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杰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硬膜外粘连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硬膜外粘连松解术(epidural neuroplasty,ENP)和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transforamin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TFSI)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ted lumbar disc,HLD)的疗效。方法:试验共纳入78名病人,按照病人意愿进行分组,试验组接受ENP治疗(ENP组,n=27),对照组接受TFSI治疗(TFSI组,n=51)。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月、3月、6月分别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VAS和ODI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病人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与TFSI组比较,ENP组术后3月和6月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ENP组术后1月、3月、6月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TFSI组(P<0.05)。ENP组术后6月总体有效率高于TFSI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NP和TFSI均能有效改善HLD病人的疼痛和功能,且ENP的疗效优于TFSI。
- 李晓勤袁宏杰安政庄王群王群顾楠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激素
- 罗哌卡因切口局部麻醉在慢性中耳炎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术后镇痛使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慢性中耳炎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慢性中耳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患者在全凭静脉全麻的基础上使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患者只做全凭静脉全麻。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血压、心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镇痛使用0.75%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0.9%Nacl10ml作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慢性中耳炎手术中阵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李晓勤袁宏杰严波路志红
- 关键词:罗哌卡因镇痛
- 超声引导下外侧膝眼进针膝关节腔注射与盲法膝关节腔注射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外侧膝眼进针膝关节腔注射与盲法膝关节腔注射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的对比。方法:选取50名进行膝关节注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前两次行盲法膝关节腔注射,后两次行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注射;B组,前两次行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注射,后两次行盲法膝关节腔注射。每周治疗1次。操作后给予膝关节腔造影确定是否穿刺进入关节腔,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穿刺疼痛的评估。对比两组治疗的成功率和穿刺疼痛VAS。结果:超声引导下外侧膝眼进针膝关节腔注射的成功率为99.0%,盲法膝关节腔注射的成功率为82.0%,超声引导下外侧膝眼进针膝关节腔注射的成功率高于盲法膝关节腔注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穿刺疼痛VA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外侧膝眼进针膝关节腔注射,成功率高,穿刺疼痛程度与盲法穿刺无明显差异,简易安全,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李晓勤顾楠吕琳袁宏杰
- 关键词:膝关节腔注射超声引导髌下脂肪垫视觉模拟评分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激痛点引起的疼痛性疾病,其发病率非常高,而治疗相对困难。本文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理、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
- 袁宏杰杜诗斌
-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6周龄,体重150~200g,取腰膨大处脊髓组织,行保留后根的脊髓旁矢状切片,采用人工脑脊液培养,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各指标的记录,每个指标的记录选择4张脊髓切片。实验Ⅰ采用浓度累积法加入右美托咪定,分别记录给药前(基础状态)、灌流4、10μg/ml右美托咪定时Aδ纤维和C纤维介导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s)。实验Ⅱ选择同时有Aδ纤维和C纤维支配的神经元,分别记录给药前(基础状态)、灌流2μmol/L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育亨宾5min、继续灌流2μmol/L育亨宾+4μg/ml右美托咪定时Aδ纤维和C纤维介导eEPSCs。实验Ⅲ分别记录给药前(基础状态)、4μg/ml右美托咪定灌流时A6纤维和c纤维介导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EPSPs)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IPSPs)。结果右美托咪定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6纤维和c纤维介导eEPSCs,右美托咪定可抑制AS纤维和C纤维介导eEPSPs,而对eIPSPs无明显影响,育亨宾可抑制右美托咪定对eEPSCs的抑制效应。结论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的机制与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有关,其完全通过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发挥作用;而与兴奋抑制性突触传递无明显关系。
- 杜诗斌李璟李晓勤李慧明吕岩袁宏杰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脊髓突触传递
- 内源性大麻素诱发脊髓伤害性回路的去抑制效应
- 2017年
- 目的:观察内源性大麻素2-AG对脊髓背角浅层伤害性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选用5~6周雄性SD大鼠,麻醉后用人工脑脊液快速灌注心脏,取出脊髓腰膨大段,制备保留后根的脊髓旁矢状位切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脊髓背角II层胶状质神经元,脊髓后根电刺激诱发初级传入和记录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后电位。在脊髓切片上灌流2-AG,观察其对Aδ和C纤维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 EPSPs)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 IPSPs)的影响。结果:2-AG显著抑制Aδ和C纤维介导的e IPSPs的幅度(P<0.01),而对e EPSPs无明显影响。结论:内源性大麻素2-AG可抑制脊髓背角浅层Aδ和C纤维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发挥去抑制效应,但对兴奋性突触传递影响不大,提示内源性大麻素可能参与抑制性脊髓回路功能降低导致的中枢敏化过程。
- 杜诗斌王群何晓兰张晓顾楠袁宏杰吕岩
- 关键词:内源性大麻素脊髓背角去抑制
- 不同膝关节腔注射入路的成功率对比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经不同的穿刺入路行膝关节腔穿刺的成功率和一次进针比例。方法选取行膝关节腔穿刺患者100名,依次间隔1周行髌骨下方入路、髌骨内侧入路、髌骨外侧入路穿刺。比较三种穿刺入路的成功率和一次进针比例。结果髌骨下方入路成功率85%,髌骨内侧入路成功率93%,髌骨外侧入路96%。髌骨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与髌骨下方入路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髌骨下方入路一次进针比例92.94%,髌骨内侧入路59.14%,髌骨外侧入路41.67%。三种穿刺入路间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膝关节腔穿刺,为提高成功率和避免过高穿刺难度,推荐从髌骨内侧方入路行关节腔穿刺。
- 袁宏杰马晓亮吕琳
- 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全子宫切除术麻醉中对患者镇痛及镇静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盐酸罗哌卡因组,以1%盐酸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溶液1ml蛛网膜下腔注射;B组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以1%盐酸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溶液1ml(内含5μg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及术后1h、2h、4h、8h、12h、24h镇痛镇静、恶心呕吐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较A组高(P<0.01)、心动过缓发生率较A组高(P<0.05),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较A组低(P<0.05),术后1h、2h、4h、6h,B组患者镇静镇痛评分较A组低(P<0.05),术后8h、12h、24h两组患者镇痛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蛛网膜下腔阻滞会增加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但有利于维持术中术后镇静镇痛。
- 安政庄袁宏杰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神经阻滞
- 一点细节,疗效迥异,眼神经射频热凝治疗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病例报道
- 袁宏杰
- 一点细节,疗效迥异,眼神经射频热凝治疗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病例报道
- <正>目的: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疼痛往往表现为面部阵发性、电击样或针刺样疼痛。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射频等微创治疗或开颅手术。方法:病程中,患者一直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卡...
- 袁宏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