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斌

作品数:86 被引量:353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122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7篇癫痫
  • 19篇颅内
  • 16篇手术
  • 14篇脑功能
  • 13篇外科
  • 13篇难治
  • 13篇脑电
  • 12篇血肿
  • 12篇难治性癫痫
  • 12篇脑功能区
  • 12篇穿刺
  • 11篇内血肿
  • 11篇颅内血肿
  • 9篇电刺激
  • 9篇电图
  • 9篇术前
  • 9篇外科治疗
  • 9篇脑电图
  • 7篇颅内电极
  • 6篇引流

机构

  • 41篇解放军第17...
  • 19篇解放军第一七...
  • 16篇厦门大学
  • 11篇南京军区南京...
  • 9篇解放军174...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6篇张小斌
  • 80篇姚一
  • 66篇江建东
  • 40篇王逢鹏
  • 36篇黄德志
  • 18篇林志红
  • 17篇方赟
  • 15篇谭启富
  • 11篇黄民权
  • 9篇吴家阳
  • 9篇杨大金
  • 8篇刘小伟
  • 6篇高登科
  • 6篇高鹏
  • 6篇刘小伟
  • 5篇沈七襄
  • 5篇蔡铁良
  • 5篇谭启富
  • 5篇杨文洁
  • 5篇陈田

