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坤

作品数:23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淋巴
  • 13篇烧伤
  • 6篇烧伤大鼠
  • 6篇细胞
  • 6篇淋巴结
  • 5篇凋亡
  • 5篇亚群
  • 4篇异体
  • 4篇烫伤
  • 4篇烫伤大鼠
  • 4篇系膜
  • 4篇细菌移位
  • 4篇淋巴途径
  • 4篇肠系膜
  • 3篇异体皮
  • 3篇切开
  • 3篇细胞凋亡
  • 3篇细胞亚群
  • 3篇淋巴循环
  • 3篇内毒

机构

  • 12篇山东省立医院
  • 11篇潍坊市人民医...
  • 6篇山东大学
  • 3篇济南市中心医...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23篇王坤
  • 16篇王德昌
  • 16篇冯永强
  • 13篇肖虎
  • 13篇冷向锋
  • 4篇刘海鹰
  • 4篇吴学田
  • 4篇霍然
  • 3篇郭丹凤
  • 3篇冯彩霞
  • 3篇薛文君
  • 3篇尚小鹏
  • 3篇张林清
  • 2篇赵焕童
  • 2篇冷向峰
  • 2篇李恩惠
  • 2篇田鲁峰
  • 2篇刘军
  • 2篇王岐刚
  • 2篇张中理

