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明波

作品数:2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6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甲骨
  • 6篇甲骨文
  • 5篇铜器
  • 5篇青铜
  • 5篇青铜器
  • 5篇青铜器研究
  • 5篇金石
  • 5篇金石学
  • 5篇考古
  • 5篇考古学
  • 5篇古学
  • 4篇旅游
  • 3篇羌族
  • 3篇文化
  • 3篇文化旅游
  • 2篇中国古代史
  • 2篇旅游产品
  • 2篇古代史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22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3篇徐明波
  • 2篇张启容
  • 1篇袁纪玮
  • 1篇赵海红
  • 1篇彭裕商
  • 1篇韩黎
  • 1篇刘丹
  • 1篇晋超
  • 1篇蒲丹
  • 1篇罗建军
  • 1篇蒋雪琴

传媒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郭沫若学刊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四川旅游学院...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技术与市场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求索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文史杂志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沧桑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史料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3年
《中国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内容繁多,要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知识,教学中有效运用史料是必不可少的。史料包括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传史料等。通过恰当的史料运用,既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与探索众多历史现象背后复杂的因果关系,也可通过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形成学习者对历史的认识。
张启容徐明波
关键词:史料中国古代史
高师《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探析
2012年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其教学改革对培养高校优秀专业人才有着重要意义。重视田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中国古代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首先是改革教学内容,融入田野调查方法;其次是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最后是有效利用小学期,延伸课堂教学。
徐明波张启容
关键词:田野调查
文化休闲商业街的开发与创新——以成都锦里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文化休闲商业街区是城市文化品牌、休闲生活、商业聚集的最好方式。文化休闲商业街的开发与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都市旅游的重点。文章以成都锦里为例,提出高水平的文化创意是文化休闲商业街开发成功的核心,文化空间的营造是文化真实性体验得以实现的途径。
徐明波晋超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空间
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郭沫若甲骨文、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郭沫若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与他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的方法密切相关。在甲骨文研究中郭沫若提出要重视地层、伴出器物的研究,对甲骨文断代有着重要启发作用。郭沫若还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对甲骨文进行研究,按字体风格不同将甲骨卜辞分为不同的王世。同时还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青铜器进行系统的整理,从青铜器的形制、纹饰等方面出发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其所创"标准器断代法"在青铜器研究中建立了殷周青铜器研究的新体系,开创了新局面。
徐明波
关键词:甲骨文青铜器考古学
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郭沫若甲骨文、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正>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在认识和研究郭沫若甲骨文、金文考释和商周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对他自觉运用考古学方法在甲骨文自身规律的发现和研究方面、青铜...
徐明波
文献传递
灾后四川大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四川是大禹的出生地,四川的大禹文化包含了大禹文化遗址遗迹和抗灾文化、羌文化、水文化、巴蜀文化等内涵。在四川旅游灾后恢复重建中,要整合多项大禹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禹文化旅游圈。
徐明波晋超
关键词:大禹文化旅游
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过程中的英国因素
2014年
1927年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中的一件大事,中国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值得肯定和骄傲。收回英租界的过程中,英国自身因素对英租界成功收回客观上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大革命时期,英国由"强硬"变为"怀柔"的对华政策直接影响了英国官员对"一·三惨案"后形势的判断;野心勃勃的英国殖民者不甘心放手交还英租界,也采取了武力威胁的方式企图让国民政府屈服,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英国没有得逞。
刘丹徐明波蒋雪琴蒲丹
关键词:英租界怀柔政策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2007年
李白《蜀道难》一出,世人即以为奇.殷璠《河岳英灵集》言:“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稍后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宴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徐明波晋超
关键词:《蜀道难》《河岳英灵集》情结殷璠为文
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郭沫若甲骨文、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郭沫若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与他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的方法密切相关。在甲骨文研究中郭沫若提出要重视地层、伴出器物的研究,对甲骨文断代有着重要启发作用。郭沫若还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对甲骨文进行研究...
徐明波
关键词:甲骨文青铜器考古学
文献传递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域发展研究——以绵阳清漪江流域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2016年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将民族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绵阳清漪江流域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要依据"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的原则来进行,其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产业融合,共生发展。
徐明波罗建军
关键词: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融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