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高峰

作品数:47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化疗
  • 17篇放疗
  • 16篇细胞
  • 15篇肿瘤
  • 14篇鼻咽
  • 14篇鼻咽癌
  • 13篇晚期
  • 9篇调强
  • 9篇小细胞
  • 9篇非小细胞
  • 9篇肺癌
  • 8篇适形
  • 8篇肝癌
  • 7篇调强放疗
  • 7篇顺铂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三维适形
  • 6篇食管

机构

  • 3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李高峰
  • 28篇李桂生
  • 20篇宁四海
  • 14篇黄健
  • 12篇陈龙华
  • 11篇周建红
  • 10篇杨春旭
  • 7篇黄跃胜
  • 6篇黄东宁
  • 6篇黄海欣
  • 5篇陈绍俊
  • 5篇王占宇
  • 5篇莫玉珍
  • 5篇吴德华
  • 3篇王宏梅
  • 3篇张洪波
  • 3篇郑志勇
  • 3篇龙雨松
  • 3篇秦梅
  • 3篇陈达桂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广东医学
  • 2篇河南肿瘤学杂...
  • 2篇四川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戊酸钠上调NM23H1基因的表达来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细胞迁移
2014年
乳腺癌是女性中一种高发的肿瘤,具有高度的变异性,从无痛性乳癌到致死性乳癌。丙戊酸钠(VPA)是临床唯一使用的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DACI)。然而在临床和动物实验上丙戊酸钠在乳腺癌使用的研究结果是相互矛盾的,也是不充分的。此外,我们对乳腺癌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的内在关系也是不清楚的。我们猜测丙戊酸钠能上调NM23H1基因的表达,并且能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或侵袭。我们的试验结果发现在浓度为O.8~3.2mM/L的丙戊酸钠上调NM23H1基因的表达,与剂量有关,并且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上调NM23H1的表达可能是丙戊酸钠的抗癌机制之一。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丙戊酸钠可以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李高峰钱淘来李桂生杨春旭
关键词:丙戊酸钠NM23H1基因迁移
ATM基因经RNAi表达沉默后对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ATM基因经RNAi表达沉默后对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含有ATM干扰片段的慢病毒转染至原发性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经不同剂量照射后培养细胞,观察干扰前后HepG2细胞照射细胞集落形成率,利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拟合线性二次曲线模型和单击多靶模型,计算出放射生物学参数。结果:HepG2细胞干扰前后D0值分别为:3.0870±0.0337、3.2373±0.0367,Dq值分别1.7490±0.0609、1.5076±0.0220,α/β值分别0.7530±0.1209、3.4510±0.0340,干扰前后D0、Dq、α/β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放射增敏比SER=1.3099。结论:ATM基因的表达水平可影响肝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ATM基因沉默表达后改变了肝癌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起到放射增敏作用。ATM基因可能在原发性肝癌放射敏感性中起重要作用。
易汉杰陈龙华李高峰
关键词:肝肿瘤ATMRNAI
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65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介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65例患者先行介入化疗,随后行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35例,无变化7例,1、2、3年存活率分别为82.2%、54.5%、30.3%。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副作用,但经处理后均能完成治疗。结论介入化疗联合放疗能提高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毒副作用可耐受。
李高峰
关键词:介入化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HIF-1α基因表达沉默对鼻咽癌组织VEGF和CXCR4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在乏氧条件下,HIF-1α、VEGF及CXCR4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HIF-1α与VEGF和CXCR4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乏氧时相HIF-1α、VEGF及CXCR4 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ol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构建特异性的HIF-1α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鼻咽癌细胞,杀稻瘟菌素进行药物筛选,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表达沉默后,鼻咽癌细胞VEGF和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在乏氧条件下,鼻咽癌细胞CNE2HIF-1α mRNA表达稳定,蛋白表达增强,VEGF及CXCR4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利用特异性的HIF-1α慢病毒干扰鼻咽癌细胞CNE2,CNE2细胞中HIF-1α表达降低了81%,说明HIF-1α载体构建成功。HIF-1α表达沉默后,VEGF及CXCR4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乏氧可以诱导鼻咽癌细胞HIF-1α、VEGF和CXCR4的表达,且VEGF和CXCR4的表达受HIF-1α的表达调控。
吴德华朱晓霞张洪波李高峰陈龙华
关键词:鼻咽肿瘤RNA干扰
原发性肝癌患者ATM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ATM基因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TM mRNA的表达。结果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ATM表达阳性率为(164.40±42.21)%,较正常人的表达率(51.50±6.49)%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38.054,P<0.01)。结论ATM在肝癌患者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肝癌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李高峰王宏梅陈龙华
