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华
- 作品数:34 被引量:247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机械工程更多>>
- 高技术企业创业早期成长阶段的管理问题被引量:9
- 2005年
- 对高技术企业创业早期成长阶段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了高技术企业创业早期的动因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早期成长阶段管理因素的统计分析得出对影响早期创业成功的三大类因素,指出了高技术企业创业早期成长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排序,运用统计分析手段得出影响高技术企业创业失败的5个因素,进而提出了早期创业的管理系统及其管理的一般特点和相应的管理原则。
- 聂锐孟晓华
- 关键词:管理因素
- 基于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环境责任理论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企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环境保护问题,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使得企业环境责任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环境信息披露有强制被动和主动自愿之别,从这一视角去分析企业环境责任的基础理论是不同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理论、环境公共信托理论可以更好解释企业强制承担环境责任,披露环境信息的必要性;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可以解释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并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重要性.
- 徐心莹朱云丽孟晓华
-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环境信息披露理论辨析
- 全局主成分分析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全面考察了国家与地区采用的以及一些理论研究中提出的众多具有动态特性的科技创新指标,判断研究筛选出能够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13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实证对象,对10年23个指标的三维立体时序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立体数据中的全局主因子,简明扼要地把握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内部结构,揭示出科技创新指标之间本质的联系,从而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孟晓华仇国阳崔志明
- 关键词:全局主成分分析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 多产品现金盈亏平衡的动态时序临界收益确定法
- 2001年
- 本文针对传统多产品现金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运用动态时序临界收益法确定多产品的现金盈 亏平衡点,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与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 费湘军孟晓华
- 关键词:企业
- 高技术企业创业管理研究
- 该论文探索了高技术企业创业的一般管理规律或特点.首先界定了狭义创业的概念,提出高技术企业的创业生命周期--概念期、创立、早期成长期和高速成长期,以及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创业阶段分别进行了管理规律的研究.第一,探...
- 孟晓华
- 关键词:创业管理高速成长期管理规律
-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技术预测研究——第一轮“德尔菲”调查被引量:4
- 2004年
- 本文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技术预测程序中的第一轮德尔菲调查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结合江苏省信息与通信领域技术预测实践的基础上 ,对技术预测第一轮德尔菲调查目标、问卷的设计方法、调查效果的评价以及组织实施进行较详细的探讨 。
- 孟晓华崔志明
- 关键词:德尔菲
-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技术预见实证研究——基于两轮“德尔菲”调查被引量:9
- 2005年
- 基于“需求定位”面向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技术预见正成为科技规划与决策的重要工具。本文针对江苏省信息技术与通信领域技术预见的实践,阐述两轮“市场德尔菲”调查的方法与过程,调查评估各备选技术项目的重要度、预期效果、制约因素、实现途径及研发水平,预测项目的实现时间。研究筛选并结合专家论证,形成江苏省信息技术与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清单,为地区“十一五”科技规划提供了支撑。本文探讨的预见研究方法对其它领域的技术预见也具有重要的普适意义。
- 孟晓华崔志明
- 关键词:技术预见
- 大学校长之背景特征与大学绩效分析——基于高阶理论的视角被引量:19
- 2012年
- 为发现大学校长对大学绩效影响的共性背景特征,本文以高阶理论为理论依据,全面分析大学校长的人口统计学背景、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和学术背景对大学绩效的影响。通过对2007-2010年期间大学进步较快与退步较快两组样本的对比,本研究发现了两组大学校长在教育背景、工作背景方面诸多不同于直觉的实证结论,而在人口统计学背景、学术背景方面无明显差别。
- 孟晓华张振波张曾
- 关键词:大学校长高阶理论
- 广义加权平均组合预测在市场需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1年
- 运用广义加权平均组合预测模型进行市场需求预测 ,以克服传统的单一市场预测方法的不足。通过实例分析研究 ,组合预测能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 孟晓华汤建影
- 关键词:组合预测
- 苏州市人才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6
- 2006年
- 通过对苏州社会经济与人才发展状况及相关性分析,建立苏州市人才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我市各地区人才综合竞争力水平及人才开发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宏观指导全社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 张厚和方培华孙伟冯鹰孟晓华王玉玫
- 关键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