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雯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泥
  • 2篇降解
  • 2篇给水
  • 2篇给水污泥
  • 1篇动力学
  • 1篇氧化钛
  • 1篇山塘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水道
  • 1篇农村
  • 1篇排污
  • 1篇排污水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分布
  • 1篇微波强化
  • 1篇钨酸

机构

  • 3篇兰州交通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周雯
  • 3篇魏东洋
  • 3篇贺涛
  • 2篇万琼
  • 2篇康娟
  • 2篇王信
  • 1篇孙三祥
  • 1篇洪雷
  • 1篇桑燕鸿
  • 1篇许振成
  • 1篇岳琳
  • 1篇陈莉琼
  • 1篇李杰
  • 1篇鞠勇明
  • 1篇乔永民
  • 1篇胡凯泉

传媒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给水污泥负载Fe合物除磷行为效果及机理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富含磷水体,以负载Fe合物给水污泥(water supply sludge loaded iron compounds,WSSLICS)为吸附剂,通过SEM、EDS表征、因素影响实验、动力学实验、等温吸附实验进行Wsslics形态特征、除磷效果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WSSLICS粉末表面疏松微孔,表面物相以Ca_6Fe_2(SO_4)_3(OH)_(12)、Zn_4Si_2O_7(OH)_2、Ca(B(OH)_4)_2及NH_4Fe(SO_4)_2为主,反应前后基质表面磷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在单因素研究条件下,当磷溶液浓度为10 mg·L^(-1),投加量2.0 g·L^(-1)时去除效果明显,且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磷的吸附去除。动力学实验过程中,磷吸附前2个过程中,固液界面扩散过程起主导作用;第3个反应过程为化学吸附。在WSSLICS除磷等温吸附实验中温度不是决定性因素;低温时实验过程化学吸附起主导作用;Wsslics粉末比较均匀,不需考虑吸附磷过程中的均质与异质作用;WSSLICS对磷的最大平衡吸附量为24.69 mg·g^(-1)。
王信马啸宙周雯万琼伍高燕贺涛魏东洋
关键词:给水污泥除磷机理动力学
南方典型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南方典型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入河引起水体水质恶化问题,因地制宜开发了基于给水污泥基质填料的山塘湿地生态治理技术,形成适于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的强化化粪池—潮汐式给水污泥生态填料床—生物塘三级处理新工艺,并进行工程示范。现场试验表明,潮汐式给水污泥生态填料床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5.66%、87.02%、36.77%、91.62%,新工艺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综合经济分析,该工艺运行费用约为0.059 5万元/a,单位污水综合处理成本为0.4元/t,具有经济性、环境友好和可推广性。
马啸宙周雯马宏林洪雷魏东洋贺涛胡凯泉李杰孙三祥
关键词:给水污泥
微波强化零价铁-芬顿法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在微波的促进作用下,采用零价铁作为Fenton反应的催化剂,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零价铁投加量、零价铁粒径、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初始pH、H_2O_2投加量等因素对罗丹明B模拟废水中色度和TOC的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 5.0,s-Fe^0投加量为3.0 g,粒径为2.0 mm,微波功率为400 W,过氧化氢投加量1.5 m L时,对体积50 m L、浓度20 mg/L的罗丹明B模拟废水色度和TOC去除效率,在8 min时间内分别可达到94.8%、72.8%以上,反应后pH达到7.9,大大减少了出水铁离子浓度。研究结果可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康娟周雯权维强鞠勇明
关键词:微波强化零价铁FENTON反应
珠海市马骝洲水道重金属分布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珠江口主要水道——马骝洲水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6个站位对该水域的海水、沉积物和底栖贝类体中的6种重金属(Hg、Cd、Pb、Cu、Zn、As)的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小潮期海水中各重金属平均含量相近,且在大潮期空间分布不规则.仅有部分站位Hg超过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海水综合污染指数大潮期(0.35)>小潮期(0.25);表层沉积物中Cd、Cu、As和Hg的平均含量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二类标准,各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呈波状分布.以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其次为Hg和Cu,均达到强污染水平,其中Cd和Hg达到强至极强生态危害等级.以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调查水域沉积物在总体上处于高潜在生态风险水平(RI=318.9);调查水域底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仅有Cd和Pb超标为海洋贝类质量标准二类.
周雯乔永民康娟陈莉琼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磷钨酸/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酸性大红3R催化效能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磷钨酸(PW_(12))掺杂二氧化钛(TiO_2)纳米粉末光催化剂(PW_(12)/TiO_2),催化降解偶氮染料酸性大红3R,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紫外光谱分析与催化效能分析,对PW_(12)/TiO_2的最优催化条件及催化效能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W_(12)掺杂TiO_2后,两者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催化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催化;当PW_(12)/TiO_2在最优催化条件时,即PW_(12)与TiO_2质量比为0.46,PW_(12)/TiO_2投加量为0.20g/L,pH=3,酸性大红3R溶液质量浓度为100mg/L时,其脱色率达到97.0%;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催化过程中,特征峰出现蓝移,偶氮双键发生破裂,是导致溶液脱色的原因;动力学研究表明,PW_(12)/TiO_2催化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
王信岳琳马啸宙万琼周雯伍高燕贺涛魏东洋许振成桑燕鸿
关键词:光催化磷钨酸二氧化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