g的居多,而千粒重小于1g的种质资源分布在野生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中;野生油菜的成熟期比栽培油菜要早20~40d。
安克杰许进鸿李梦寒何燕昌西王建林旦巴
关键词:栽培油菜遗传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