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并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口经济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书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途径被引量:3
- 2016年
-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文章从书法传统与创新之辩、字体设计与书法之辩两个方面入手,论述书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从书法艺术所包含的元素、不同造型的书法艺术等方面阐述书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表现途径,以期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利于设计者更好地进行创新。
- 李云并
- 关键词:书法视觉传达线条
- 高校书法社团组织结构系统论——以海口经济学院书法社团为例
- 2017年
- 书法社团作为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有的功能和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海口经济学院书法社团为例,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书法社团结构设置的微观路径,以期为书法社团提供一种合理的组织结构。
- 李云并
- 关键词:系统论
- 易大厂篆刻入印文字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易大厂是民国时期著名篆刻家,其用刀爽利泼辣,章法活泼多变,书写性很强,特别是其对入印文字很有考究。本文在广泛搜集易大厂遗留下来的图文资料基础上,主要就入印文字的假借、通假,尤其是入印文字的省形等方面分析其篆刻艺术独树一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其在篆刻艺术上的重要地位,为当今篆刻创作的入印文字提供参照。
- 李云并
- 关键词:篆刻
- 略谈草书创作的几个途径被引量:1
- 2015年
- 草书创作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人对于草书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龙飞凤舞"的印象上,所以正确认识草书的创作途径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对草书的创作进行剖析,希望有助于提高书法爱好者的草书创作水平。
- 李云并
- 关键词:草书临帖
- 易大厂篆刻艺术研究
- 易大厂是民国时期著名书法篆刻家,并在绘画、诗词、佛学、金石学、音乐等领域甚有建树。尤其在篆刻方面,其创作方法和风格迥异于“黔山派”诸弟子,用刀爽利泼辣,章法活泼多变,气息古拙厚实,以刀代笔,书写性很强,特别是其对入印文字...
- 李云并
- 关键词:篆刻
- 易大厂生平及交游考略
- 2013年
- 一易大厂生平家世考
(一) 易大厂生平
易大厂(一八七四—一九四一),名廷憙,原名开骐,字季復,易之谦第三子,广东鹤山沙坪镇玉桥村人。庚子科考由县案元进邑庠生,精通经史,善词章,精金石雕刻之学,娶沈氏。后进入广雅书院,学习经、史、理、文,致力于朴学,同浙江朱蓉生、广东廖廷相友好,为广东番禺梁鼎芬学生,朴学大师陈澧再传弟子。
- 李云并
- 关键词:生平交游广雅书院梁鼎芬朴学词章
- 易大厂印谱闻见辑要
- 2022年
- 民国以降,印人辈出,易大厂厕身其间为翘楚者,名满大江南北,同侪咸相推许。时下对大厂之研究渐起,然大厂没后,事迹寝于故纸,印谱散落于各地,数十年间籍籍不显。时人虽跋涉穷搜,欲一窥全豹何其难也。
- 李云并
- 关键词:印谱
- 海南五公祠东坡画像石源流考
- 2022年
- 绍圣四年(一○九七)苏轼贬谪海南,对海南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南人民对苏轼的纪念历千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口五公祠成为海南东坡文物遗存最多的苏轼纪念地之一。祠中两块东坡画像石《东坡笠屐图》和《苏文忠公像》来历尤为曲折,上缉数百年之古籍,下比时下之研究,往往语焉不详,或讹误疏漏,很有可论之处。颇需考稽其变迁,弄清其源流,解决一些公案,为海南东坡文化之研究弥补缺失之环节。
- 李云并陈智勇
- 关键词:画像石
- 海南民间碑刻遗存考略被引量:2
- 2018年
- 明清以降,海南遗存了大量的民间碑刻^([1]),至今民间仍有勒石刻碑之风气,民间碑刻较之名家书法,大雅者稀,所言者皆时人之日常,或生欢死祭,或营造修葺,或旌德扬善,如此种种,是谓风俗也。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然时人论书法,或举古之大家,或论今之名家,于民间碑刻之种类、书写等问题鲜有探讨,今为文略论,述其大概,以为后图。
- 李云并
- 易大厂篆刻章法发微——以陆丹林评论为经纬
- 2019年
- 岭南印人易大厂出自"黟山派",印风则迥异于同门,刀法、章法、字法皆有独到之处,不断推陈出新,当时同侪多有推崇。陆丹林对易氏印作有"方圆得体、屈伸维则、增减合法、疏密得宜"之说,然未对此十六字分解详述,且易氏生前于印学鲜有论及,后人对他篆刻章法的研究很是稀见,实是印学之憾事。有鉴于此,遂取陆氏十六字原则为引,援易氏印作逐条分论,探讨易氏篆刻章法,以为易氏篆刻研究之一得。
- 李云并
- 关键词:篆刻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