传媒

  • 7篇中华烧伤杂志
  • 5篇中华医学会烧...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第四届全国烧...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体皮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切口的临床应用
2008年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皮覆盖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6例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减张切口内层用同种异体皮覆盖,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外层均用脱脂棉纱布覆盖,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换药疼痛分值、换药次数、局部渗液量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换药次数及局部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其伤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伤口使用同种异体皮覆盖,能够起到减轻痛苦、减少换药次数及局部渗液量的效果。
尚小鹏刘海鹰王坤刘军张中理田鲁峰李恩惠王磊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异体皮减张切口
烫伤大鼠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严重烧(创)伤后肠道细菌、内毒素可经淋巴、血液途径移位,肠集合淋巴结生发中心大量淋巴细胞凋亡,提示肠道免疫屏障受损。笔者拟观察细菌经淋巴途径移位最后一个环节——肠系膜淋巴结(MLN)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情况,以了解肠源性感染时淋巴途径免疫状态。
冯永强王德昌王坤冷向锋肖虎郭丹凤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屏障淋巴途径
淋巴途径在烫伤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淋巴途径在烫伤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中的作用。方法制备羰花青荧光染料CM—DIL标记的大肠埃希菌菌液(数量级10 9CFU/L)。将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烫伤组、假伤组,每组30只。2组大鼠经胃灌注已制备的标记菌液0.5mL后,烫伤组致30%TBSA深Ⅱ度烫伤,伤后立即行液体复苏;假伤组大鼠皮肤经25℃水浴10s模拟烫伤并同法复苏。采集2组大鼠伤后2、24、72h(每时相点10只)的肠系膜淋巴结(MLN)、肝脏、肠系膜淋巴液(MLF)、肝静脉血标本。分别采用荧光示踪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细菌移位情况;用鲎试剂显色基质法定量测定上述4种标本中内毒素含量,并计算MLF和肝静脉血的内毒素携带量。对实验数据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荧光示踪法检测显示活菌呈短棒状,液体标本中可见单体或两三个联体的可移动活菌;死菌呈不规则碎片状。假伤组伤后2h有少量标记菌,24h数量达高峰;烫伤组伤后2h标记菌较多,24、72h仍处于较高水平。烫伤组各种标本比较,MLN内标记菌最多,伤后24h达高峰[(5872±1976)×10 3CFU/g],明显多于假伤组[(216+-110)×10 3CFU/g,t=30.129,P=0.000],72h有所减少但仍多于假伤组(t=4.323,P=0.000);血液内标记菌最少。(2)细菌培养法检测:假伤组120份标本中,29份细菌培养呈阳性占24.2%;烫伤组120份标本中,72份培养阳性占60.0%。2组大鼠除血液标本在各时相点均未检出活菌外,其余3种标本伤后2h或24h可培养出活菌。烫伤组MLN和肝脏较其余2种组织检出更多活菌;伤后24h,该组MLN、肝脏以及MLF标本中细菌数量均明显多于假伤组(t值分别为4.353、4.354、4.965,P值均等于0.000)。(3)内毒素含量: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4种标本的内毒素含量均高于假伤组,其中肝脏、MLF内�
冯永强王德昌王坤冷向锋肖虎郭丹凤
关键词:淋巴细菌移位内毒素类
TRAIL及其受体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胸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胸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改变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及其受体在胸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严重烧伤后 TRAIL 及其受体在大鼠胸腺组织细胞异常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 ...
冷向锋王德昌张秋冯永强王坤肖虎霍然薛文君
文献传递
淋巴途径在烧伤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中的作用
冯永强王德昌王坤冷向锋肖虎郭丹凤
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及内毒素的淋巴入侵途径和对局部淋巴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绿脓杆菌感染烧伤创面引流淋巴结的绿脓杆菌和引流淋巴液的内毒素含量来研究其淋巴入侵途径,并探讨绿脓杆菌对局部淋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将大鼠双侧后腿浸于99℃热水13s,造成约8%(每侧4%)全层皮肤烫伤,伤后15min,单侧后腿(随机)给予绿脓杆菌菌液0.5mL(1108cfu)皮下注射,分为烧伤+感染腿组(A组)和对侧烧伤腿组(B组),实验分为3个时间点:烧伤+感染后6h(6只)、烧伤+感染后24h(6只)、烧伤+感染后72h(6只)。C组(6只)为假烫伤组。收集双侧髂总淋巴结输出淋巴管内的淋巴液和髂总淋巴结。应用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检测淋巴液的内毒素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淋巴液TNF-α水平,应用细菌培养法检测淋巴结细菌数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烧伤+感染后6、24和72h,A组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B组(P<0.01),内毒素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1),淋巴结的活的绿脓杆菌数量与淋巴液的内毒素含量无相关关系(r=-0.14,P>0.05)。烧伤+感染后6、24和72小时,淋巴液TNF-α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烧伤+感染后6和24h,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烧伤+感染后72小时,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烧伤创面的绿脓杆菌和内毒素能够通过淋巴途径入侵机体,能够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可能抑制局部免疫功能。
刘海鹰王坤赵焕童张林清吴学田王岐刚冯彩霞李彩虹
关键词:烧伤绿脓杆菌淋巴液内毒素CD4^+/CD8^+
严重烫伤大鼠淋巴循环中三种重要炎症介质的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严重烧(创)伤后在肠系膜淋巴结、肠淋巴液。甚至股淋巴液内,可检测到细菌或者内毒素,发生移位的微生物和内毒素与效应细胞作用时必然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随着淋巴液、血液进入体循环,必将对全身产生作用,
冯永强王德昌王坤冷向锋肖虎郭丹凤
关键词:炎症介质淋巴循环烫伤大鼠肠系膜淋巴结肠淋巴液烧(创)伤
大鼠淋巴瘘动物模型的制作被引量:2
2007年
腹膜炎、严重烧(创)伤时,细菌移位(bacteria translocation)是造成脓毒症、MODS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淋巴途径,细菌、内毒素以及炎症因子可以经肠系膜淋巴管、胸导管直接进入体循环,早在1948年Bollman就报道了大鼠肝、小肠、胸导管淋巴液的收集方法,但是该方法技术要求高,重复性差,收集淋巴量少,此后实验方法不断改进,其中Girardet 1975年利用分流术和侧瘘术来测量胸导管流量和淋巴内细胞,但是重复性也不是很好。到现在为止尚未见到实用的淋巴瘘模型报道。因此建立理想的淋巴瘘直接对淋巴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利用显微外科手段,对40只大鼠进行了胸导管、肠系膜淋巴管的解剖、插管等探索。
冯永强王德昌王坤冷向峰肖虎霍然
关键词:动物模型淋巴瘘肠系膜淋巴管细菌移位烧(创)伤
淋巴循环炎症介质IL-18、HMGB1、IL-10的变化
目的:早期致炎因子IL-18、晚期致炎因子HMGB-1,抗炎因子IL-10作为指标对烧伤后肠系膜淋巴结、肠淋巴、肝脏和肝静脉的炎症反应情况进行了研究,以评估肠淋巴在烧伤感染中的状态.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S(Sc...
冯永强王德昌王坤冷向锋肖虎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创面使用低温储存异体皮覆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4例四肢骨折、电烧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切开减张后创面敷以低温储存异体皮;对照组切开减张后创面外敷油纱脱脂棉纱布包扎。术后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尿量、输液量、局部渗出量、血浆蛋白变化。结果异体皮覆盖组其渗液量较油纱覆盖纱布包扎组明显减少,两组渗液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异体皮覆盖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创面使用异体皮覆盖,可以减少创面渗出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蛋白丢失,减轻疼痛,可使病情尽快稳定,减少创面换药操作。
张林清王坤吴学田赵焕童冯彩霞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异体皮切开减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