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良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未知基因
  • 2篇物理定位
  • 2篇抗白粉病
  • 2篇抗白粉病基因
  • 2篇抗病
  • 2篇抗病小麦
  • 2篇基因
  • 2篇白粉
  • 2篇白粉病
  • 1篇育种
  • 1篇纹枯病
  • 1篇聚类分析
  • 1篇抗病基因
  • 1篇抗病基因定位
  • 1篇枯病
  • 1篇基因定位
  • 1篇辅助育种
  • 1篇感病
  • 1篇QTL

机构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付必胜
  • 4篇吴纪中
  • 4篇蔡士宾
  • 4篇张巧凤
  • 4篇张志良
  • 2篇吴小有
  • 1篇戴廷波
  • 1篇邓渊钰
  • 1篇蒋彦婕
  • 1篇刘颖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红蚰麦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发掘与定位
小麦是世界上大部分栽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食物来源。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白粉病是小麦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它的流行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是控制该...
付必胜张志良吴纪中张巧凤蔡士宾
文献传递
小麦纹枯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抗性基因位点SSR标记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揭示小麦纹枯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发掘优异的抗性种质,利用沟带接种法对前期筛选出的88份抗性种质进行了3年田间抗性鉴定,鉴定出抗或中抗纹枯病的小麦种质32份。利用分布于全基因组的SSR标记对这些抗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59个SSR标记共检测到308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可以检测到2~13个等位基因,平均5.2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异范围为0.12~0.89,平均为0.61,表明材料的遗传丰富度较高。根据聚类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32份小麦纹枯病抗源按照遗传相似系数可划分为2个组群,国外引进品种和国内改良品种聚为一类,国内农家品种聚为一类,并且与地理分布特征相符。利用与纹枯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14个SSR标记对32份抗源进行基因型分析,发现与抗性QTL连锁的2BS上的Xwmc154和7DS上的Xbarc126普遍存在,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武农148、陕983、陕农78、Coker 983、H-Line、Mason和Compair中仅检测到一个已报道的抗病QTL,而在Tyalt中没有检测到已知抗病QTL,这些材料有可能携带新的纹枯病抗性基因/QTL,可以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刘颖张巧凤付必胜蔡士宾蒋彦婕张志良邓渊钰吴纪中戴廷波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聚类分析QTL
与红蚰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与红蚰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范畴。以抗病小麦红蚰麦与感病小麦辉县红杂交构建F<Sub>1</Sub>、F<Sub>2</Sub>及F<Sub>3</Sub>家系群体,...
付必胜蔡士宾吴纪中张巧凤张志良吴小有
文献传递
与红蚰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与红蚰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范畴。以抗病小麦红蚰麦与感病小麦辉县红杂交构建F<Sub>1</Sub>、F<Sub>2</Sub>及F<Sub>3</Sub>家系群体,...
付必胜蔡士宾吴纪中张巧凤张志良吴小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