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兵
- 作品数:107 被引量:3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冻融人脐血树突状细胞瘤苗的生物学特征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和食管癌细胞融合瘤苗,低温冻存,研究冻融后融合瘤苗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干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扩增为成熟树突状细胞(DC)。聚乙二醇(PEG)融合DC与食管癌细胞EC109,免疫磁珠法筛选阳性克隆EC109-DC为融合瘤苗。-80℃低温冻存;流式细胞术鉴定冻融前后融合瘤苗免疫表型;绘制冻融后融合瘤苗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EC109-DC融合瘤苗诱导T淋巴细胞体外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结果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可在体外继续培养成长,高表达CD80、CD83、CD86,增殖活性较新鲜融合瘤苗稍低,但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体外能诱导CTL细胞对EC109食管癌细胞的产生特异杀伤作用,其活性与新鲜融合瘤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冻后融合瘤苗EC109-DC仍保存其刺激免疫细胞活化的分子表型,可望为食管癌-DC融合瘤苗的保存方法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谢丽华杨兵郭光华俞晶罗丽莉
- 关键词:树突细胞细胞融合
- 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球部Brunner大腺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9年
-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Brunner gland adenoma,BGA)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一种罕见疾病,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BGA已逐渐替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最近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行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球部巨大BGA 1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内镜治疗十二指肠BGA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 曾小辉曾锻杨兵
- 关键词:十二指肠BRUNNER腺腺瘤
- 早期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抑酸剂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急性脑卒中病人1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美拉唑)和对照组(无药物预防)。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观察两组病人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pH值均无差异,应用奥美拉唑后治疗组pH值显著升高,治疗组溃疡出血发生率为8.5%,病死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和11.5%(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杨兵谭朝晖王合森郭文栋
- 关键词:脑卒中应激性溃疡早期干预
- 肝硬化并发军团菌感染的对照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通过对军团菌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引起临床医师对肝硬化患者合并军团菌感染的高度重视。方法 :对 79例肝硬化患者、3 2例其他肝病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了军团菌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 ELISA法检测 Ig M抗体 )。结果 :三组合并军团菌感染率分别为 43 .0 4%、2 1.87%及 14 .71% ,三组感染率差异显著 ( P<0 .0 1) ,肝硬化组与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 .0 5 ) ,肝硬化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 .0 1) ,其他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 P>0 .0 5 )。三组感染菌型基本一致 ,以嗜肺军团菌 ( L P)为主。结论 :肝硬化患者是军团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应将军团菌 Ig
- 陈兵肖晖郭文栋杨兵
- 关键词:肝硬化军团菌感染并发症
- 军团菌感染与肝硬化临床表现的关系
- 2003年
- 目的 调查肝硬化合并军团菌感染的情况 ,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方法 对 79例肝硬化患者的军团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ELISA法检测IgM抗体 )。 结果 肝硬化合并军团菌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临床症状比较 ,相对缓脉差异显著(P <0 .0 1) ,发热及腹泻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根据肝功能分级 ,肝硬化同级军团菌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相比 ,血钠、血磷值(P <0 .0 5 )。 结论 肝硬化患者除原发症状外 ,凡伴有发热、相对缓脉、水样腹泻、较严重的或难以纠正的低钠、低磷血症时 ,即使军团菌抗体检测阴性 ,仍然要考虑到军团菌感染 。
- 肖晖陈兵郭文栋杨兵王琦师水生
- 关键词:军团菌感染肝硬化相对缓脉腹泻低钠血症低磷血症
-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核因子-κB(NF-κB)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并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5ml/(kg.d)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丹参治疗组血清ALT、AST分别为(87.6±13.4)、(160.7±32.5)U/L,较模型组的(102.1±31.1)、(210.3±30.2)U/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坏死,丹参治疗组肝组织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丹参组炎症计分(4.85±0.39),模型组炎症记分(6.30±0.51)(P<0.05)。丹参治疗组NF-κB表达为(1.77±1.07),较模型组的(5.63±1.4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增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丹参注射液能抑制肝细胞核因子-κB表达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目的。
- 谭朝晖胡红松谢丽华陈晓红杨兵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核因子-ΚB
- 内镜下微波与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微波与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分三组于常规内镜条件下行微波与高频电切除,A 组为直径大于2cm 的有蒂或亚蒂息肉18例, 采用内镜下高频圈套电凝电切联合息肉残端微...
- 杨兵段进粮胡红松谢丽华陈朝霞袁梅
- 文献传递
- 麻醉下胃镜治疗296例的护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麻醉下胃镜治疗的护理要求。方法:对296例麻醉下胃镜治疗的患者,应用芬太尼及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胃镜术中、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方面的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胃镜,术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满意程度达98%。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规范术前、术中护理操作,加强术后护理观察和饮食护理,是麻醉下胃镜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陈朝霞杨兵段进粮袁梅俞红华谢丽华
- 关键词:麻醉
- 两种泻药的安全性及对肠道菌群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明确两种导泻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成两组,A组31例、B组30例分别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0%甘露醇清洁肠道,于导泻前、导泻后d1、d14取粪便送检,标本直接涂片法检测细菌总数、革兰阳性菌数量,稀释性平板菌落计数法+快速细菌鉴定法检测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导泻后d14电话随访病人是否出现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导泻后d1,两组细菌总数[A组:(127.5±30.6)个/油镜比(3409.7±734.6)个/油镜,B组:(110.9±27.8)个/油镜比(3300.0±755.7)个/油镜]、革兰阳性菌数量均显著减少,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B组变化更显著(P<0.05)。导泻后d14,两组细菌总数[A组:(3380.7±794.3)个/油镜,B组:(3250.0±813.1)个/油镜]、革兰阳性菌数量基本恢复正常;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泻后14 d内,两组均出现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r=0.68,P<0.01),B组发生率更高[30.0%(9/30)比6.45%(2/31)](P<0.05)。结论导泻药物会引起肠道菌群数量及构成的显著改变,导致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对于20%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更小、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 杨伟昂杨兵马焕丽张宏聪
- 关键词:泻药术前用药法结肠镜检查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
- 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黄碱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黄碱配合应用于胃镜检查时对循环、呼吸功能及麻醉效应的影响。方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丙泊酚;B组合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C组合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麻黄碱。观察患者药物用量、苏醒时睁眼、对答和自行离去时间、循环呼吸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B、C组丙泊酚用量比A组明显减少(P〈0.05),呼之睁眼及自如对答时间比A组缩短(P〈0.05),而C组患者自行离开时间要短于A、B两组(P〈0.05);A、B两组患者用药后及呼之睁眼时MAP均较检查前明显降低、HR减慢(P〈0.05),而C组患者检查前、用药后及呼之睁眼时MAP和HR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用药后及呼之睁眼时RR均减慢,SpO2降低(P〈0.05);B、C组的注射部位疼痛及检查时肢体活动发生率比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伍用于丙泊酚可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注射部位疼痛及检查时肢体活动发生率,但并不减轻对循环呼吸的抑制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黄碱伍用则既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循环功能亦较稳定,但不能减轻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 李安学董惠翔刘玉春杨兵刘作坤蔡云亮
-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黄碱胃镜检查