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争

作品数:18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长沙市科技局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乳腺
  • 11篇乳腺癌
  • 11篇腺癌
  • 9篇血汤
  • 9篇活血
  • 9篇活血汤
  • 9篇补肾
  • 9篇补肾活血
  • 9篇补肾活血汤
  • 6篇骨转移
  • 4篇治疗乳腺癌
  • 4篇乳腺癌骨转移
  • 4篇乳腺炎
  • 4篇细胞
  • 4篇腺炎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3篇肉芽肿性
  • 3篇肉芽肿性乳腺...
  • 2篇蛋白

机构

  • 18篇湖南中医药大...
  • 10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18篇胡金辉
  • 18篇杨争
  • 11篇袁博
  • 3篇方颖
  • 3篇陈杏元
  • 1篇范洪桥
  • 1篇王希
  • 1篇刘慧
  • 1篇李杰
  • 1篇周亮
  • 1篇朱蓉
  • 1篇马争
  • 1篇印杰

传媒

  • 5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中医药导报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活血汤对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内分泌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补肾活血汤,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5%,优于对照组的27.5%(P<0.05);治疗组治疗后社会/家庭、功能、生理、情感情况与附加关注5个方面的FACT-B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附加关注1项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社会/家庭、功能、生理、情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能够有效改善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袁博胡金辉杨争印杰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补肾活血汤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瘰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潜在机制
2021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消瘰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机制。方法通过TCM-ID数据库检索并筛选消瘰丸的有效成分;通过PubChem数据库查找化合物的3D结构并将其导入PharmMapper数据库以预测其分子对接靶点;将消瘰丸靶点名注释后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肉芽肿性乳腺炎疾病靶点,将PPI网络中包含的靶点与肉芽肿性乳腺炎靶点相交取共同子集,即得到消瘰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靶点。应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消瘰丸-肉芽肿性乳腺炎-靶点网络图。通过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程序包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潜在信号通路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共获得消瘰丸有效成分14个,通过筛选得出消瘰丸作用于肉芽肿性乳腺炎靶点6个,与消瘰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相关的信号通路10条,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合成、雌激素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结论消瘰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本研究预测的消瘰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潜在机制可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陈雪珍胡金辉杨争袁博王霖谢婷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消瘰丸肉芽肿性乳腺炎
补肾活血汤及其拆方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其CXCR4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及其拆方组(补肾组、活血组)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补肾活血汤(1.23 g/mL、1.845 g/mL、2.46 g/mL)、补肾中药(0.873 g/mL、1.31 g/mL、1.746 g/mL)、活血中药(0.36 g/mL、0.54 g/mL、0.72 g/mL)汤剂灌胃SD雄性大鼠,制备含药血清。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补肾活血汤高、中、低浓度组,补肾中药高、中、低浓度组,活血中药高、中、低浓度组,紫杉醇组。采用MTT法探究上述各组MDA-MB-231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对照组、补肾活血汤高浓度组、补肾中药高浓度组、活血中药高浓度组、紫杉醇组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高浓度药物对MDA-MB-231细胞中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活血汤低、中、高浓度,补肾中药中、高浓度,活血中药中、高浓度以及紫杉醇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补肾活血汤高浓度、活血中药高浓度、补肾中药高浓度和紫杉醇均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P<0.05或P<0.01)和CXCR4蛋白表达水平(P<0.05),其中,补肾活血汤高浓度组和紫杉醇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可能与下调MDA-MB-231细胞表面CXCR4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杨争胡玉蝶袁博葛安琪朱雨彤张伶玉范洪桥刘慧胡金辉
关键词:补肾活血汤MDA-MB-231增殖迁移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乳腺癌铁死亡的研究现状
2023年
目的 基于CiteSpace对乳腺癌与铁死亡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探讨2016—2022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2016—2022年发表的乳腺癌铁死亡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分析,对发表文献年度、国家/地区、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主题演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278篇乳腺癌铁死亡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心性居于第2位,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山大学,关键词聚类分析提示细胞死亡、氧化应激、光热疗法、基因表达、肿瘤微环境、免疫状态等是乳腺癌铁死亡的研究热点。结论 铁死亡在乳腺癌治疗方面有巨大潜力,通过铁诱导剂、联合治疗等寻求相关靶点,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王晓丽胡玉蝶焦方敏杨争胡金辉
关键词:乳腺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补肾活血汤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NP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TNB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P方案化疗(长春瑞滨+顺铂),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均治疗2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LQ-C30评分、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QLQ-C3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化疗治疗TNBC骨转移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王贤彬胡金辉袁博杨争王巧马争孟树
关键词:补肾活血汤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疏肝消瘰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期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分析疏肝消瘰丸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LM)肿块期肝郁痰凝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GLM肿块期肝郁痰凝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种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泼尼龙,观察组加用疏肝消瘰丸。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肿块大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对比,P>0.05;两组体表肿块直径均较治疗前缩小,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块直径缩小更显著,P<0.01。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对GLM肿块期肝郁痰凝证患者采用疏肝消瘰丸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肿块,减轻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焦方敏胡玉蝶王晓丽杨争胡金辉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以《肿瘤良方大全》《肿瘤方剂大辞典》《中医肿瘤学》《乳腺癌与乳腺增生》《药典临床用药中药成方制剂》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核心处方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最终纳入297首中药方剂,挖掘出10组核心药物配伍及5首新处方,高频药物有茯苓、黄芪、柴胡、白术、甘草、白芍、夏枯草、当归、郁金、白花蛇舌草等,药物归经以肝经和脾经为主,性味以甘温居多,以"柴胡-郁金-夏枯草-炒枳壳-橘核"为首的核心处方主要通过调控Rap1、Hippo、MAPK、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以调节肝脾为主,辨其标本虚实,重用甘温以补虚,解毒散结以治标。其核心处方通过多通路、多成分、多靶点来调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谢婷李杰胡金辉杨争
关键词:乳腺癌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
清热解毒法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2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清热解法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解毒法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争胡金辉方颖陈杏元刘德果
关键词:仙方活命饮如意金黄散
泻黄散加减治疗乳腺癌化疗期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观察泻黄散加减治疗乳腺癌化疗期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乳腺癌化疗期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泻黄散加减口服治疗,共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基本临床指标、口腔溃疡面积、疼痛评分、口腔溃疡临床分度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普食恢复时间和口腔溃疡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口腔溃疡面积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改善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口腔溃疡临床分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及NK均显著升高(P<0.05),CD8+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泻黄散加减治疗乳腺癌化疗期口腔溃疡,能够显著改善口腔溃疡临床分度、溃疡面积及溃疡疼痛,疗效确切。
袁博胡金辉杨争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口腔溃疡临床疗效
补肾活血汤对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骨量减少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骨量减少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依西美坦片联合盖尔奇D治疗,治疗组另加补肾活血汤治疗,1个月为1疗程,连续6个疗程。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E_2及β-CTx、PINP、N-MI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腰椎BM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血清β-CTx、N-MI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更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E_2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且组间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的骨量减少,且对体内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袁博胡金辉周亮杨争
关键词:乳腺癌骨量减少补肾活血汤芳香化酶抑制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