关键词: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致食管损伤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时,放射所致3~5级(RTOG标准)食管损伤的临床和剂量学相关因素。方法1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放射所致3~5级(RTOG标准)食管损伤的临床和剂量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参数为:性别,年龄,一般状态,体重指数,序贯化疗,同期化疗,隆突下淋巴结,治疗前体重下降,整个食管平均剂量,最大剂量点,食管接受>50Gy的百分比。依据RTOG标准,分析早期和晚期3~5级食管损伤。结果198例中,24例(12.12%)发展为早期和晚期3~5级的食管损伤,其中7例包括早期和晚期损伤,1例死于食管穿孔。同期化疗和食管的最大剂量点≥50Gy与3~5级食管损伤明显有关(r=0.674,r=0.766,P<0.05)。其中同期化疗的55例(27.78%),23例(47.27%)有3~5级食管损伤。最大剂量点<50Gy的患者,3例有3~5级食管损伤(P<0.05)发生。结沦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时,放射所致3~5级(RTOG标准)食管损伤与放化疗同期进行和最大剂量点≥50Gy明显相关。
李高峰吴德华李桂生陈龙华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食管损伤
国产多烯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国产多烯紫杉醇(多帕菲)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方法】选择晚期乳腺癌患者36例,采用多帕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多帕菲60mg/m^2静滴,d1,每周一次×3次,卡培他滨900~1000mg/m^2,口服,d1~d14,每21d为一周期,至少用3个周期。全组化疗共50周期,中位周期数3周期(2~6周期)。【结果】CR3例,PR6例,SD12例,PD15例,总有效率(CR+PR)25%。全组中位缓解期5个月(2~14个月)。主要剂量毒性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0.56%(11/36)。【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
李高峰熊石龙李桂生宁四海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共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FOLFOX方案化疗失败后,予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治疗方案:伊力替康:250~300 mg/m2,静脉滴注1 h/d;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d;21 d/周期。病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即停止化疗,每2~3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最多化疗6个周期。观察其疗效、毒副作用及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15例,无完全缓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3.4个月。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疲倦/食欲下降,发生率分别为73%和70%。最常见的3、4度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0%和13%。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化疗中,有效率较高,毒副作用能够耐受,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化疗方案。
周建红李桂生李高峰黄建
关键词:伊立替康雷替曲塞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
ATM基因表达沉默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ATM基因表达沉默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人ATM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L1、L2,包装成慢病毒;用含ATM特异性干扰片段的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RT-PCR鉴定干扰后ATM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ATM干扰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ATM的相对表达量阴性对照组与未感染病毒组表达水平接近;病毒感染的L1、L2组表达量低于未感染病毒组(P<0.01);L1、L2组与阴性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两干扰组L1、L2组之间的表达量也有差异,L2组降低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L2组沉默效率更高,表达量仅为对照的15.52%,即干扰率为84.48%。MTT法检测结果示ATM基因表达沉默后感染和未感染的HepG2细胞增殖速度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构建ATM基因siRNA慢病毒RNAi表达载体;ATM表达水平减低后,肝癌细胞体外生长无显著抑制。
李高峰王宏梅陈龙华
关键词:基因表达肝肿瘤
RNAi对肝癌细胞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ATM基因表达沉默对肝癌细胞辐射增敏的影响。方法采用含ATM干扰片段的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将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给予不同剂量照射,照射后继续培养细胞,研究RNAi前后HepG2细胞照射后继续细胞集落形成率,利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拟和线性二次曲线模型和单击多靶模型,得出放射生物学参数。结果 HepG2细胞干扰前后D0值分别为:3.37±0.03、3.50±0.06,Dq值分别为1.73±0.02、1.21±0.03,α/β值分别0.72±0.11、3.52±0.30,D0、Dq、α/β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放射增敏比SER=1.37。结论 RNAiATM基因可以改变肝癌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达到放射增敏的目的。ATM有望成为肝癌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李高峰王宏梅陈龙华
关键词:ATM肝癌RNAI放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