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韬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学科
  • 1篇抑瘤
  • 1篇增生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原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癌
  • 1篇前列腺特异
  • 1篇前列腺特异性
  • 1篇前列腺特异性...
  • 1篇系感染
  • 1篇腺癌
  • 1篇良性增生
  • 1篇泌尿
  • 1篇泌尿系
  • 1篇泌尿系感染
  • 1篇免疫调节
  • 1篇耐药
  • 1篇耐药分析

机构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4篇姜韬
  • 3篇郭俊杰
  • 1篇姚淑娟
  • 1篇吴淑琴
  • 1篇赵明
  • 1篇吴艳敏
  • 1篇孙茂利
  • 1篇郭家
  • 1篇张文才
  • 1篇张岩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学诊断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508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留取中段尿,分别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VITEKAutoMicrobic(AMS)进行菌种鉴定,用ATBFungus(AT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08例泌尿系感染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4种223株,其中以真菌光滑念珠菌为主,占14.3%,其次为白色念珠菌占12.5%,变性杆菌12.1%。讨论尽早开展病原学诊断及药敏实验,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并可避免盲目使用高级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姜韬郭俊杰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
AR、Ki67及PSA检测在前列腺癌、皮内瘤及良性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AR、Ki67及PSA检测在前列腺癌、皮内瘤及良性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三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组织标本44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组织标本23例及前列腺穿刺物28例,所有组织标本术前均未经放化疗及激素等治疗,术后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按病理分级分为前列腺癌(48例,其中高分化13例、中分化15例、低分化20例)、皮内瘤(21例)及前列腺良性增生(26例)三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Ki67及PSA在前列腺癌、皮内瘤及良性增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R在PCa、PIN、BPH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依次递增,分别为62.5%、71.4%、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PCa、PIN、BPH组织中的表达阳性依次递减,分别是64.6%、47.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在PCa、PIN、BPH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9%、81.0%、8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在PCa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8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PCa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30.8%、66.7%、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在PCa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3%、86.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和Ki67可以用于鉴别PCa与PIN、BPH,而组织PSA检测对于鉴别PCa的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姜韬张岩赵明张文才辜振刚孙茂利
关键词:前列腺癌
跨学科交叉设计编写PBL案例的几点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跨学科交叉设计PBL案例的编写方法。方法在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背景下,以病原生物学为核心,以精心设计的连环问题为线索,采用多学科知识整合、跨学科编写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案例取自真实的临床病例,分环节、跨时间编写,辅以多媒体、临床检查报告单以及医患角色多角度扮演,基础和临床多学科教师共同编写、反复推敲可行性,经过教学应用后做最后修改,确定。结果在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应用后,学生的参与性、自学意识和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学习目标。结论跨学科编写的PBL案例是PBL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郭俊杰吴艳敏姜韬郭家姚淑娟吴淑琴
关键词:跨学科
青春双歧杆菌细胞壁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青春双歧杆菌细胞壁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青春双歧杆菌细胞壁腹腔注射于KM小鼠,以ELISA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1、IL-12及TNF-α的含量,采用MTT法测定双歧杆菌细胞壁体外对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青春双歧杆菌细胞壁注射组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IL-12及TNF-α的含量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双歧杆菌细胞壁在体外均能抑制T24细胞生长,且浓度越大,对该细胞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青春双歧杆菌细胞壁成分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之分泌多量的IL-1、IL-12及TNF-α,并且在体外能抑制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郭俊杰姜韬
关键词:抑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