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钢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孤立性胃静脉曲张110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背景:各种疾病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常可导致食管胃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胃静脉曲张的发生率较食管静脉曲张低,但一旦破裂其出血量大、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关于孤立性胃静脉曲张(IGV)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引起的IGV内镜下形态分型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IG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镜下形态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10例IGV患者中,内镜下形态分型主要为结节隆起型69例(62.7%)、条索型15例(13.6%)、葡萄串型14例(12.7%)。首发症状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71.8%)。83例(75.5%、)IGV的原发病为肝源性疾病,胰源性疾病20例(18.2%)。36例行门静脉CTA检查的患者中,19例(52.8%)示胃-肾分流。内镜下形态分型与IGV的原发病相关(P<0.0001),而与首发症状无关。结论:IGV内镜下形态分型有助于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 田元军陆志平朱燕华吴云林吴钢赵毅
- 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测诊断小肠克罗恩病的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测诊断小肠克罗恩病的价值。方法对77例疑似克罗恩病患者分别行血液学检测、结肠镜、胃镜、小肠钡剂造影和胶囊内镜检查,根据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克罗恩病(A组)、疑似克罗恩病(B组)和非特异性小肠炎(C组);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胶囊内镜检查诊断:A组30例,B组22例,C组25例。77例患者中,胃镜无阳性发现;小肠钡剂造影提示肠腔狭窄4例;结肠镜检查疑似末端回肠克罗恩病14例。四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测能有助于诊断小肠克罗恩病。
- 陆芬英成翠娥陆志平黄国进曾远程田元军赵毅肖龙吴钢
- 关键词:胶囊内镜克罗恩病
- 小肠血管瘤3例并文献复习
- 2011年
- 小肠血管瘤为临床罕见疾病。其发生率为小肠良性肿瘤的7%-10%,胃肠道肿瘤的0.2%左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或)梗阻,但由于其解剖部位隐蔽及诊断手段的局限性等,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将我院近期收治的3例小肠血管瘤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就小肠血管瘤的有关问题进行复习以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吴钢吴云林
- 关键词:小肠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