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震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地电
  • 2篇地电场
  • 2篇地震
  • 2篇滑坡
  • 1篇地电场观测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预报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地震预测研究
  • 1篇电磁法
  • 1篇电磁异常
  • 1篇形变
  • 1篇形变特征
  • 1篇岩石破裂
  • 1篇映射
  • 1篇震级
  • 1篇震前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神经网

机构

  • 6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甘肃省治沙研...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6篇武震
  • 2篇郭鹏
  • 1篇杜学彬
  • 1篇王丽
  • 1篇崔腾发
  • 1篇张剑挥
  • 1篇谭大诚
  • 1篇刘君
  • 1篇章鑫
  • 1篇张慧文

传媒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舟曲县潜在滑坡灾害早期识别及降水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甘肃省舟曲县白龙江两岸古滑坡的发育复活呈现活跃趋势,导致下游已经开发建设的大量民用设施受其威胁,因此,这些滑坡的早期识别成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预防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Sentinel–1A降轨数据,采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舟曲县,尤其是白龙江沿岸滑坡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获取舟曲县潜在滑坡灾害点列表,并划分其风险等级,重点分析大蠕滑量的4个典型滑坡的时序形变过程,总结舟曲县滑坡发育与降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舟曲县白龙江干流及支流河谷区西北—东南方的老滑坡体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滑动,共识别出高风险等级坡体8个,分别为寺儿沟、立节北山、杭嘎村、锁儿头、三眼峪、南峪、大川乡—两河口及曲告纳乡滑坡,严重威胁15个村镇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中锁儿头、三眼峪和南峪滑坡的形变最为严重,对其重点分析的结果显示,监测时段内平均形变速率达–80.14~21.48 mm/a,形变量达–482.01~493.31 mm,坡体在未来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且,近年来逐渐增加的降水更有可能促使其提前复发。舟曲县典型滑坡的后缘形变与降水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滑坡的发生受降水影响极大;同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震、地层岩性等也对滑坡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徐源懋武震刘杰
关键词:降水形变特征
基于BP和SO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地震预测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地震预测由于其产生原因的复杂性,一直是世界公认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将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网络)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并应用到地震震级的预测中,首先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地震的原始数据进行聚类预处理,使具有内在规律的样本点集中在一起,之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样本数据进行学习和预测,结果表明,相比直接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增加SOM聚类处理过程能有效的减小预测误差.说明此方法可以有效的汇总出与地震关系密切的因素,也表明SOM对相关震级参数分类的有效性,对利用模糊预测方法来实现震级的预测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蔡润武震云欢郭鹏
关键词: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震级地震预测
地震前的电磁异常综述被引量:6
2018年
从地震电磁异常成因、地震电磁监测两个方面来概括近年来在地震电磁学科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认为确立震前电磁异常与地震区域与震级的关系是做好预报地震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完善地震电磁立体监测体系,发展与重力、红外、遥感等卫星多手段分区域协同研究是未来地震电磁学科的发展方向,多学科的融合和相互验证是实现地震准确预报的必经之路。
蔡润武震谭大诚云欢郭鹏
关键词:岩石破裂电磁法地震预报
基于长时间尺度下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以甘肃省永靖县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决策树模型,基于五期土地利用评价因子,对甘肃省永靖县进行近40年的长时间尺度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五期评价结果均显示研究区内滑坡灾害的极高和高易发性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黄河流域(盐锅峡镇至刘家峡水电站段)周边、西南部川城村—红泉镇—王台乡周边区域以及中部偏东的三条岘乡,该区域人口密集,人类活动较多。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类似,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精度检验,说明五期评价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研究区内的自然植被和裸土地与滑坡易发性指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而旱地、水域和城乡建设用地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则更容易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从时间尺度上来看,极高和高易发性分区面积逐年下降,但自2000年,极高和高易发性分区面积减少速度出现显著减缓,同期,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而植被面积减少,这使得区域内边坡稳定性下降,使部分防灾工程措施的减灾能力下降。本研究为该地区的灾害预防、预测和城乡土地规划提供了参考。
刘杰武震张慧文张剑挥
关键词:滑坡土地利用决策树模型
区域地电观测网地电场日变化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应用泰勒多项式和曲面样条函数法建立了我国地电场观测台网中华东、华北两个区域台网的地电场日变化(Kp≤5)模型,并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尽管地电场变化复杂,但用这两种方法建立的日变化模型相当吻合,模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样本曲线随时间的变化;2用模型曲线可以描述其它年份同农历日期、同等磁情时实测的地电场日变化;3用模型曲线描述实测地电场日变化时,低磁情时得出的结果要优于高磁情时的结果;4用多日样本曲线得到的模型曲线更能清晰地展示出地电场日变化的两次起伏波形、幅度以及极值集中在午前午后等变化特点.今后建立全国各区域台网不同磁情、不同农历日期的地电场日变化模型可定量评价区域台网的地电场观测资料的质量,同时根据该模型能够分离出地电场的非正常变化,进而研判真实的异常,以服务于地震等灾害事件的预测以及地球电磁环境变化的监测等方面.
王丽杜学彬武震章鑫刘君崔腾发
关键词:地电场
敷设金属网线对地电场观测影响分析
1引言:自前苏联学者Sobolev(1975)报道了勘察加(Kamchatka)几次5.5级以上地震前地电流异常变化后,希腊科学家(VAN:Varotsos P,Alexopoulos K,Nomicos K et al...
高曙德武震武善艺张远富赵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