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电光
  • 2篇多传感器
  • 2篇多基地雷达
  • 2篇多目标
  • 2篇雷达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电光开关
  • 1篇电路
  • 1篇电信号
  • 1篇调制
  • 1篇调制电路
  • 1篇多传感器多目...
  • 1篇多传感器多目...
  • 1篇多目标跟踪
  • 1篇多目标数据关...
  • 1篇行人
  • 1篇延时
  • 1篇时延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陈伟
  • 2篇陈卫东
  • 2篇梁昊
  • 2篇王东进
  • 1篇葛爱军
  • 1篇郎佳红
  • 1篇雍海林
  • 1篇冯德仁
  • 1篇廖胜凯
  • 1篇蒋顺利
  • 1篇彭承志
  • 1篇徐波
  • 1篇王世祥
  • 1篇徐昱

传媒

  • 2篇火控雷达技术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一维测量的多传感器多目标数据关联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在S-D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一维测量数据的多基地雷达多目标数据关联的方法。在每个传感器仅能给出目标的一维距离和量测信息,并且同时存在虚警的条件下,该方法首先利用4维组合的冗余信息对各传感器的量测值进行组合筛选,然后由4维分配算法进行多目标的数据关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多目标的正确关联概率。
葛爱军王东进陈卫东陈伟
关键词:数据关联多基地雷达
45kHz,2kV电光调制电路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差分相移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对高速电光调制电路的需求,利用固体开关技术和变压器隔离技术,设计出了重复频率为45kHz、输出脉冲电压达到2kV的电光调制电路,该电光调制电路由两部分组成,正负1kV高压脉冲产生电路,其中正1kV高压脉冲的上升沿为50.44ns,下降沿为44.6ns,负1kV高压脉冲下降沿为52.29ns,上升沿为50.44ns。普克尔盒调制电路与光路进行联调,光路的消光比达到23dB,完全满足了消光比为20dB的实验需求。
陈伟梁昊廖胜凯徐昱彭承志
关键词:功率MOSFET高压脉冲
基于GPS和自包含传感器的行人室内外无缝定位算法研究
随着导航定位功能在手机中的普及和基于位置服务LBS/(Location-Based Service/)的蓬勃发展,对行人导航定位技术准确性、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日益迫切。然而,作为目前行人导航领域的重要定位手段,美国全球...
陈伟
关键词:PDR肌电信号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应用于光子调制的Pockels Cell前馈驱动源驱动脉冲传输时延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研制了一种基于直流调制技术应用于光子调制的Pockels Cell前馈驱动源,针对线路中分布参数对行波传播的散射作用,建立了驱动脉冲信号在电路中传输的等值电路模型,分析了分布参数散射作用对功率开关器件触发导通延时的影响.分析得出因电路分布参数对开关驱动信号的散射,造成驱动脉冲信号前沿变缓,进而导致功率开关器件触发导通延时以及功率脉冲波前沿上升时间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脉冲传输的时延的结论.通过改进驱动电路、优化电路布线、添加LC网络匹配电路等措施,改善了驱动脉冲传输时延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经综合改进后电路的驱动脉冲传输时延下降至100ns,相比未改进前300ns左右时延改进效果显著.
郎佳红蒋顺利冯德仁徐波王世祥梁昊陈伟雍海林
关键词:电光开关分布参数
基于一维测量的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起始
2005年
针对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中的航迹起始问题,在各个传感器仅有一维量测数据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距离和信息的多目标航迹起始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约束和空间聚类对航迹起始阶段第一和第二周期的组合进行有效删减,再用跟踪门的方法建立航迹。仿真结果表明该航迹起始方法可以有效抑制一维量测下的组合爆炸,显著降低航迹起始的处理量,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陈伟陈卫东王东进
关键词: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多基地雷达航迹起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