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乳腺
  • 11篇腺癌
  • 9篇乳腺癌
  • 8篇肿瘤
  • 6篇手术
  • 6篇甲状腺
  • 5篇腺肿瘤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外科
  • 3篇病理
  • 2篇血小板
  • 2篇再手术
  • 2篇早期乳腺癌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桥本病
  • 2篇切除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治疗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附属...
  • 5篇无锡市第四人...
  • 5篇江南大学附属...
  • 4篇苏州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作者

  • 20篇李励琦
  • 9篇杭剑萍
  • 6篇孟东
  • 3篇谢智惠
  • 3篇高其忠
  • 3篇孟东
  • 2篇孟东
  • 2篇邹汉青
  • 2篇时伟锋
  • 2篇蔡东焱
  • 2篇赵于天
  • 2篇华东
  • 2篇杭建萍
  • 2篇周士福
  • 2篇吕庆
  • 2篇金建荣
  • 1篇何平
  • 1篇孙春雷
  • 1篇潘栋辉
  • 1篇王立振

传媒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淮海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犯气管的甲状腺癌切除后锁骨头带蒂软骨修补术12例报告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外科处理及预后。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2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2~4个软骨环,周径〈50%的患者,行气管窗式切除后采用自体胸锁关节的锁骨头带骨膜肌瓣软骨修补气管缺损区的疗效。结果本组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1例,髓样癌1例,B细胞淋巴瘤1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分化性甲状腺癌术后辅助^131I治疗;B细胞淋巴瘤术后辅助化疗。术后半年纤维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修补处已骨化,气管内黏膜拉网脱落细胞检查未找到癌细胞。全组随访6个月至4年,1例滤泡状癌于术后3年气管内局部肿瘤复发行气管镜下微波治疗和再次^131I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仍然存活,其他病例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生活质量较好。结论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采用前侧壁窗式切除结合自体带蒂软骨修补气管壁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杭剑萍孟东李励琦邹汉青高其忠谢智惠
关键词:气管肿瘤浸润
^(68)Ga标记靶向Nectin-4双环肽的制备及乳腺癌显像研究
2024年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68)Ga标记靶向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蛋白4(PVRL4,又称Nectin-4)双环肽,并对其用于乳腺癌显像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合成生物素(Biotin)修饰的靶向Nectin-4双环肽(简写为BMIC)Biotin-BMIC,通过体外细胞染色实验对其靶向性进行初步评价。双环肽BMIC经1,4,7-三氮杂环壬烷-1,4-二乙酸(NODA)修饰制得标记前体NODA-BMIC,经一步法标记制备靶向Nectin-4探针^(68)Ga-NODA-BMIC。应用荷乳腺癌小鼠活体microPET显像结合体外实验对该探针显像性能进行考察。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细胞荧光染色初步表明,荧光标记的双环肽Biotin-BMIC在Nectin-4阳性BT474乳腺癌细胞上较Nectin-4阴性MDA-MB-231乳腺癌细胞高度聚集。^(68)Ga-NODA-BMIC未校正产率可达(71.5±2.2)%,放化纯>95%。比活度>3 GBq/μmol。温育10、30、60和120 min后,BT474乳腺癌细胞较MDA-MB-231乳腺癌细胞均有高放射性摄取(F=1302.00,P<0.001)。荷瘤鼠^(68)Ga-NODA-BMIC microPET显像表明,BT474移植瘤较MDA-MB-231移植瘤显影清晰,且对比度良好。注射探针后10、30、60和120 min,BT474与MDA-MB-231移植瘤摄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6.00,P<0.001),其中注射后60 min BT474移植瘤的摄取值为(5.03±0.14)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显著高于MDA-MB-231移植瘤对应值[(0.19±0.04)%ID/g;t=79.40,P<0.001]。BT474肿瘤/肌肉(T/M)比值高于MDA-MB-231(F=222.00,P<0.001),其中注射后60 min前者T/M比值为24.75±3.10,显著优于后者对应值(1.30±0.15;t=14.31,P=0.002)。体内显像结果与离体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一致。结论新型靶向Nectin-4双环肽PET探针^(68)Ga-NODA-BMIC,合成简便,标记产率和放化纯满意。探针体内显像性能佳,靶组织显影清晰,可能在乳腺癌诊疗中发挥独特作用。
李励琦徐悦潘栋辉严骏杰王辛宇陈重阳王立振杨敏徐宇平
关键词:乳腺肿瘤同位素标记
