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胶质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胶质瘤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细胞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颅内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脑肿瘤
  • 2篇胶质母细胞
  • 2篇胶质母细胞瘤
  • 2篇MACROP...
  • 2篇病理
  • 2篇GLIOBL...
  • 1篇代谢
  • 1篇单抗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4篇张继
  • 8篇赛克
  • 8篇陈银生
  • 8篇牟永告
  • 7篇林富华
  • 7篇陈正和
  • 7篇陈忠平
  • 6篇王翦
  • 6篇柯超
  • 5篇张湘衡
  • 5篇蒋小兵
  • 3篇杨群英
  • 3篇郭琤琤
  • 1篇奚少彦
  • 1篇朱文博
  • 1篇朱正权
  • 1篇夏海成
  • 1篇汪洋
  • 1篇赵义营
  • 1篇刘亮

传媒

  • 6篇广东医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ULTISCALE MODELING OF TUMOR-MACROPHAGE INTERACTIONS UNDERLYING 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IN GLIOBLASTOMA
目的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1 rec...
张继
关键词:GLIOBLASTOMA
Profiling heterogeneity in glioblastoma identifies SIGLEC9+ macrophage subpopulation as an immunotherapy target
目的 Targeting other immunomodulators on myeloid cells that dominate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GBM is an ...
张继
关键词:GLIOBLASTOMAMACROPHAGEIMMUNOTHERAPY
术后超早期CT检查判断颅内肿瘤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后超早期CT检查的意义以及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16例颅脑肿瘤手术后早期施行CT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 216例颅内肿瘤开颅术后进行早期CT检查,9例术后发生颅内血肿,其中4例在术后超早期(6h内)行CT检查即有出血表现。该9例术后出血病患的病理分别为脑膜瘤5例,髓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转移瘤(鳞癌)1例,少突胶质瘤1例。该9例患者中,3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6例经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9例患者均好转。结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颅内压骤降、富血管的肿瘤病理类型(如脑膜瘤)等是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形成血肿的可能原因。术后超早期CT检查可早期发现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提高患者预后,对其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陈正和王翦赛克牟永告柯超张湘衡陈银生林富华张继蒋小兵陈忠平
关键词:开颅术颅内血肿颅内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来源血管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生长需要不同微循环模式。然而,GBM中微循环模式的细节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GBM的微循环模式,分析了它们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2个公认的GMB影响因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80例GBM患者的临床样本。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分析包括内皮依赖的血管(endothelium-dependent vessel,EDV)、细胞外基质依赖的血管(extracellular matrix-dependent vessel,ECMDV)、GBM细胞来源血管(GBM cell-derived vessel,GDV)和马赛克血管(mosaic vessel,MV)在内的微循环构筑,并进行了血管密度评估和三维重建。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了MGMT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通过Sanger测序检测了IDH1/2突变。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了微循环模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均观察到全部4种微循环模式。在所有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到了EDV,而只在少量的组织样本中观察到了其他3种模式(ECMDV:27.5%;GDV:43.8%;MV:52.5%)。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56个月,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60个月(P=0.015)。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组中,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76个月,而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23个月(P=0.022)。结论GDVs可作为GBM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即使在MGMT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患者中也具有预测价值。
梅鑫陈银生陈银生陈芙蓉陈芙蓉奚少彦张继张继柯超柯超王静
关键词:内皮细胞分化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生成拟态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模式及治疗效果,为合理规范的治疗及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收治手术的21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9例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神经上皮组织来源肿瘤为主,其中主要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例)和WHOⅡ级星形细胞瘤(21例)。在成年人较多见的脑膜瘤比较少,而在儿童多见的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在本组中分别占8.2%(18例)和11.0%(24例)。在儿童高发的颅咽管瘤本组只占7.8%(1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步态不稳、抽搐、视力下降。219例术后接受单纯放疗31例(14%),单纯化疗16例(7%),放疗+化疗39例(17.8%)。结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类型。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予以放化疗可改善恶性肿瘤患儿预后。
王翦赵义营杨群英赛克柯超张湘衡陈银生陈正和林富华郭琤琤张继牟永告陈忠平
关键词:脑肿瘤儿童外科治疗
Surgical excision of spinal schwannoma utilizing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through a natural anatomical pathway
目的 Management of intraspinal dumbbell schwannomas requires a specific neurosurgical strategy. The primary obje...
张继
关键词:ENDOSCOPY
脑胶质瘤治疗效果:单中心15年总结
李德培陈银生郭琤琤陈正和林富华张继蒋小兵柯超张湘衡杨群英赛克王翦牟永告陈忠平
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被引量:2
2016年
乳腺癌发病率高,易发生脑转移。随着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乳腺癌脑转移的检出率不断增高,发生脑转移者治疗棘手,多预后不良,本文就其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关系予以综述,以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汪洋张继牟永告
关键词:乳腺癌脑转移预后
胶质瘤干细胞的糖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
2018年
高级别胶质瘤作为高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具有致死率高,治疗抵抗,易复发等特点,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在15~ 19个月.具备多向分化等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的胶质瘤干细胞的存在,将成为高级别胶质瘤治疗的关键[1]. 近来肿瘤代谢方式的异常改变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研究证实,高水平的合成代谢将会驱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一型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及二型已糖激酶(herxokinase2,HK2)等代谢相关蛋白及基因也有望成为新的恶性肿瘤干预靶点[2-3].本文旨在针对胶质瘤干细胞的糖代谢特点及其具备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孙叔昕朱文博张继陈智杰赛克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糖代谢低氧诱导因子
颅内脑膜瘤单中心84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15年间单中心颅内脑膜瘤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5例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性别、年龄、WHO病理级别、术前KPS评分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845例脑膜瘤患者中男235例,女610例,年龄(49.96±12.17)岁,总随访时间1~2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00个月。57例术后复发,其中WHOⅠ级脑膜瘤复发36例(4.9%,36/732),WHOⅡ级脑膜瘤复发14例(17.1%,14/82),WHOⅢ级脑膜瘤复发7例(7/31)。WHO病理分级高和男性是脑膜瘤复发高危因素。结论 WHOⅡ和Ⅲ级脑膜瘤手术后易复发,对于高危患者需要采取积极辅助治疗并严密随访。
柯超林富华蒋小兵陈正和陈银生张继张湘衡赛克王翦牟永告陈忠平
关键词:脑膜瘤临床病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