传媒

  • 7篇临床神经外科...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第四届CAA...
  • 2篇2011中华...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1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8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电极三维重建在涉及脑功能区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三维重建在涉及脑功能区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内电极植入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MRI扫描重建脑组织的立体影像。骨瓣开颅电极植入,术中数码拍照,术后头颅cT扫描重建颅内电极。在颅内电极皮层脑电图监测期间,记录癫痫惯常发作起始区;通过慢性电刺激确定皮层功能区。运用图像融合软件将脑组织和颅内电极的三维图像进行融合,形成致痫区与脑功能区的立体虚拟影像。结果:本组共6例患者,男4例,女2例,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时间平均13.7d。通过影像三维重建.显示出硬脑膜下电极与其周边脑皮层的毗邻关系,解剖影像清晰,与术中数码照片有较高的一致性.将致痫灶与功能区标注到电极上后,可以显示致痫灶与功能区的空间分布。二期手术后随诊3~6个月.癫痫发作控制良好。结论:颅内电极三维重建能够清晰显示硬膜下电极与脑皮层的空间关系,有利于确定致痫灶与脑功能区的关系,在涉及脑功能区的癫痫术前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江建东高志莹钟平高登科林志红李莉姚一张小斌熊灵丹
关键词:癫痫脑功能区影像融合
立体脑电图(SEEG)评估中电刺激诱发发作的临床应用
<正>目的在癫痫外科立体脑电图(SEEG)评估病例中,电刺激诱发惯常发作是辅助判断致痫区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SEEG评估病例,探讨电刺激诱发发作在定位致痫区以及预测手术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
高志莹王逢鹏王圆庆陈田张小斌姚一
文献传递
磁共振表现为一侧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手术治疗长期随访结果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现为一侧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手术治疗长期疗效。方法对25例磁共振表现为一侧海马硬化的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在术中脑电监测下行裁剪式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评估癫痫控制效果。结果术后疗效良好,癫痫控制效果按ILAE分类法,术后1年76%患者达1级,4%为2级,16%为3级,4%为5级;术后3年68%为1级,4%为2级,24%为3级,4%为5级;术后5年65%为1级,29%为3级,6%为5级。结论手术治疗磁共振表现为一侧海马硬化颞叶癫痫长期疗效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张小斌姚一谭启富江建东黄德志高志莹林志红刘小伟
关键词:颞叶癫痫海马硬化手术疗效
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2例4月龄症状性West综合征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2例4月龄症状性West综合征实施大脑半球切除术后随访,并结合文献分析大脑半球切除术后癫痫控制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方法 2例4月龄患儿均为一侧半球广泛病变,具有典型West综合征临床特点,进行相关检查及详细术前评估后,在导航系统引导下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例患者发作消失。术后分别随访31个月、28个月,无癫痫发作,2例肢体运动改善,智力及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复查脑电图提示背景明显改善。均未见高幅失律。结论结合文献复习,提示对于半球病变导致的West综合征早期行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术后不仅癫痫发作可以完全消失,而且患儿的运动、智力和认知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王圆庆姚一江建东王逢鹏林志红张小斌
关键词:癫痫WEST综合征
伴发癫痫的优势半球外侧裂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探讨外侧裂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发癫痫的优势半球外侧裂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外侧裂动静脉畸形的解剖特点、临床解剖分型、术前功能评估、术中辅助技术的应用以及治疗策略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例患者在唤醒麻醉下完整切除,术后言语及运动功能无加重,随访10个月,无癫痫发作,EngelⅠ级。结论外侧裂脑动静脉畸形术前功能评估及术中功能保护极其重要,唤醒麻醉下结合皮层电刺激可以有效保护脑功能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皮层功能哑区脑沟入路优先阻断深部供血动脉,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
高登科姚一江建东黄德志高志莹林志红张小斌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外侧裂癫痫唤醒麻醉
术前和术后脑电图在预测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癫痫控制效果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脑电图在预测癫痫控制效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术前间期、发作期脑电图及术后脑电图特征,分析其与术后癫痫控制效果的关系。结果术后癫痫控制情况:14例术后无癫痫发作,6例术后6个月内存在癫痫发作。术前脑电图健侧半球慢波增多、间期双侧半球独立痫性放电以及术后脑电图健侧半球痫性放电预示术后癫痫发作可能性大。而术后存在健侧半球放电的患者中,如术后6个月内放电消失或演变为患侧半球放电,仍可获得良好预后。结论半球病变性癫痫术前间期脑电图及术后脑电图对术后癫痫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林志红王逢鹏姚一江建东甘荷霞张小斌谭启富
关键词:癫痫大脑半球切除术脑电图
立体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
<正>癫痫外科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重要手段,且近年随着对癫痫病因学的理解、随着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非侵袭性电生理技术的长足进步,使得许多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无创的方法即可获得定侧定位,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如MRI阴性、多脑...
姚一王逢鹏张小斌高志莹王圆庆洪一楷陈田
文献传递
丙泊酚Wada试验在术前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Wada试验在脑功能区病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8例涉及脑功能区病变的患者在术前评估中采用丙泊酚Wada试验对语言、记忆功能优势半球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观察副反应情...
江建东谭启富姚一张小斌方赟余泽王逢鹏黄德志刘小伟刘敏
文献传递
P300和颞叶癫痫患者相关性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方法研究颞叶癫痫患者P300成分的变化。方法选择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11例(颞叶癫痫组),以及同期招募的正常对照21例进行对比研究(正常对照组)。采用德国BrainProducts的64导ERP记录与分析系统.在Eprime软件上通过视觉oddball试验范式来检测P300。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颞叶癫痫组患者CZ点P300潜伏期延长42.54ms,PZ点P300潜伏期延长46.5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K0.05)。结论P300可以作为评估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一项客观指标。
李莉战连波李睿高志莹王逢鹏张小斌张俊松姚一
关键词:颞叶癫痫事件相关电位P300
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穿刺引流系统的研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介绍一种平时和战时使用的采用特殊设计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系统。方法:用嵌插式的连接方式设计导管针和钻体。组合式三通采用硅胶隔膜作为主封口端,主开口端与导管针固定部采用螺纹连接,三通侧管与导管针的夹角为120°,三通侧管与Y型管为螺纹连接,Y型管另两端分别接不同的引流袋和注射器,各软管均带有独立、轻巧开关。结果:应用本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系统对颅内血肿行穿刺治疗,高效、安全、便捷,且损伤小。结论:操作方法简便,适用于平时和战时颅内血肿的治疗。
周文光姚一江建东张小斌
关键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穿刺针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