结节型桥本病388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存在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外科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分析1995年6月至2005年12月因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388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的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中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者64例(16.5%),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者190例(48.9%),合并腺瘤者94例(24.2%),合并甲亢者7例(1.8%),单纯桥本病者33例(8.5%)。2000年前外科治疗桥本病106例合并甲状腺癌15例,2001年后外科治疗桥本病282例合并甲状腺癌49例.两病并发的发病数后5年明显高于前5年(P<0.05)。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55例(85.9%,其中微小癌32例),滤泡状癌5例(7.8%),B细胞淋巴瘤4例(6.3%)。根据冰冻结果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均予甲状腺激素治疗。结论结节型桥本病常需手术治疗。近年合并甲状腺癌发病数呈上升趋势。术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程度与甲状腺切除范围呈正相关。持续规范的替代治疗可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复发。
杭剑萍孟东高其忠李励琦谢智惠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血小板与过表达平足蛋白的乳腺成纤维在乳腺癌原位生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过表达平足蛋白(PDPN)的人乳腺成纤维细胞(HMF)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体外成瘤中的作用,探讨降低外周血小板数对过表达PDPN的HMF(HMF-P)促进肿瘤生长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PDPN真核表达质粒PDPN-pEGFP-LV5,慢病毒转染HMF构建HMF-P,观察HMF-P对裸鼠成瘤的促进作用。应用血小板去除抗体11300构建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观察血小板数降低后HMF-P促进肿瘤作用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肿瘤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HMF-P+MDA-MB-23l共注射组瘤体体积最大,达3.16cm^3,而HMF-4-MDA-MB-231和MDA-MB-231组瘤体体积分别为1.93、0.52cm^3。降低血小板数后HMF-P+MDA-MB-231组瘤体体积降至1.03cm^3,而HMF+MDA-MB-231组瘤体积变化不明显。Westernblot检测显示HMF-P+MDA.MB.231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的表达增加,降低血小板数后其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MF.P可以促进MDA-MB-231的成瘤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PDPN与浸润血小板相互作用促进其活化并释放PDGF-D相关。降低外周血血小板数以减少血小板肿瘤浸润可以抑制HMF-P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
蔡东焱孟东李励琦华东
关键词:乳腺癌血小板
50岁以上病理性乳头溢液162例诊疗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分析50岁以上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影像学、病理学检查及肿瘤指标检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50岁以上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15-3、CA125和CA72-4含量,患者均行乳腺超声、钼靶、核磁共振以及病理学检查,分析乳头溢液合并乳房肿块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结果 乳腺超声对血性、浆液性和水样溢液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乳腺钼靶(75.0%vs. 12.5%、41.1%vs. 4.4%和25.0%vs. 16.7%)(P<0.01)。162例患者中,仅3例出现CA72-4含量升高。石蜡病理结果证实25例为乳腺癌患者。血性溢液患者的乳腺癌发生率高于浆液性和水样溢液患者(35.4%vs. 6.7%和8.3%)(P<0.01)。乳头溢液合并乳房肿块患者的乳腺癌发生率高于未合并乳房肿块患者(31.3%vs. 11.5%)(P<0.05)。结论 50岁以上血性乳头溢液或乳头溢液合并乳房肿块患者的乳腺癌发生率较高,完善影像学检查可提高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准确率。
黄鹄李励琦孟东朱明杰
关键词:病理性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病理诊断
具备保留乳房条件的早期乳腺癌治疗方式选择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具备保留乳房条件的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手术+术中放疗+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乳腺科2007年6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保留乳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保留乳房手术+术中放疗62例(术中放疗组),使用9MeV电子线21Gy一次照射,其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41例(ALND组),行SLNB21例(SLNB组);保留乳房手术+术后全乳照射74例(术后放疗组),照射剂量为50~60Gy(5~6周,照射25~30次)。比较术中放疗组与术后放疗组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放疗费用和美容效果;并记录两组放射性损伤、肿瘤复发及死亡事件;记录SLNB组与ALND组肩关节功能、患肢水肿及感觉异常、皮下积液等并发症。