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龙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肺癌
  • 3篇切除
  • 3篇侵犯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预后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方式
  • 2篇切除范围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分期
  • 2篇T分期
  • 1篇单向式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检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攀枝花市中心...

作者

  • 5篇朱龙飞
  • 4篇刘伦旭
  • 4篇刘成武
  • 4篇梅建东
  • 4篇郭成林
  • 2篇林锋
  • 1篇伍伫
  • 1篇蒲强
  • 1篇朱云柯
  • 1篇赵永生
  • 1篇马林
  • 1篇廖虎
  • 1篇王允
  • 1篇韦诗友
  • 1篇林一丹
  • 1篇车国卫
  • 1篇李勇
  • 1篇李剑
  • 1篇程晓伟
  • 1篇李川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近10年5770例肺癌临床特点及诊治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肺癌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治模式的变化趋势,了解四川地区诊疗水平和现状,为提高肺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数据库提取数据,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1月~2015年...
郭成林梅建东林锋刘成武朱龙飞韦诗友刘伦旭
关键词:肺癌病理类型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治疗Ⅰ期肺癌的远期疗效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 观察单向式胸腔镜肺切除术手术治疗Ⅰ期肺癌的远期效果.方法 2006年5月至2013年12月共有3 743例肺癌患者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纳入其中接受单向式胸腔镜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治疗的78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Ⅰ期肺癌的患者.男性388例,女性395例;年龄25~ 86岁,平均(59±10)岁.手术方法包括肺叶切除740例,肺段切除43例,中转开胸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远期生存情况及可能的预后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0~ 460 min,平均(145±54) min;术中出血量5 ~1 200 ml,中位数为50(70) 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分别为13.3%和1.0%.730例患者获得随访,失访率为5.9%,随访时间5 ~ 9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7±18)个月,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3.8%、74.4%和86.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786,95% CI:1.081 ~2.948,P=0.023)、非腺癌(OR=1.647,95% CI:1.204~2.253,P=0.002)、高T分期(OR=2.709,95% CI:1.031 ~7.121,P=0.043)是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风险因素;高T分期(OR=5.118,95% CI:2.330~11.240,P=0.000)、高病理分期(OR =0.369,95% CI:0.137~0.991,P=0.048)是无病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风险因素;非腺癌(OR=1.717,95% CI:1.224~2.409,P=0.002)、高T分期(OR=5.029,95% CI:1.432 ~ 17.659,P=0.012)是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风险因素.结论 单向式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Ⅰ期肺癌安全、可行,并可获得良好远期预后.
刘成武郭成林林锋李川蒲强马林梅建东廖虎朱云柯李剑滕啸赵永生赵珂嘉朱龙飞车国卫王允林一丹寇瑛蜊伍伫刘伦旭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
跨叶侵犯的非小细胞肺癌T分期探讨及其切除范围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跨叶侵犯的合理T分期及适宜的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5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根治性肺癌切除术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第八版新分期,有跨叶侵犯的T2N0M0期患者34例,T3N0M0期17例。以2∶1比例纳入同时期手术局限单叶的T2N0M0、T3N0M0病例和局限单叶的T3N0M0、T4N0M0病例分别与上述两组肺癌跨叶侵犯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入组,对照组共188例。对不同切除范围的跨叶侵犯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各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等方面情况基本一致。跨叶T2组及单叶T2、T3组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是73.90%和61.60%,89.60%和89.60%及68.90%和61.20%。生存分析显示,跨叶侵犯T2组的总体生存率(OS)明显低于局限单叶T2组(P=0.042),而与单叶T3组相似(P=0.955)。三组间无进展生存率(PFS)的比较也与OS的结果一致。在跨叶T3组的分析中,其3年和5年OS分别为31.60%和21.00%,也显著低于局限单叶T3组的70.80%和65.70%(P=0.009);而与单叶T4组49.10%和28.00%的水平接近(P=0.343)。然而,跨叶T3期患者的PFS虽也表现出明显短于单叶T3组而更接近单叶T4组水平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71,P2=0.648)。在跨叶侵犯切除范围的研究中,双叶/全肺切除组和单叶+楔形切除组的患者OS和PFS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单叶+楔形切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6.90±3.11)d vs.(9.23±4.43)d,P=0.030]、术后胸腔引流时间[(4.41±2.98)d vs.(6.50±4.11)d,P=0.041]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4.00%vs.31.58%,P=0.032)相比双叶/全肺切除组降低。结论直接跨叶侵犯的肺癌在其T分期中应予以升期:依据第八版分期,直径不超过5 cm的跨叶肿瘤应升级为T3期;而直径5~7 cm的跨叶肿瘤则应被视为T4期肺癌。单叶+楔形切除术是侵犯深度不超过2 cm的周围型跨叶侵犯肿瘤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
朱龙飞梅建东刘成武郭成林刘伦旭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分期预后
不同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对直接跨叶侵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虽然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直接跨叶侵犯如何进行分期,但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对存在跨叶侵犯患者预后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比较传统开胸和胸腔镜微创手术及全肺、双叶或单叶+楔形切除对跨叶...
朱龙飞刘成武梅建东郭成林刘伦旭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手术方式
直接跨叶侵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分期及手术方式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直接跨叶侵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及不同术式对患者的影响,为更合理地对其进行 T 分期和最佳术式的选择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直接跨叶侵犯的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等方法,对各组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期等进行了比较。同时对采取不同术式的跨叶侵犯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跨叶侵犯组、局限单叶 T2组及局限单叶 T3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39%、46.90%、27.1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52、34个月。跨叶侵犯 T2a 组生存率与局限单叶 T2b 组相似,而低于局限单叶 T2a 组(P =0.029)。跨叶侵犯 T2b 组与跨叶侵犯 T3组的生存率接近,且与局限单叶 T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叶+楔形切除组在术后肺功能及呼吸系统并发症方面较双肺或全肺切除组明显占优。结论出现跨叶侵犯应对肿瘤的 T 分期予以升期。由于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且未增加复发或转移风险,单叶+楔形切除术是上述患者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程晓伟朱龙飞李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分期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