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与术后放疗组相比,术中放疗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延长[M(Q_R):120(15)min比90(15)min,P=0.00;M(Q_R):13(4)d比8(1)d,P=0.00],放疗费用少[M(Q_R):3500(200)元比14100(1000)元,P=0.00],美容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59/62)比86.5%(64/74),P=0.09],并且放射性损伤轻。保留乳房手术+术中放疗组有2例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1例死亡;而保留乳房手术+术后放疗组有1例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两组皆无对侧乳腺癌发生。ALND组有3例肩关节功能障碍、7例患肢水肿、10例患肢感觉异常、5例皮下积液;而SLNB组轻度肩关节功能障碍、Ⅰ度患肢水肿、皮下积液各1例。结论保留乳房手术+术中放疗具有单次照射、部位剂量确切、费用低、美容效果佳、保护周围脏器等优点。同时,SLNB可避免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肢水肿及感觉异常、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孙春雷周士福孟东时伟锋赵于天金建荣吕庆陈玲杭建萍李励琦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留乳房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
ER、P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无锡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甲状腺肿瘤标本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甲状腺肿瘤中ER及PR的表达,并分析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组织中的相关性。结果:ER和PR在PTC及F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R、PR在PTC及FTC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P<0.01)。ER、PR在PTC及FTC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025,P=0.018;r=0.278,P=0.035)。结论:甲状腺肿瘤组织中ER及PR的表达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李励琦杭剑萍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甲状腺癌
60岁以上女性乳腺纤维腺瘤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60岁的女性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0例患者术前均行乳腺B超及钼靶检查对肿块进行评估,行术中快速及术后石蜡常规病理明确为纤维腺瘤,B超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80%(32/40),高于钼靶57.5%(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55%提示有钙化。结论〉60岁女性纤维腺瘤部分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具有肿块内粗颗粒钙化特点,钼靶较乳腺B超的影像学易高估为乳腺癌,临床需提高对老年乳腺纤维腺瘤的认识。
朱明杰吕庆李励琦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钼靶
甲状腺微小癌10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治体会。方法:分析1994年8月~2004年9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的 TMC 102例临床资料。结果:102例经术中和术后病理确诊,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23. 6%(102/432) 。其中乳头状 癌97例(占95. 1%),滤泡状癌5例。伴颈淋巴结转移12例(11. 7%)。男女比1∶7. 5。术前仅确诊13例(12. 7%)。与 良性结节并存48例(47. 1%)。彩超示可疑声像76例,与病理符合率71. 1%(54/76) 。术中冷冻切片阳性率91. 8%(90/ 98) 。92例单发癌,10例多灶癌。随访2个月~10年,无复发及死亡。结论:TMC 多数在良性结节术中或术后病理发 现。重视术前彩超及术中冰冻切片可减少漏诊。患侧腺叶切除术作为常规术式以避免二次手术。区域淋巴结肿大应 同期行颈清术。TMC 预后佳,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杭剑萍孟东李励琦何平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微小癌外科手术
保乳手术术中电子线照射的近期效果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电子线照射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方法 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术中放疗(A组),使用9Mev电子线21Gy一次照射;另41例患者接受术后全乳照射(B组),剂量为50~60Gy/5~6周(全乳50Gy,瘤床加量至60Gy),比较两组放疗时间及费用、毒副反应、美容效果、肿瘤复发事件、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等。结果与B组相比,A组放疗时间短[(3~5min×1次)vs.3~5min×(25~30)次)]、费用少[(3300±135)元vs.(13800±566)元]、形体满意度佳(97.2%vs.87.8%)、毒副反应少,而手术时间[(128±18)minvs.(94±12)min]和切口愈合时间[(13.8±2.4)dvs.(8.1±1.8)d]延长。结论保乳手术术中放疗具有省时、省钱、照射部位确切、美容效果佳、毒副反应小等特点。
孙春雷周士福时伟锋孟东赵于天金建荣杭建萍吕庆李励琦
关键词:术中放疗保乳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